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防晒丸可防晒?专家称作用微乎其微

2020-07-31

中国食品 2020年11期
关键词:蛋类四季豆沙门氏菌

一到夏季,爱美人士最怕的就是晒黑了,除了防晒衣、防晒霜、防晒伞等产品之外,郭敬明近期在一档节目里分享护肤经验时表示自己常会口服一种防晒糖丸,吃一粒可以防晒12小时,引发众多网友热议。

记者打开购物网站,确实找到了几十款防晒丸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近千元不等,产品声称防晒丸有防晒美白作用,时间可以持续多个小时,而且对身体也没有副作用。那么,吃了防晒丸真的可以防晒吗?记者咨询了医院皮肤科的专业人士。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副主任中医师栾立云表示,防晒丸通过口服来达到外用的作用,本身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因为我们在日晒之后会有氧化还原反应,里面主要的成分可能就是维C、维E,这些可以阻断氧化还原反应。但是在防晒上可能起不到多大作用,既不能防止紫外线,又不能吸收紫外线。”

专家表示,防晒防的是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比如黑色素沉积、肤色变黑、产生色斑等,而口服防晒丸从成分上看更倾向于缓解晒后的反应,并不能直接起到防晒的效果。最好的防晒还是从外部开始,通过使用遮阳伞、涂抹防晒霜等方式来有效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栾立云建议,孕妇、哺乳期的妇女以及一些过敏体质的患者,尽量不要服用防晒丸一类的东西。如果在户外时间比较长,还是应该以物理防晒为主。现在又出现了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混合的制剂,减少了物理上防晒的成分,可能更适合大部分人的皮肤。

所以各位怕晒黑的朋友,出门前不如带上一把防紫外线的太阳伞,同时涂上适合自己皮肤状况的防晒霜,这样的防晒方式才更靠谱一些。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常见高风险食品消费提醒

近期,广东某地发生家庭食用黑木耳引发食物中毒事件。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整理了部分常见高风险食品,并发布以下消费提醒。

一、警惕黑木耳、银耳和湿米粉、河粉等米酵菌酸中毒

在潮湿多雨的天气,泡发的黑木耳、银耳和湿河粉、米粉、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谷类发酵制品以及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薯类制品,存放时间过长,容易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会损害人的肝、脑、肾等器官,导致食物中毒。

消费者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注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上述食品,二要注意贮存时间并及时食用。

二、警惕五指毛桃等中草药混入钩吻引起中毒

五指毛桃是广东居民常用于煲汤的中草药,具有去暑、化湿的作用。然而因其根茎的形状与剧毒的钩吻相似,容易误采、混淆,故在学校食堂是作为高风险食品进行管控,禁止食用。

钩吻(断肠草、大茶药)全株有剧毒,误食者轻则呼吸困难,重则致命,常见于村旁、路边、山坡草丛或灌木丛中,呈藤状爬行生长,埋于泥土的根系发达,常与周边其他植物根系缠绕共生。

因此,切记不要自行采食不明野生植物,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中药材;在自制药酒和利用中药材煲汤前,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以确保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警惕未煮熟四季豆引起中毒

四季豆是菜豆的别名,食用未烹熟煮透的四季豆会引发食物中毒,其有毒成分主要是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物。四季豆中的皂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凝血素具有凝血作用,此外还含有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可刺激肠胃,使人中毒,并出现胃肠炎症状。预防四季豆中毒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把四季豆烹熟煮透即可。

四、警惕食用鲜黄花菜引起中毒

鲜黄花菜中含有秋水仙碱,也被称作秋水仙素,这种物质本身并无毒性,但当它进入人体被氧化后,会迅速生成二秋水仙碱,对人体的胃肠道和呼吸系统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能使人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中毒症状。秋水仙碱对人体的致死量是8-65毫克,即吃鲜黄花菜100克就可以中毒。

鸡蛋加工食用时要警惕沙门氏菌

鸡蛋壳表面易存在沙门氏菌,是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之一,如果对鸡蛋的加工操作方法不当,则容易造成食源性疾病。

一、鸡蛋的主要风险分析

沙门氏菌是一种可在人类及动物的肠道内存在的细菌,较常见于动物源性食物,包括蛋、肉和生乳,是食品安全标准中常规检测的致病菌之一。我国《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和《DBS44 006-2016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非预包装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均规定食品中不得检出有沙门氏菌。

鸡蛋一般会通过两种不同途径受污染,一是经母鸡卵巢的“直向传播”,沙门氏菌会在蛋壳形成之前由受感染的生殖组织感染鸡蛋;二是经蛋壳渗透的“横向传播”,通常由蛋壳上的粪便污染造成,因为鸡蛋是经泄殖腔产出,而该处亦是排粪的地方。此外,鸡蛋还可透过环境媒介(如鸡农、宠物或啮齿目动物)受到污染。

彻底煮熟食物能有效杀死沙门氏菌,但受沙门氏菌污染的生食或未经彻底煮熟的蛋或蛋制品、或在烹煮过程后再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即食食物,都是沙门氏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大部分人在进食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后,会在6-72小时(通常为12-36小时)内出现恶心、发烧、腹痛、腹泻及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但长者、婴儿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病情通常较为严重,甚至可致死亡。

二、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要求

1.采购。应选择相对固定、信誉良好、具有相关合法资质的鸡蛋供货商。连锁餐饮、学校食堂等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供货者评价与退出机制,鼓励建立固定的供货渠道,与供货单位签订包含食品安全内容的供货协议;收货时应检查相关来货证明资料与实际接货是否一致,拒绝接收来源不明、外观破损或疑似变质的禽蛋,外包装如有污渍、水渍、异味等需作详细检查;留存每次购货凭证和入貨查验记录,以供监管部门查阅和食品安全溯源使用。

2.贮存。每次采购贮存量宜在一周内用完,并将鸡蛋存放于阴凉通风的常温仓库或冷库内。

3.清洗消毒禽蛋外壳。使用鸡蛋前,应清洗干净蛋的外壳,必要时消毒外壳;破蛋时应将鸡蛋单独存放在暂存容器内,确认鸡蛋未变质后再合并存放。

4.加工含蛋类食品。未清洗的鸡蛋不得存放于烹调区或烹调操作台。若鸡蛋混合搅拌后备用,宜用清洁用品封存并冷藏在8℃以下,以避免沙门氏菌和其他细菌滋长,防止蛋液变质。混合搅拌而成的蛋液应尽快用完,存放期间不宜在蛋液中添加新鸡蛋。原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存放,加工工具及容器应按照标识严格分开使用,避免生鸡蛋与其他食物交叉污染。学校、托幼机构等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供应生鸡蛋或未经彻底煮熟的蛋类食物作为即食食品。烹煮或翻热鸡蛋或含蛋等食物,必须彻底加热,温度达70℃以上,蛋黄和蛋白完全凝固。

5.含蛋类食品的展示和售卖。热食类的含蛋类食物于常温下,制作完毕至食用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冷食类的含蛋类食物,如含蛋黄酱的三文治应在8℃以下冷藏展示,贮存的冷藏柜不宜用来存放其它食品,以避免交叉污染。按照制成的先后顺序销售,并尽快出售或食用,鼓励提供现场复热服务,如发现变坏或怀疑受污染,应停止供应。

猜你喜欢

蛋类四季豆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席卷美国23个州,感染212人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南非制定蛋类分级、包装和标识标准
美国多州发生沙门氏菌感染事件
蛋类经常吃,差别你可知
梅干菜炒四季豆
吃四季豆掐头去尾才安全
澳大利亚沙门氏菌疫情创新高
四季豆
《排“毒”秘笈》之美景、食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