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现状与对策
2020-07-29杨晓芳
杨晓芳
摘 要:我国的科技领域正在高速的发展中,各个领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由于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特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对策
在我国经济实力逐渐壮大,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今天,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亟须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从而适应更高要求的财务管理需求。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现状
(一)内控机制不健全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明确的内部控制规范及制度,导致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无据可依。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将单位内部的流程不断简化,甚至通过财务监督来代替内部控制。部分单位负责人虽然重视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在内部控制开展过程中盲目跟风,导致内部控制制度脱离单位实际,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化时代对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仍存在处于内控盲区的“信息孤岛”区域。从横向来说,重要部门之间缺乏数据共享机制,如创收部门和财务部门无法实现收入信息实时共享,就可能导致收入确认不及时或数据不准确,甚至成为滋生灰色收入的温床;从纵向来说,上情下达的通道不顺畅则可能导致重要指令下达不到位,基层反馈滞后或被弱化。
(三)监督措施不到位
内部控制建设是系统性工程,应当积极采取监督措施,规避内控制度执行偏差,改进内控缺陷;对此,完善内控监督机制意义重大,但实际上,大部分单位并未设立独立的监督部门,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内部监督工作。加之人力资源与评价部门的缺乏,通常由财务人员负责内控自我评价工作,降低了评价工作的权威性与有效性。审计部门不参与内控建设不提供建设性意见,主要负责单位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加之外部监督缺乏,导致单位资金管理结果不尽理想。
二、对策
(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缺陷在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制度质量较差,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等。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必须要认真学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单位的社会服务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进行研究,认真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剖析单位内部控制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形成“行政事業单位内部自我评价报告”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各单位应该以内部自我评价报告为基础,借鉴企业内部控制的先进方法,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机制,制定合理的制度,确保各项业务流程按照内部控制规范开展。
(二)加强各部门交流协作,规范管理单位岗位分工
行政事业单位要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内控服务项目、业务平台等。数据资源的来源渠道不同,只有将单位内部控制服务与服务总线进行综合,才能够实现信息服务总线与管理平台的融合与连接,并保证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在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时,明确各工作人员的岗位分工,同时将各岗位的标准以审批要素的形式内嵌到各经济活动审批流程中。将财政纪律、政策规定、支出标准、制度设计等上传至信息平台,同时融入到每一笔预算执行中。将业务经办人、业务处室负责人、财务人员和局领导的资金使用和管理职责清晰地在内控平台上显示出来,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可以明确财政资金使用的责任,实现公开透明化监督。其次,根据内部控制规范,梳理相关业务工作,其中包含的仍然是零余额支付系统、预算系统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确保充分实现对风险矩阵的分析工作,有效保证各项决策的合理性。在强化执行与监督的同时,将其归纳到实际的业务流程中,开展合理的应用。最后,在内部控制的生命周期中,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主要就是利用固定的步骤,工作流程与文档电子化的形式,逐步执行内部计划。只有对存在的缺陷进行整改,并对具体的步骤进行有效控制,才能在完善信息管理的同时,得到及时的内控预警信息,为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三)加强内控建设监督
首先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尽快完善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展开内控自我评价。采取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等手段,及时发现与调整内控管理不足之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整合绩效考核与自我评价、内部监督等,加强考评问责工作的落实,不断推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完善内控报告制度,定期向单位内外部公开内控信息,监督信息公开情况的同时,发挥内控监督的防控作用,以全面提升内控信息化程度。财政部门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包括监察与审计等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与无障碍交流。其次完善风险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机制能够识别与防范风险,包括单位内部与市场外部等风险。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单位内部职工的职业素养与思想水平,确保其能够严于律己与行为规范。二是加强内控管理,切实提高职工风险意识,确保资源利用率与工作效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实践经验总结的同时,应当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合理借鉴其他单位内控建设经验方法,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合理运用先进管理理念与模式。同时立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实际,设立可行性的风险预警机制,切实提高风险抵御能力。最后完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不可或缺的,除内部监督外还包括外部监督,内部监督立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展实际,设立独立的内控部门,负责内控实施与监督执行情况。外部监督立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外部实际情况,引入审计与纪检等第三方机构监督单位内控建设情况,定期审查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以尽快达到内控建设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具体内控体系的构建可以由行政事业单位独立完成,同样也可以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获取其专业理论支撑和丰富经验,确保内控规范实施取得良好效果。但是,无论何种方法,其工作的原则都应该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优化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参考文献
[1]秦敏.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2):134-135.
[2]林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