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重庆市长寿区三倒拐古街的历史与发展

2020-07-30熊月

河北画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河街凤城凤山

熊月

四川旅游学院

一、三倒拐简介

随着三峡库区的建设,重庆的许多老建筑、老街区逐渐被长江所淹没。“三倒拐”古街,位于重庆市长寿区西南部,它不仅是长寿区保存最完好的古街区,也是三峡库区长江沿岸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街区。三倒拐古街区始自铜鼓坎,终至河街文庙口,由三倒拐、和平街两条主街和八角井、武厢门两条支路组成,是一条全长约2.5 公里的石板路,上下高差约165 米,上接凤城,下连河街,依山而建,曲折盘旋,有三道很大的急弯,故被长寿人称为“三倒拐”(如图1)。2013 年,三倒拐入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5 强,是重庆市唯一入选的古街;2019 年,三倒拐获得首届重庆最美历史文化古迹奖。

图1 三倒拐(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三倒拐的兴起

自唐朝初年始,历经永安、乐温、乐昌、长寿等多次县名更迭,长寿的县城一直都是河街,持续时间长达一千多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向来离不开水体,因河街北靠凤山,南邻长江河边,其码头上可通重庆,下可达湖广,所以一直以来都是长寿的水陆交通枢纽和商业物流中心,是长寿繁荣之路的起点。然而河街的地势狭小,其发展区域不得不逐渐向凤山上延伸,这就使得三倒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1797 年,川楚白莲教义军攻入河街,放火焚城,河街的街道楼宇,近半被毁。1799年时任重庆知府石韫玉提议于凤山之上新建县城,史称凤城。于是从清朝嘉庆七年(1802)起,政府机构逐渐搬迁至凤城,政治中心也随之逐渐转移至凤城,一些官商士绅也相继搬迁至凤城,凤城成为了长寿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新旧两城在山顶和江边,俯仰相望,其中三倒拐就是连接上下两城的唯一的人行通道,将新旧两城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连接两个政治、经济中心的重要纽带。人们在新旧两城往来交流,三倒拐是必经之路,交通流量的增大,也进一步推动了三倒拐的繁荣发展。

三、三倒拐的鼎盛

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国民政府设重庆为陪都,众多长江中下游的工业企业内迁入长寿,促进了抗战时期河街的工业发展,河街成为了抗战大后方的四大工业基地之一。各类化工、冶金、制造等工业入驻河街,各类办事处、医院、学校、教堂等单位进驻三倒拐,各类商贸往来、物资流动集中于三倒拐。和平街83 号在20 世纪50 年代就同时作为长寿县工商联和长寿县政协的办公地点;1932 年由吴绍华创办的三倒拐第一家私立小学吴家私学的地址就在三倒拐7 号;由英籍加拿大人马天俊设立的福音堂位于和平街78-82 号,民国时期吸纳基督教徒300 余人;长寿第一家西医诊所仁济医院由陶有荣于1939 年创办,位于和平街福音堂。

也正是由于三倒拐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许多官员、富商、医生、手艺人等人物居住在此,为三倒拐留下了许多大宅院落。三倒拐古街的主要特色是其建筑群因地制宜、傍山而建,沿着上下贯穿的青石板路两侧依次布局,高低起伏、延绵不绝。三倒拐现存的古建筑有60 多栋,许多年代久远的木结构建筑已失修破败或损毁于火灾,保存完好的多修筑于民国时期。有四合院布局、穿斗式构架的廖寿延老宅,其原主人廖寿延曾开办过亚细亚石油商行、担任过河街镇团总;有坐山面江、环境清幽而视野开阔的庆森祥木铺后院,位于三倒拐42 号,由当年长寿城最大的木材商建造;有民国时期中西风格结合的建筑李绍华洋楼,位于和平街125-157号,这座洋楼土改后部分收归国有,还居住过国民党起义军官、中共地下党员等特殊人物。

四、三倒拐的衰落

三倒拐因交通区位而势起,同样因交通区位而沉寂。长寿民谣“好个长寿城,山高路不平”、“爬三倒拐通身汗,下三倒拐脚打颤”真实反映了三倒拐的道路坎坷崎岖、交通不便的时下状况。1956 年,时任长寿县工业交通局副局长的秦大河提出了修建缆车的想法。经过一系列的考察、论证、筹备、规划、选址、汇报、筹款等工作,长寿县公交局于1963 年向重庆市计委呈报了《长寿县修建缆车道工程任务设计书》并很快获得了批准。经过了仅7 个月的建设,长寿缆车于1964 年10 月15 日落成通车。从此,两城一线连,天堑变通途,以往需要爬坡上坎几千级石阶的路程,现在只需要短短几分钟即可往来之间,大大改善了长寿的交通状况。新旧两城之间有了便捷的交通工具,加上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意识到河街的工业厂矿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河街和三倒拐的居民开始逐渐搬至凤城,从此三倒拐逐渐门庭冷落,由盛转衰。改革开放之后,凤城到河街之间又修筑了盘山公路,汽车来往更加便捷;且河街的经济中心功能已完全迁移至凤城和桃花新城,三倒拐至此完全走入没落,成为了人迹罕至、无人问津的背街小巷。

五、结语

三倒拐的历史渊源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地势格局——下临长江使三倒拐在早期拥有了发展的契机,在长寿新旧两城交替之世纪,在抗战的大背景下,三倒拐的发展到达顶峰;上接凤山,使三倒拐成为了历史兴衰、沧海桑田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自2003 年三峡库区开始蓄水以来,重庆的许多老街和建筑都逐渐隐没于长江之中,而三倒拐依山而上的地理优势使其免遭淹没之灾,这也是三倒拐古街能完整保存至今的一大重要原因。

三倒拐作为长寿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的交融之地,集巴渝市井文化、民俗文化、码头文化、红色文化于一身,以历史的演变为途径,传承了长寿城文脉以及长寿人民的进取精神。它不仅是连接新老两城的人行通道,更是连接历史古今的精神纽带。

猜你喜欢

河街凤城凤山
梁瀚嵩与起凤山
溜溜的安定
关于发展凤城市生态柞蚕业的建议
评弹夜
王凤山:三分“严”+七分“慈”=十分“爱”
凤城老窖生命的一次徘徊与低语
老街嬗变
夜游大小河街
边玩边学,快来看你向往的校园生活——甘肃省庆城县凤城初级中学校园社团活动侧记
夜游河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