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常规与良好习惯的养成

2020-07-31余文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良好常规行为习惯

余文芳

摘 要:对幼儿期孩子的培养,它关乎着孩子、国家的未来,而通过什么途径来培养,怎样培养是每个家长老师孜孜不倦探寻的问题。良好习惯的养成如石山琢玉需要水磨功夫,因此需要通过教师和家长长期的常规教育使孩子形成规范的良好行为,规范的行为则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必然条件。

关键词:幼儿 常规 良好 行为习惯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深觉得身上担子的份量。幼儿教育最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而孩子们长大后必将成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做好国家本位和儿童本位间的平衡,最能体现出《纲要》中提到的幼儿发展观,既要满足儿童生长和发展需要,又要为国家和社会造就需要的人才。

一、把握差异

重视幼儿的差异性,采用科学性、个性化的教育,不搞“一刀切”。《纲要》中提到,要尊重孩子年龄的差异性,做到差异化教学。而除了年龄差异还应把握个体差异,做好合理的常规要求使幼儿的健康发展得到保证,对他们身心上不造成不良影响,例如“不剩饭菜”,有的幼儿确实饭量小,特别是小班幼儿,刚入园对饭菜口味没完全适应,吃不完,如果硬性要求吃完,幼儿可能强忍吃下去,但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导致害怕在园中吃饭,有的会引起反胃呕吐。

二、确定目标

明确目标为幼儿发展指明方向,没有目标,安排的計划性和目的性更谈不上。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要做的是使孩子脱离对家庭的过度依恋,完成由家到园的环境转变;对中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则着重关注孩子们能否融洽相处,促进人际交往的成长;对大班幼儿的常规教育重心要放在幼儿对认知活动的自控力上,使他们理解规则、遵守规则、内化规则。从不同阶段孩子常规培养的目标看,教师对幼儿行为教育、监督随孩子年龄增大而减少,尤其对于中班和大班中个性更鲜明的孩子,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学习、商讨、制定班级常规目标,并逐渐形成自主管理模式。

三、创设环境

环境具有巨大的教育能力,孩子习惯常规养成可以依赖于环境,为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他们的良好发展环境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

1.外在环境

我们可以将班级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标记 等形式展示在幼儿面前,提示幼儿遵守常规,如用蜡笔画,画出遵守班级常规的卡通形象。还有将进餐、漱口、檫嘴等几件事,照片记录张贴墙上,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

2.内在环境

内在环境成为幼儿常规发展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内在环境指人际关系、文化思想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氛围,这种氛围决定着他们的先天潜能能否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因此为培养幼儿良好常规行为习惯必须营造利于他们成长的内在环境即精神环境。

3.关键因素

①在日常生活常规教育中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教学者的角度看,正面积极的内心体验使幼儿的心理获得安全感和自由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幼儿在内心深处获得心理自由时,是最有利于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和培养的,营建和谐、正面、健康的人际关系能使幼儿学会关心其他人、小朋友间的相互尊重、玩具的共享,能使幼儿产生守纪律明规则的内在意识。而这种人际关系中作为老师正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教师对幼儿多支持、多肯定、多接纳、多表扬、多鼓励、多关注、多信任以及给他们自主的空间。

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教师与幼儿的沟通方式,好的沟通方式能带来积极的影响:语言方面,用积极语言引导幼儿。沟通气氛方面,注意与交流时幼儿的感受,交流中最好是蹲下来靠近幼儿交谈,使他们感到亲切。触觉方面,亲密身体接触可以使孩子感到可亲可靠,如轻摸着幼儿肩背。沟通和教育时还应注意语气与细节使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即使孩子体会到得到支持的感受,又可以使老师更了解幼儿,从而提高教育针对性。

②在常规教学中注意剔除消极观念对幼儿产生影响,给幼儿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

老师的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观念是幼儿良好发展的助推器,文化氛围的烘托陶冶孩子文化底蕴使孩子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而消极的态度和片面的观念却深深涂毒幼儿。

消极观念主要有:家长片面的观点和错误的教育观念,对幼儿造成的影响。如有的家长重智不重品,重智不重德,孩子便会是非不分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以孩子为中心,从而使孩子缺乏纪律性和约束力,孩子便会无所忌惮成为“熊孩子”。

因此应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沟通,通过成立微信群,通过教学app,平常多与老师沟通,做到家园携手共同使一个个活泼的小蜜蜂采到成长的花蜜,体会成长的甜。

四、兴趣引导

康德说过:“孩子间的游戏是最好的老师”。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起唱好听的儿歌,一起听着或者相互讲述美丽的故事,通过模仿小动物,学习小动物的特点和培养爱心等等,游戏是如此的生动且鲜活,因此作为老师,引导,布置,策划,组织就是我们的责任。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点滴成长则是老师们的所求和收获。

当孩子完成了活动或者游戏时,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提高和成长,之后教会他们述说和分享则是使我们教育成果得以升华的部分。

五、正面激励

外国学者做过一个实验,对两个孩子一个天天鼓励一个日日纠错,结果前者自信后者自卑。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得到鼓励正是是马斯洛五大需求中的自我实现需求,是较高的精神需求,而精神需求的满足自然会内化于外,使孩子表现出自信和感到安全。

正面激励同样也可以使孩子渴望知识渴望得到表扬,了解付出与回报,了解榜样的力量,今后的人生路中也会追求那些积极的方面。

通过开展常规良好习惯的培养,我看到一批批小朋友变得聪明、自律了,原来顽皮的孩子做事变得有条不紊,能与人合作,和小朋友一起游戏学习了,孩子们在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健康成长,成为一个有着良好习惯美好品德的好孩子。这就是做园丁的快乐了。

参考文献

[1]张得朕.3-6岁儿童礼仪教育在幼儿习惯养成中的重要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4):452-452,453.

[2]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与内容[M].北京:清华大学出社,2007.

[3]解成君.教育就是要培养习惯[J].中国教师报,2006-02-08(A03).

猜你喜欢

良好常规行为习惯
常规之外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破常规 获巧解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