论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20-07-31郑毓
郑毓
摘 要: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数学创新教育越来越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具备更灵活的数学学习能力,对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就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做出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
作为一门基本的技能性学科,数学在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具备非常积极的意义。良好的数学技能不仅能够让学生能及时了解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数学现象,同时对于学生未来学习生涯中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鉴于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大环境变革,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育的时候就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开放的心态和引导的手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更深刻的数学知识,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灵活的应用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培养学生在新形势下新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作用
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科目难度不大,都是一些最基础的数学知识点,旨在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或者数学现象,并且能夠应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对实际的数学问题进行解释。但是,整体来说,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打基础的,这一阶段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就必须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就会自然地去运用数学的特定思维,以多样化的想法和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探索答案。同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数学思想以及逻辑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1]。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准确的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整理,还能在知识的联系和对比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在积累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和解题技巧之后,学生的数学知识框架和思维模式会逐渐建立起来,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适应能力会更强,学习自信心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有待提升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积极地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手段,对课堂结构进行改革优化。但是,通过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小学数学教师整体的教学创新意识并不够。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上。因为教师教学理念的限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很难被调动起来,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而且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导致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效率都不高。
2.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生长时间处于“应试教育”这种学习环境之下,受到教师“手把手教学”“命令式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主动性思维模式得不到有效地激发。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的新思维、新观点得不到及时的表达。教师过于全面的教学和引导使得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探索的性格也被抑制不能发挥出来。在学习时,学生大部分时候都会按照教师固定的解题套路进行,在思维的转换和跳跃上都有很大的不足[2]。除此之外,小学生的数学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待提升,缺乏亲身的操作和感悟,很多抽象的、需要深刻理解的知识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接受,这对于他们的后期学习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1.注重细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天性好动,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生比较细心,对于新事物的观察力比较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细节教学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发现、观察、探索能力[3]。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可以的突出某些细节内容,并且以激励和引导的方法带领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探索。对于教学过程中某些抽象的概念,教师要在尊重小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分解、整合,运用多元化的思维将数学知识中抽象的事物分解成若干个部分,当学生分层次、分内容,从细节处发对其进行体会时,他们的学习以及理解效率会大大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混合运算”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混合运算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小学生在掌握加减乘除法则的基础上开展的相对具有综合难度的数学运算,有些学生会出现理解不充分、应用不恰当、思维不灵活的现象。对此,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能力,让他们更深刻的体会“混合运算”的计算技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具体的混合运算题目进行拆分。如96÷2-10×4这一题,教师先让学生判断各个法则的优先级,再分别计算96÷2和10×4,之后对二者的结果做减法运算。教师将综合性比较强的知识或者题目分解成一个个小的板块,让学生在对各个板块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细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对于提升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数学思维也会被逐渐激发出来,创新思维会得到锻炼。
2.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更贴合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各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氛围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为了避免传统教学过程中模式化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带来的刻板体验,教师就要适当的创设教学情境,从具体的教学内容出发,丰富教学素材和教学手段,将教学知识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保证小学生可以在快乐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成长,降低学习压力,实现快乐高效的学习。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教育下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以视频、音频、图片等方式展示出来,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开展各种益智小游戏,让学生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教学情境的创设最主要的就是寓教于乐,让小学生在神秘、趣味的状态下逐渐提升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带领下逐步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
例如,当教师在进行“三角形”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进行更准确、更快速地辨别三角形,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教师可以以小游戏的形式将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呈现出来。教师可以将同学们经常会玩的纸风车作为教学工具,在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将风车拆解,并然后让每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用一张纸自己制作风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老师的引导去思考做风车的纸是什么形状的,又要如何裁剪和折叠。一系列问题得产生会让学生不断地去思考和时实践,更深刻的理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三者的特點。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规定风车的大小,让学生思考要用多大的纸去制作等等。
3.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起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结合在一起,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当学生进行完自主探索之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分享,互帮互助,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在不同思维相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产生新的想法和思维。
例如,教师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小学生自己根据预习的内容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自主探索,观察当图形的长和宽改变时,其周长、面积以及形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由此为出发点,逐渐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问题意识,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探索的结果展示出来,大家不同的观点和思维融合在一起,经过激烈的小组讨论,最终得出更全面、更准确的答案。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多样化的思维也得到了验证,经过亲身的体验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小组中的思考和讨论会让学生的思维逐渐活跃起来,潜力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会更强,对于知识的转化意识也会得到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让学生更多元化、更高效的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就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邱小玲.游戏化学习与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7(1):177.
[2]刘江红.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J].新课程·中旬,2018(3):193.
[3]熊庆华.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当代人,2018(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