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双导师团队建设
2020-07-30高瑜杨素萍
高瑜 杨素萍
摘 要 双导师团队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使命,而双导师团队面临总体数量不足,对现代学徒制内涵把握不准,岗位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双导师的培养、考核、激励体系还不健全,校企互聘共用缺乏有效合力等现实问题。职业院校应基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契机,拓宽双导师来源渠道,选拔好双导师队伍,构建双导师团队分级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建立起能够激励双导师向双师型团队转变的机制,为世界提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团队建设经验。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团队;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2-0022-04
Advancing Construction of Double Tutor Team in Context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GAO Yu, YANG Suping
Abstract The double tutor team is shouldering the mission of buil-ding a modern apprenticeship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le the double tutor team is facing an overall lack of grasp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and the post practice abi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The double tutor training,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 system are also imperfect, and there are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effe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based on the opportunity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expand the sourcesof double tutor select a double tutor team, build a double tutor team hierarchical training system, deep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school-school cooperation, and establish an incentive for double tutor to dual The mechanism of the teacher-type team transformation provides the worl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building a double tutor team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modern apprenticeship; double tutor team; vocational colleg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1 引言
2019年1月,国务院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要“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1]。教育部为落实《方案》,在同年5月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全面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2]其中,双主体育人的实现关键在于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师傅)共同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双导师制度的实行,指出:“校企分别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和学徒指导岗位,完善双导师选拔、培养、考核、激励等办法,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团队。”[2]由此,双导师团队建设成为焦点,并成为国家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已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均十分重视双导师团队建设,双导师团队的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打造一支师德水平过硬、专业能力优良的双导师团队,依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等规章制度,加强双方互聘共用等举措,以期符合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的需要。
2 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导师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契合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當前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的壮大,尤为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职业教育也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跃升到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和阶段[3],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稳就业”和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作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空间的一个重要保障[4]。新时代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师资队伍建设在职业院校发展和人才质量培养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5]。双导师团队建设作为新时代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契合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
有利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 在我国,深化教育改革,职业教育是重要突破口。《方案》中指出:“必须深刻把握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狠抓教师、教材、教法改革”[1]。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其中重要改革内容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职业院校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健全双导师制度,抓好双导师团队建设。
能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徒)就业竞争力 职业院校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职业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专业,了解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和人才流动的趋势[6],加强对就业信息的收集、归纳和整理,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职业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7],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学生(徒)和企业双向选择,优秀的双导师团队能充分运用双导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岗位技能,在学生(徒)培养过程中传授将来从事岗位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软技能”[8],重视企业实训,从而提高学生(徒)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3 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导师团队建设面临的问题
双导师团队数量不足 我国要在职业院校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就必须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双导师团队。据统计,我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33.2万人,其中中职学校专任教师83.4万人,高职院校专任教师49.8万人[9];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31.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39.7%[9]。“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虽稳步上升,却远远达不到职业院校的教学需要。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从2015年开始,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校内专任教师通过一定遴选程序被选拔成为校内导师,企业师傅也经过一定程序被选拔成为企业导师,比例接近40%,总体上双导师的总量不足。同时,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双导师的比例占50%左右,还需要加强培养。
双导师团队对现代学徒制内涵把握不准,岗位实践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职业院校的双导师团队已经建立,但对“校企双主体育人、交互训教、岗位培养;学生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现代学徒制内涵特征把握不准或理解不深。虽然身份变成双导师,校内导师仍然把自己和一般教师同样看待,认为教学和普通的常规教学一样;校内导师主要由在岗教师转化而来,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毕业就参加工作,没有真正参与过完整的真实生产实践项目,表现为岗位能力不足;校内导师对现代学徒制教学的教材、教法钻研不深,表现为课程开发、岗位训练、备课等方面存在困难。企业导师对于自己拥有师傅的身份有一份荣誉感外[5],由于大多数企业导师不具备职业教育背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有的甚至没有职业教育的经历,表现为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学生(徒)能力不足。双导师对现代学徒制教学缺乏主动作为意识,表明他们还没有从思想上准备好如何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活动,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徒)培养质量。
双导师培养、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校企互聘共用缺乏有效合力[10] 由于双导师的培养体系还不够健全,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不关心校内导师的实践锻炼,有的企业无法安排校内导师的工作,甚至不愿意向校内导师提供一些实践锻炼的岗位。另一方面,校内导师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方面还有待提高。校内导师不愿意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或者到企业去了以后不知能做什么的现象仍然存在,处于很尴尬的局面。有的校内导师对到企业实践锻炼不感兴趣,迫于职称压力到企业去做做样子,采取一些变通手段应付企业实践锻炼和检查,错失大好的企业岗位训练机会,从而不能从本质上实现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要求。
