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风险识别中的矩阵分析
2020-07-29马涛
马涛
摘 要:本文从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简称PE)风险的特点入手,参照风险识别的分类结构法和流程分析法,提出PE风险识别的矩阵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PE运作流程和风险分类特征的PE风险识别矩阵,从一个新的角度为PE风险的识别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结构性方法。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 ;PE风险识别 ;矩阵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相关经济政策的逐步推进,PE在我国迅速发展。然而,运作过程中面临较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较长的投资周期,使PE整个投资流程都具有高风险性。因此,风险管理对于PE运作至关重要。PE風险管理的首要的程序就是要对其运行中的潜在风险进行科学、准确的识别。本文从PE风险的特点入手,参照风险识别的分类结构法和流程分析法,构建了基于PE运作流程和风险分类特征的PE风险识别矩阵,为PE风险的识别提供了一种系统的结构性方法。
二、PE风险的特征
本文将PE风险界定为:PE整个运作过程中受环境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PE目标收益或投入资本损失的可能性。根据PE运作流程可以总结出PE风险除了具一般风险的共性外还具有:多样性、阶段性和关联性。
(一)PE风险的多样性
从参与主体角度看PE风险包括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从投资环境角度看PE风险包括内部环境风险和外部风险;从PE风险的可控性角度看又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二)PE风险的阶段性
PE运作流程包括募、投、管、退这几个阶段。PE风险的阶段性表现为,随着PE项目推进PE风险在不同阶段可能面临不同的风险因素。
(三)PE风险的关联性
PE运作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存在各类风险。PE的关联性表现为,由于某类风险在不同的运作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且对各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关影响。
正是由于PE风险具有多样性、阶段性和相关性等特征,为了科学和准确的识别PE风险,需要寻求一种新的针对PE风险独有特征的风险识别方法。
三、PE风险识别矩阵的构建
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现整理出两种常用的方法:流程分析法和分类结构法。分类结构法是按照风险特征,运用风险源清单,从不同角度对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系统分类识别;流程分析法是通过一系列流程图展示整个项目运作过程,进而对全过程每个阶段的风险逐一进行识别分析,该方法非常符合PE风险的阶段性特征。然而有必要寻求一种能够系统、持续识别PE风险的方法,为此提出了基于流程分析法和分类结构法的PE风险识别的矩分析方法。
PE风险识别矩阵如表1所示,矩阵的列向量表示PE运作过程的四个阶段,行向量表示在PE运作过程中不同类别的风险(按风险PE风险系统性分A类系统性风险和B类非系统性风险,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论述),其行向量与列向量的交叉之处Aij/Bij表示PE运作过程中某阶段可能面临的某类风险,如A21表示投前筛选阶段的宏观经济风险,它与筹资阶段PE公司内在风险B11具有很大差异。
四、PE风险识别矩阵的应用
实践操作中,虽然不同的PE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各不相同,但一般的PE项目风险均可应用PE风险识别矩阵进行识别。我们结合上文对识别矩阵两个维度的分析,对一般PE项目进行识别,形成如下一般PE项目风险识别矩阵,见表2。
从表2中识别矩阵的行向量--风险特征看,如“宏观经济”这一风险因素对募资阶段影响最大(可标注为3※),对投后管理和退出阶段都有间接影响(2※),对投前筛选阶段影响最小(1※),这是因为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可能会造成可投资项目数量整体减少,被投资项目的业绩下滑,还可能导致公司进入退出期项目的退出时间延迟或难以退出。相似的,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主要发生在投前筛选阶段和投后管理阶段(3※);PE公司的声誉、人才技术、团队效率等方面的影响则贯彻整个PE运作流程(3※/2※);来自被投资企业方面的风险主要在投前阶段和退出阶段(3※);中介机构和他参与主体的风险也对PE投资有一定影响(2※/1※)。从识别矩阵的列向量--运作阶段看,在PE运作的各类风险中,投前筛选和退出阶段的风险是影响PE投资收益的最重要的风险,其阶段总※数相比其他阶段也更多一些,这是因为如果有风险因素在投前筛选阶段如果没有被识别,会导致后期投资的损失,而退出阶段又是实现投资收益的关键阶段,该阶段风险将直接导致投资收益下滑。
此外, PE公司在应用风险识别矩阵时,还需要组织相关专家小组,制定符合PE项目发展阶段、行业特点及其自身的风险偏好的风险识别矩阵。专家小组可以针对项目特点,将PE某阶段的主要风险进一步细分,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挖掘不同层面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1]王开良,郭霞.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风险评价及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11):56-58.
[2]柴希.探析私募股权投资中的风险控制策略[J].时代金融,2014(18):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