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个皇帝都会勤奋工作吗

2020-07-29青彝

奇妙博物馆 2020年8期
关键词:宝座奏折乾隆皇帝

青彝

“很多”是多少呢?

据说明代的第一个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一天要看四五百道奏章,比小学生六年要学的语文课的篇目还要多,这也太累了吧!

后来的皇帝就好多了,他们办公有了固定的程序,并且会在不同的场所召集不同的官员,在官员的协助下处理政务。

明代的皇帝是怎样工作的?

明代皇帝的主要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朝会的形式处理日常政务;二是通过召见的方式,与大臣商讨国家大事。

万历五年(1577)到七年,徐显卿担任常朝时的捧敕官。

明代 《徐显卿宦迹图》之金台捧敕

万历五年(1577)到七年,徐显卿担任常朝时的捧敕官。

朝会分为大朝、常朝。常朝又分为日朝和朔望朝,其中只有日朝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朝会。日朝有早朝、午朝和晚朝三种。每日拂晓,文武百官都会在奉天门参加早朝,皇帝亲临处理政事,被称为“御门听政”。午朝和晚朝则在左顺门(现在的昭德门)或右顺门(现在的贞度门)举行。

听起来是不是很繁琐?没错,皇帝们也是这么觉得的,所以到了景泰皇帝的时候就取消了晚朝。再到嘉靖时期和萬历时期,皇帝就更加任性了,甚至好多年都不上朝。

清代的皇帝也进行朝会吗?

清代也有大朝、常朝。和明代不一样的是,“御门听政”的地方改在了乾清门前。总的来说,清代前期的皇帝基本上都能做到每天举行朝会。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几乎每天早上7点(夏季和秋季)或8点(春季和冬季)都要在乾清门前听取官员面奏政事,还会与王公大臣等一起磋商、处理国家大事,可算得上是“热爱工作的皇帝劳模”了。

不过呀,到了清代中后期,确立了奏折制度和大臣轮流奏事的制度后,皇帝“御门听政”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直到同治皇帝时,废止了这项制度。

清代“御门听政”的场所——乾清门广场

事实上,“御门听政”之外的办公时间,皇帝们更加辛苦。比如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初八上午的10点到12点,乾隆皇帝在养心殿西暖阁的勤政亲贤殿一共批阅了七道奏折(汉文奏折四道、满文奏折三道),内容包括军队调动、官员任免、雪后的粮食价格等国家大事,以及大臣上奏折感谢皇帝的小事。批阅完奏折之后的两个小时里,乾隆皇帝又在养心殿前殿会见了五十多名等待分配工作的文武官员。

短短四个小时,就做了这么多事,乾隆皇帝会不会累得腰酸背痛了呢?

清代 红漆皮奏折匣

搬张桌子,皇帝就能够开始工作吗?

当然不是啦!作为皇帝,自然不能和普通人一样随便搬张桌子就开始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场所,皇帝的“工作台”是不一样的。

“御门听政”时,首领太监会先领着一帮小太监,在乾清门前放置宝座和黼扆(fǔ yǐ,宝座后的屏风),摆上一张放奏本的桌子,桌子前铺设一块供大臣跪着奏事使用的毡垫。奏本一式两份,一份呈给皇帝,一份由内阁学士捧着读给皇帝听。

清代 紫檀席心宝座

皇帝有时会在乾清宫办公,乾清宫明殿内的陈设就更加完善了,里面不但有金漆五屏风宝座、紫檀木大案、红金漆马扎宝座、珐琅戳灯和图思根(一种比较低矮的炕桌)等,桌案上还会摆放着《古今图书集成》、周蟠夔(kuí)鼎、掐丝珐琅尊、宝月瓶、《皇舆全览图》及《皇朝礼器图》等钟鼎彝器及图书典籍。

如果你现在去乾清宫参观的话,还能看到明殿中基本遵循了历代传统的屏风、宝座、角(古称甪端)、香筒等固定陈设组合。

角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具有神奇本领的瑞兽。传说它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还能知远方之事,而且只陪伴英明的君王。

清代 檀香木彩画福寿笔

清代 雍正御用砚——松花江石砚

乾清宫明殿

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整个国家都等着他发号施令,所以皇帝必须要勤奋学习和认真工作,才能保证国家能够平稳正常运行。但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有好皇帝,所以“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之类的盛世局面才如此可贵,被历史所铭记。

养心殿前殿

清代 碧玉镂雕云龙香筒

勤政亲贤殿

猜你喜欢

宝座奏折乾隆皇帝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抢宝座
TWICE AS NICE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的奏折
雍正朝奏折制度发展概述
视觉
“奏折是最靠不住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