学校相应设立指导学徒指导岗位或兼职教师岗位,可以通过柔性机制设立高层次人才岗位、大师工作室等吸引企业高端人才、技能大师入校,企业导师到学校的工作主要有讲课、讲学、带徒指导和参与技术研发等,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但由于企业导师承担有企业的工作,并不能全身心投入,也不太可能全程指导学生生产实践,参与时间较短。在企业真实环境带徒时,部分企业导师缺乏艺术化的教学手段和管理学生的技巧,很难在较短时间得到改善。双导师的岗位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没有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也就不能满足现代学徒制对双导师提出的标准和具体任务要求。在双导师的考核、激励方面出台的政策还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校企互聘共用双导师队伍缺乏合作深度,缺乏有效合力。
4 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导师团队建设路径
引进、培养、转型相结合,扩充双导师队伍 职业院校双导师既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阅历或者经验来指引学生(徒),并成为学生(徒)学习的榜样。面对总体数量不足,要拓宽双导师队伍的来源渠道,通过各种途径扩充双导师人才库。
1)职业院校招聘一定数量具有职业教育背景的高学历人才,从源头上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使之成为双导师重要的后备来源。
2)通过社会招聘吸引社会上在某一领域有专长的专业人士,加入职业教育队伍,特别是从企业优选一批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等到学校兼职任教[11]。
3)充分挖潜和鼓励现有教师向双导师转型,完善教师到企業挂职锻炼的制度,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提供出国、入企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帮助其实现向双导师的转型。
制订双导师团队建设的整体规划 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双导师团队建设,制定相应的双导师团队建设的整体规划。学校可研读教育部已出台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等有关文件,实施双导师团队素质提高计划;建立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标准和管理制度,实施“双师型”教师资格准入、任用管理制度;和企业共同探索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使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找准各自的短板,持续提升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扩大向“双师型”教师转型的规模,不断优化结构,为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重视双导师团队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构建分级培养体系 职业院校可建立健全双导师团队的分级培养体系。
1)选拔一批师德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双导师团队带头人,加强对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为双导师向“双师型”转型起示范作用。
2)发挥教学名师和企业优秀员工的引领作用,为双导师团队的转型提供教育教学资源。教学名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企业优秀员工扎实的专业技能,可以让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更清楚地知道未来的职业成长道路,在成为学生(徒)培养主力军的同时,加快双导师团队的成长。
3)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经过培养选拔以后进入双导师团队。中青年教师教育观念更新较快,相对容易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新型教学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如对分课堂、翻转课堂,推动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项目式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培训。探索建立新教师为期一年的教育实习和为期三年的企业实践制度[1],通过构建分级培养体系,最终打造一支由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员工等组成的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双导师队伍,从而在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运用教师考核、激励机制 职业院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用于双导师团队建设,也是鼓励双导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和技能养成。为加快双导师团队的快速成长,要合理运用考核和激励机制。运用物质奖励、精神激励、职业发展激励等方法加强对双导师团队激励,充分调动双导师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在双导师团队考核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科研工作,更要關注岗位技能的提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引导双导师重视岗位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能力的提升,真正成为学生(徒)培养过程中的“双师型”导师。
搭建人才共享平台,推动校企、校校互聘共用双导师队伍 校企合作人才共享是职业院校双导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1)构建校企人才共享平台,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遴选、建设兼职教师人才库。完善“固定岗+流动岗”人力资源配置新机制[12],实现产业链与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对接。职业院校学校导师每年应至少一个月到企业或实训基地参加岗位技能实训,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聘请产业导师到学校任教[12]。
2)校企在双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和内容上形成共识。在企业设立职业院校教师工作站,解决企业需求。在学校设立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引智入校。通过校企双导师对接,共享校企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共同开发项目化教材,共同实施项目教学,共同进行考核评价等,有利于双导师团队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快速提高,提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
3)引导和鼓励校企双方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学校制定政策支持校内导师下企业开展实践锻炼,在企业开展学徒制教学视为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经历,鼓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研究,提高校内教师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享受同等待遇,并在课题申报、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倾斜。企业鼓励企业导师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学校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为其获取相关证书创造条件,企业支持企业导师接受学校的教学教学能力培训、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等。
4)搭建院校之间的人才共享平台,挖掘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高校等各个院校之间的人才合作潜力[13],通过合作、交流、互换等行之有效方法,促使院校之间建立起人才互聘共用制度,更好地发挥优秀双导师的影响力,引导双导师间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双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5 结语
双导师团队建设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的使命。因此,职业院校应根据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新要求,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等多种双导师来源渠道,构建双导师团队分级培养体系,形成双导师人才库,建立双导师向“双师型”转变的激励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和校校合作,改革职业院校教师人才的聘用制度,推进现代学徒制双导师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世界提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双导师团队建设经验。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EB/OL].[2019-05-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906/t20190603_384281.html.
[3]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EB/OL].[2017-10-18].http://cpc.people.com.cn/19th/n1/2017/1018/c414305-29594207.html.
[4]李克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9-03-05].http://www.gov.cn/zhuanti/2019qglh/2019lhzfgzbg/.
[5]谢莉花,尚美华,余小娟.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我国企业师傅队伍建设需求及策略研究:基于德国经验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9):46-56.
[6]陈涛,詹琳.江苏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与再次就业区域选择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高教,2019(6):83-87.
[7]何应林,眭依凡.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9(7):104-108.
[8]叶翠兰.当代高职学生软技能现状及其提升对策:以成都某高职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5):28-32.
[9]姚继超,胡正胜,蔡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9(6):73-76.
[10]彭召波.江苏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7):50-55.
[11]李新发.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研究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27):41-46.
[12]介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下一步工作考虑[EB/OL].[2019-02-19].http://www.moe.gov.
cn/fbh/live/2019/50294/yc/201902/t20190219_370008.html.
[13]杨红玲.双创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9(3):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