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德为魂

2020-07-30郑建滨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展望中小学

郑建滨

摘 要:在急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除了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精神和文化的追求也不容忽视。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教师师德行为丧失的报道屡见不鲜,使得人们在关注知识教育的同时,对教师团队的师德建设格外的关注。这对整个教育界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小学师德建设问题与他们能否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向社会展现当代教育风貌。

关键词:中小学 师德建设 问题 展望

一、引言

教育的兴衰,关键在教师;教师好坏,关键在师德。教育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角色是教师,优秀的教师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成长,注重教学的品质和成效,在生活中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不断地提升自我教学素养,以教育学生为己任,以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社会和学校在这其中也扮演着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才有道德的约束感。

二、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社会和学校环境因素

人不可能逃离整个社会的环境而单独居住,良好的社会和学校教育环境会是营造师德的温床。反之,不良的教育环境会导致师德建设的崩塌,可能导致教师产生教育观念偏差,被居心不良之人所诱导,老师会忘掉刚进学校的誓言和初心,轻易被利益所驱使。

社会在师德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正确的道德建设的宣扬,但是当代媒体缺乏对那些对学生具备仁爱之心、对于课堂质量精益求精、在生活中注意个人行为、人生具备崇高理想的四有教师的赞扬和宣传,也没有做到对于不符合这些道德标准的教师行为的坚决抵制和曝光,没有积极承担起媒体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2.教师观念因素

现在受到国外开放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不再认同过去保守和强压式的学习理念和观点。伴随着教育界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教师要知道教育不光光是在课堂之上,课下还需要积极与孩子及其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部分教师往往只专研自己的课程如何上好,忽视对学生及其家庭的关心。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部分教师不注意自己言行,无意中会说出污言秽语,做一些不恰当的行为,这不符合当代对好老师的定义。师德的建设不是空话大话,其涉及学生教育的方方面面。

陈旧的教育观念中常常忽视兴趣教育,使得中小学生上课难以积极主动与教师互动,学习的效果也较差。由于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好动,好奇心极其旺盛等问题,导致课程难以顺利地进行。针对这一问题老师需要意识到兴趣教学的重要性,即学生喜欢才能认真,学生喜欢才能坚持。部分教师对课堂质量的忽视和淡化,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减少他们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机会。他们上课时不注意教学的方式,授课方法死板不灵活,教学难度设定没有循序渐进、循序善诱,较少使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激励,课堂气氛低沉没有活力。

三、师德建设研究的展望

1.社会与学校共筑师德之风

师德建设需要社会与学校共同行动起来。社会对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强化,比如为人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于自身要好好努力,不可好逸恶劳,要勇于挑战,乐观向上等。一旦塑造了良好的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自然而然老师的使命感、责任感会更加的强烈,其对自我的要求会更高。在塑造良好社会风气时,可以采用塑造典型和榜样的方式,大力宣扬优秀教师的事迹,以供同行学习和效仿,良性竞争。大众媒体要将关注的重心多放在教育行业,多多留心身边教师的辛勤劳动、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等优良品质。社会要对正确的教师行为进行大力赞扬,对有违师德的错误行为严厉批判,并且进行后续的跟踪调查,执行社会的宣传和监督之职,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营造正确的教育风范。身为社会一分子的大众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勇于为教育模仿加油鼓劲,严厉抨击不良习气,仗义执言。

那么,学校应该顺应整个社会风气,在校内设立教师评价、监督、管理体系,将教师的评优、工资与之挂钩。学校应该出台相关规定以规范教师思想和行为,派遣专门的人来执行对教师的评价和管理。在校内对具备优秀师德的教师大力表扬,对教师的不当行为要敢于当众批评,不包庇,不纵容。学校要营造正确的教育风气。定期让学生们对教师进行评价,设立举报邮箱,收集广大学生和家长意见,并且要予以重视,不可敷衍了事。除此之外,学校也需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要求教师有高尚的素质,这样其行为才能得以约束。具有优秀中华文化的教师,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2.教师观念与时俱进

现阶段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很高,而且肢体上的模仿能力也不在话下。那么,老师可以以此为借鉴,把故事中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动作或者场景模拟到课堂中,或者运用动画形式展现出来,最后再增加一些简单易懂的肢体动作,以增强代入感。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需要教授中小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其实知识的学习都是有一定的枯燥性而且难以记住的,更别提后期怎么掌握、熟悉和运用。那么教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教导学生呢?本文认为,除了之前已经讲到的兴趣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之外,还可以从这个知识的创作背景和情感上给予学生感性上的认识。这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那么即使他们在学习完这个知识之后,可能会遗忘这个内容,但是,他们一定可以通过其中的感情和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回忆起来。这才是课程真正的教学目的,使得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哪些行为规范,与长辈和老师相处时应该如何表现。

结语

教师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没有教师的道德和精神做支撑,就不可能造就一批批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一个学校更难以有长远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关注师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学校也逐步完善师德建设,在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号召之下,教师开始增加与中小学生之间的互動,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这些都为中小学生打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做出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地容.中小学师德考核的现实困境与破解思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31(06):75-78.

[2]易凌云.中小学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定义、内容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7(09):3-11.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展望中小学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