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初长成
2020-07-29宋雅子
宋雅子
建造紫禁城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第一件事当然是设计和规划啦。
紫禁城由蒯(kuǎi)祥主持建造,设计理念遵循了以下16字原则: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文东武西。意思是说——
中轴对称: 紫禁城中的重要建筑都放在最中间,位于重要建筑左右两侧的建筑是对称的。
左祖右社: 紫禁城的东侧是太庙——祭祀皇室祖先的地方,西侧是社稷坛——祭祀江山社稷的地方。
前朝后寝、文东武西: 在紫禁城里面,南侧是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核心的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北侧是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核心的皇家生活起居的地方;东侧是文华殿;西侧是武英殿。
这样的设计理念,是不是使得紫禁城这座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的皇城整体看上去十分井然有序呢?
“样式雷”的图档
“样式雷”
有了设计理念,接下来就要画图纸了。
每座建筑的设计图要包含平面图、立体图、侧视图、剖面图和彩绘图等。除此之外,为了方便给皇帝展示,设计师们还要把大大小小的建筑都做成“建筑模型”——“烫样”。后来,一个雷姓家族在烫样界声名鹊起,雷家8代都专门为皇室服务,我们熟悉的颐和园、圆明园等皇家建筑的烫样都出自他们家,后人将这些模型称为“样式雷”。
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开工建造了。但是你一定想不到,建造偌大的紫禁城其实只花了4年时间,在前10年,工匠们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备料。备好料之后的工作就简单了许多,工匠们像搭积木一样,很快就建造完成了紫禁城。
紫禁城主要选用哪种木材?
建造紫禁城用到的最多的材料就是木材,皇家建筑肯定用的是最贵最好的木材,例如楠木、杉木、檜(guì)木等。
这里面被使用最多的当数楠木。楠木有很多优点,因为生长缓慢,所以木材内部质地紧密,外观上下通直,易于加工,出材率高,且楠木不易开裂、不易变形、极为耐腐,还有经久不消的淡淡香味,所以楠木成了建筑用材的上佳之选。
木材是怎样被运到紫禁城的?
工匠们选择的木材普遍十分巨大,即使使用现代的运输工具,要把它们从全国各地运到紫禁城,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那在600年前,在没有现代运输工具的明代,巨大而沉重的木材是怎样被运到紫禁城的呢?
据说,人们受到了山洪暴发,大树倒下并顺流而下的启发,想到了以水运木的办法,依靠天然的河流和运河,才将木材从崇山峻岭中运到了北京。
那些辗转来京的木材在匠人们的精心处理和巧手雕琢下,又以各自不同的形态重新团聚在大殿里。它们有的是立柱,有的是房梁,有的是椽(chuán)子,有的是斗拱……
紫禁城里的石头从哪里来?
紫禁城里最大最著名的石雕位于保和殿北面的御路上。据专家推测,这座石雕的原料来自北京房山区大石窝镇,在没有雕刻前至少有300吨重。古代没有起重机,也没有大卡车,人们是怎样把这么一个大家伙从距离紫禁城70多千米的房山运到了北京城的中心呢?
使用圆木拉动巨石
清代的工匠很聪明,他们把运送石头的工作安排在寒冷的冬天进行,先在从房山到紫禁城的路上每隔一里(约570米)凿一口水井,取水泼到地上。天气寒冷,水在路上很快结冰,光滑的冰面摩擦力较小,再运石头就方便多啦!此外,工匠们还会在巨石下面放上圆木,前面有人拉动,后面有人推动,使巨石运动。
其实,房山毕竟就在北京,运输起来还算是方便的,位于紫禁城御花园里的太湖石的运输就更是难上加难啦!下图中这座堆秀山,就是用江苏太湖流域的太湖石堆砌而成的。
你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够实现的大型工程项目,古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再加上顽强的精神与毅力,也同样实现了!
如果把古建筑分为上中下三层,即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那么最变化多端、建造时最复杂的就是屋顶了。屋顶的基础元素是瓦,你知道紫禁城里的琉璃瓦都是在哪儿烧制的吗?
这可难不倒我,它们是在琉璃渠村(今北京门头沟区内)烧制的,那里有元、明、清三代皇家指定的烧制各色琉璃的官窑。这些琉璃瓦不仅颜色鲜艳明亮,还有很多其他优点呢!
琉璃瓦有何特别之处?
细心的你是否发现了紫禁城建筑上的瓦片和寻常百姓家用的不同呢?紫禁城用的琉璃瓦上面有一层光滑的釉,可别小看这层釉,因为光滑的釉能使瓦片更好地防水,这样就使建筑变得更加结实耐用且不易风化了。
琉璃瓦的烧制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却十分复杂,要经过选料、设计、成型、素烧、施釉、釉烧等工序,如果细分的话,有近百道工序。要想烧制出合格的瓦片,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为什么紫禁城的屋顶上没有鸟粪呢?
你注意到了吗,虽然紫禁城里飞鸟很多,但是屋顶上并没有鸟粪。这跟瓦片的形状和材质有关:瓦片的形状多为圆形和弧形,鸟的爪子是难以抓牢的;而琉璃瓦上那一层光滑的釉,使鸟站在瓦片上的时候只能“滑滑梯”,无法长久站立,所以它们很难站在屋顶上排便。即便飞鸟的鸟粪不小心落在了屋顶上也没关系,由于屋顶本身的坡度很大,且琉璃瓦光滑、防水,每逢下雨,雨水都能将屋顶洗刷一遍,所以紫禁城的屋顶是自带清洁功能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