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0-07-31王俊华
王俊华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治疗效果良好,在临床上普遍应用,目前CABG主要有体外循环(ONCABG)和非体外循环(OPCABG)两种手术方式,这两种方式都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术后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影响方面两种手术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报道称,相比于ONCABG,OPCABG可有效避免手术对机体各系统的损伤,术后患都生理状态更趋于稳定,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1-2]。本文旨在对两组手术方式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CABG患者,随机及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平均年龄(56.32±8.57)岁,男性20例,女性18例;观察组42例,平均年龄(58.03±7.64)岁,男性22例,女性20例。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术前具有明显CABG指征。心脏射血分数小于50%,冠动脉狭窄度不小于70%。排除标准:有既往药物过敏史、先天性心脏病者,术前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术前合并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等。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于手术前6天左右中止抗血小板药,术前行静肪复全麻醉,之后气管插管,仰卧位正中切开胸骨,手术温度维持在27℃左右,给予肝素化,ONCABG3 mg/kg,OPCABG1mg/kg。对照组建立体外循环,在心脏暂停跳动下用7号线吻合大隐静脉桥与乳内动脉桥远端,心脏跳动后用6号线缝合近端,观察组切开心包,用CTS固定器固定靶血管,阻断远近端后切开血管,用7号线缝合端侧,在升主动脉旁开孔(3.5~4.5 mm),用6号线缝合,最后缝合近端,关胸止血。
1.3 观察指标
(1)心功能检测:使用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24 h的右室做功指数(RVSWI),左室做功指数(LVSWI)左心室收缩压(LVSP)及心脏指数(CI)指标变化。
(2)肺功能检测: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获取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1 s用力呼气量(PEF1)三项指标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心脏功能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后24 h RVSWI、LVSWI、LVSI指数显著降低,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CI指数术后显著升高,观察组上升更为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肺功能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CABG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肺功能指标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心脏功能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心脏功能情况(±s)
注:术后24 h对比手术前a表示P<0.05。
RVSWI LVSWI LVSP CI组别对照组(n=38)观察组(n=42)tP术前5.60±0.58 5.58±0.61 0.150 0.881术后24 h 3.53±0.38a 4.81±0.43a 14.045 0.000术前42.21±4.61 42.19±4.49 0.020 0.984术后24 h 28.79±2.51a 36.11±2.96a 11.864 0.000术前17.89±1.53 17.81±1.51 0.235 0.815术后24 h 11.25±1.08a 14.41±1.39a 11.268 0.000术前2.48±0.23 2.51±0.24 0.569 0.571术后24 h 3.41±0.39a 4.94±0.51a 14.953 0.000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肺功能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肺功能情况(±s)
注:术后24 h对比手术前,a表示P<0.05。
组别FVC(L)FEV1(L)PEF1(L/S)对照组(n=38)观察组(n=42)tP手术前2.89±0.48 3.04±0.48 1.396 0.167手术后24 h 2.28±0.29a 2.79±0.51a 5.420 0.000手术前2.61±0.71 2.60±0.68 0.064 0.950手术后24 h 1.71±0.29a 2.11±0.38a 5.250 0.000手术前4.91±0.79 5.01±0.81 0.560 0.579手术后24 h 3.26±0.38a 4.20±0.59a 8.372 0.000
3 讨论
CABG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使患者心绞痛有效缓解,极大的降低死亡风险,提高患都生活质量[3-5]。CABG目前主要有ONCABG,OPCABG两种手术方式。但这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的心肺功能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LVSWI,RVSWI分别反映左右心室收缩功能,LVSP反映快速射血期末的心室内压水平,CI由心脏泵出血容量除体表面积得出,这四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脏功能情况,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术后LVSWI,RVSWI及LVSP水平明显低于术前,CI水平较术前上升明显,OPCABG患者术后四项指标均要高于ONCABG,表明与ONCABG相比,OPCABG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与谢飞等[6]的研究一致。这可能与ONCABG利用完全肝素抗凝,导致凝血因子丢失、全身发生炎性反应,出血量增多有关[7-8]。而非体外循环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完全肝素抗凝,使手术中出血量降低,同时也可以避免体外循环手术中因为心内吸引给细胞造成的挤压与负压破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9]。FVC、CFEV1、PEF1是三种临床上常见的评价肺功能的指标,指标值升高表明肺功能受到损伤,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手术前FV、CFEV1、PEF1水平无明显差别,在术后三项指标都明显升高,表明手术对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但术后对照组指标明显高于观察组,表明OPCABG对患者肺功能损伤较小。与吴文鴶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ONCABG患者术后早期心肺功能受损较为严重,与ONCABG相比,OPCABG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术对机体各器官和系统造成的创伤,今后可以将OPCABG作为治疗冠心病的优先治疗方案,尽可能的保护冠心病患者术后早期患者的心肺功能,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