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来说故事最好

2020-07-29小荷

小读者·阅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小荷

每一篇小说,说到底都是一个故事。如果说这个故事在作者创造出来的世界里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作为创作者在动笔之前必须要想好一件事:由谁来叙述这个故事?

故事的叙述者不同,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小说风貌会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故事的叙述者根据人称的不同会有三种:第一人称视角叙述,第二人称视角叙述,第三人称视角叙述。

第一人称视角——这是“我”的故事

标志:

许多抒情感悟的小文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的,整篇文章都是从“我”的视角出发,“我”看到的,“我”听到的,“我”经历的事情,“我”的内心感受……

优点:

读者看到这样的文章,就好像有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对面,倾诉他的故事。用“我”的视角叙述,能够很快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产生亲切的感觉,也便于抒发“我”的感情,进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并且,因为视角的限制,“我”不可能知道别人的心理和想法,也无法预知别人所做的事情,所以更容易让情节有悬念、波澜起伏。

缺点:

用“我”来叙述的缺点恰恰就是它的局限性,读者只能用“我”的眼睛和耳朵去观察故事里其他的人和事,隨着“我”去揣测和猜想。

第二人称视角——“你”是稀缺生物

在故事中很少用第二人称“你”来作为叙述视角,除非是写给“你”的信。因为第二人称叙述更多倾向于情感的抒发,不容易推进故事情节。也有人认为即便用“你”来叙述故事,其实也是第一人称“我”作为主角隐藏在“你”的后面讲述故事、表达情感,所以说到底,还是第一人称叙述。

总之,如果你不是特别强烈地想对某个人倾诉、表达情感,而是更加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那么真的不建议用“你”来作为叙述的视角。

第三人称视角——“他”无处不在

最常见的是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故事,不过,虽然都是用“他”来叙述,其实又有很多不同。第三人称视角又有三种不同。

第一种:全知视角——传说中的上帝视角

这种叙事的感觉很爽!叙述者不是故事中的任何一个人物,他站在故事之外,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他知道每个人所做的事、内心的想法、细微的神态……故事里的任何人在他面前都没有秘密可言。

第二种:限制视角——“他”只能知道自己做的

第三人称叙述,也会像第一人称叙述一样,可能是限制的视角。这时,叙述故事的“他”一定是故事中的人,或是主角或是配角。“他”参与在故事中,只能看到、听到、感受到从“他”角度出发的一切。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他”的观察为基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也不会知道其他人内心世界和“他”所没有经历的事情。

第三种:客观视角——“他”是没有感情的摄像机

这种叙述的视角很有意思,叙述者既不是全能的上帝,也不是故事的参与者,如同一台摄像机一样客观、真实地记录故事的现场,全程记录却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当然,“他”也不能知道故事中人物的内心和情感,但对于人物内心世界可以给出外在细节的暗示。这种叙述的角度非常像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事件的客观记录,记者展现的是事实本身。

这三种叙述的视角各有利弊,一般来说在小说写作的过程中选择“上帝视角”更容易把握,作为全能的叙述者对故事的走向、人物内心的描摹会更有能力;如果沉浸在故事中,选择其中一个人物作为第三人称限制视角进行叙述时,也常常会和客观视角互相配合、转换,不需要有特别严格的界定。

叙述视角的区别,是对作者的训练和要求,在读者看来,只要能沉浸在故事之中,视角的转换没有让人“跳戏”就ok啦。

猜你喜欢

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记叙文写作之记事(三)
汉英第二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聚焦现在完成进行时
“您”字小史
你和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