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核聚变反应堆遇上3D打印 “人造太阳”有望更快“发光”
2020-07-31
当核聚变反应堆遇上3D打印 “人造太阳”有望更快“发光”
近年来,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日益加深。但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有没有可能一劳永逸地破解人类能源短缺的困局?
随着核技术日渐成熟,被誉为“人造太阳”和“人类终极能源”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或有可能为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洁能源、造福后代子孙。这项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氘和氚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并生成大量热能用于发电。
近日,深圳大学增材制造研究所陈张伟和劳长石教授团队,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合作,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3D打印一体化自由设计和成形复杂多孔结构正硅酸锂陶瓷件,有望替代传统的微球床结构,成为新一代产氚器件,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该成果已发表在《增材制造》杂志上。
江西:运用智慧水利成果发现险情1600余处
据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介绍,江西运用在线遥测传输系统,可实现15分钟内水雨情自动搜集,及时分析预警;洪水来临,采用高密度电法探测堤防险情,快速、准确探测堤身渗漏通道位置及范围,7月9日至今,已探测渗漏通道23处,并及时处置。
险情处置过程中,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用“智慧水利专家会诊”系统,200余名专家使用系统巡堤查险600余次,发现险情 1600余处,视频会诊10余场次。
江西省水文局计划财务处处长陈祥介绍,这些智慧水利成果犹如“千里眼”“透视眼”“智慧大脑”,为防汛抢险赢得宝贵时间。
截至7月18日19时,江西累计投入抗洪抢险人力206.24万人次,投入各类机械设备1.68万台套,土石方164.93万立方米。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有望率先突破
沪苏浙两省一市近日联合出台22条政策措施,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这是两省一市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合力推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政策支撑和改革举措。
未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加强规划、标准和政策统筹制定,强化法治保障,及时研究、适时出台新的政策举措。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联合制定的《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7月1日印发,22条政策措施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共同构筑起支撑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说,一體化示范区两区一县在“资金池、指标库、审批权”等方面有着较大的政策需求。此次发布的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在两省一市政府事权范围内尽可能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围绕改革赋权、财政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新基建”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8个方面,《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22条具体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改革赋权,赋予示范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和必要的管理权限。强调“政策从优”原则,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可以在地方试点的,支持示范区集中落实、率先突破、系统集成。
中关村炼就“AI火眼金睛”
曾在战“疫”中发挥突出贡献、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的AI助手们又“升级”了。无需对超声设备进行改造,只要连接一台小巧的服务器,超声设备就能摇身一变成为“AI超声”。近日,多家中关村AI影像企业加紧研发,向乳腺、肺部等多病种领域进发。
超声探头放在病人身体的扫查区,屏幕中的超声影像不断闪现,医生只需点击“ROI标记”,屏幕上立刻出现一个矩形框,勾画出了病灶区,供医生进一步判别。随着探头轻微变换角度,矩形框也随着视频图像信息变动即时调整。昨天,在医准智能的研发办公区,技术人员演示起刚刚推出的技术产品——乳腺超声智能检测系统。
作为全国首个针对超声设备的AI检测系统,该技术实现了AI智能检测从识别2D、3D到视频实时检测的“3.0”时代的跨越,仅毫秒级闪现的病灶也能精准抓取,并大幅避免医生因疲劳、基层医院医师经验有限等原因而带来的漏检。
我国首架百兆卫星宽带航班首航
7日19时21分,青岛航空QW9771航班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完成了我国首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的首航。
与使用传统Ku卫星的互联网飞机不同,QW9771航班适配的高速互联系统基于国内唯一一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中星16号。飞机在万米空中可以实现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联网,为乘客带来与地面上网一样的网络冲浪体验。
该飞机在平飞阶段时,机上旅客可以使用个人手机连接空中互联网,从2000多个优质互娱服务中挑选喜欢的内容。本次航班还实现了国内民航史上第一次空中直播。嘉宾在飞机上与地面直播间进行视频连线,实时分享了空中画面。
据介绍,飞机利用数字化航空娱乐服务系统及数字客舱一站式软件解决方案,构建了包括移动端空中内容娱乐、航旅出行服务、空中电商新零售等多元空中互联网生态,成为支持疫后民航业结构重塑和数字化转型的优秀范例。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在长沙揭牌
湖南日报6月18日讯,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长沙)揭牌仪式在长沙高新区举办,这也意味着继北京后国家认定的第二个网络安全产业专业园区正式落户长沙高新区。
据悉,文思海辉、麒麟软件、长城科技、中电软件园三期等为园区首批引进项目;中国长城、景嘉微、奇安信、天融信、湘江鲲鹏、创智和宇、金盾信息等30余家重点企业为首批入驻产业园区企业。
近年来,长沙市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网信事业和网信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特别是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统领,大力发展“三智一自主”产业,形成了中国电子“PK体系”、华为公司“鲲鹏体系”共融发展的产业生态。
据了解,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长沙)以高新区为核心区域。目前,核心区域内已聚集网络安全重点企业184家,其中规上企业52家,高新企业123家,上市企业6家。2019年,完成产值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45%。逐步形成了以国防科技大学为技术策源地,以中国电子、华为等为龙头的网络安全产业链,打造了以“二机四芯”(鲲鹏整机、长城整机、飞腾CPU、银河飞腾DSP、景嘉微GPU、国科微SSD芯片)为主导、跻身国内网络安全行业领先地位的一系列前沿高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