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数字信号处理教学研究
2020-07-29郭东亮
[摘 要]结合国家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难点,按照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规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了进阶式提问与建立学习自信、抽象数学公式图形化、建立知识关系图、工程实际问题导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法。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这些教学理念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工科;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0)08-0135-03
一、前言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通过介绍z变换、系统函数与频率响应、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数字滤波器(DF)结构、数字滤波器设计等内容,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设计方法,该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
但是,这门课程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在建立了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模型后,其基本理论和方法都是基于数学推导展开的,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不仅多、而且有一定难度,如涉及到“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涉及“高等数学”中的积分变换和级数、涉及“复变函数”中的围线积分和留数定理等。此外,该课程内容多、体量大,既包括数学信号分析部分的变换和算法,又包括数字滤波器的理论和设计。很多学生面对大量数学公式和推导产生畏难情绪,学生们普遍认为这门课抽象难懂、学习难度大。
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的成立和建设是学校“新工科”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工科发展战略要求对现有工科专业进行改革,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笔者基于新工科发展的战略要求,总结多年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经验,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难点,按新工科战略背景下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进行教学改革,发挥数字信号处理与信息产业紧密联系的优势,面向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增强该课程与工程实践的交叉融合。通过教学理念革新和教学方法改进,逐步建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将课程实践项目引入课堂,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进阶式提问,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
自信在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自信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数字信号处理这门抽象难懂的课程而言,帮助学生建立对本门课程学习的自信尤为重要。
(一)课堂提问应把握由易到难的“度”,采用进阶式提问
在课堂提问时,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把握所提问题由易到难的“度”。先提出简单问题,学生们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对简单问题进行分析,给出正确结果,教师及时给予肯定。随着学生的进步,逐次增加所提问题的难度。
例如,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习题讲解中,先提问一个简单信号DFT求解问题,如求单位脉冲响应序列[x(n)=δ(n)]的N点DFT结果,这个序列只有一个非零值,基于DFT的定义式进行乘积、求和运算,可以容易地求出结果。学生解完这个题目后一般表示不难。随后,提出稍有难度的问题,如求解序列[x(n)=δ(n-n0)]、[x(n)=Rm(n)]的N点DFT,这些题目依然是基于定义式进行乘积、求和运算,但求和项增多了,在最后的结果处理上需要使用数学公式(如等比数列求和、复数向量求和等),学生做完这些题目已经清楚解题思路,建立了基本信心。然后,出一道证明题,如证明DFT初值定理,有了前述经验后,这类证明题也是按照定义式展开计算,在计算中完成证明,学生完成较难的题目后,会建立起学习自信。在这个问题由易到难、学生运用课程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学习信心。
(二)建立课堂教学中理论部分的听课自信
教师在课堂讲授较抽象的理论部分内容时,应注意判断学生们对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当学生听懂、理解一个知识点后才讲解下一个知识点,宁可少讲、学生听懂,也不要多讲、学生听不懂。这样,每节课下来,学生都有一定收获,渐渐建立起听课自信,形成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这种方式虽然在课程初始阶段可能会导致教学进度较慢,但当学生掌握足够多的课程内容后,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与教师的逻辑思维同步后,讲课的速度自然可以加快。反之,如果教师不顾及学生的理解情况按既定教学计划授课,可能造成学生听不懂课的情况,学生失去听课自信后,会对课程内容感到畏难,可能产生不认真听课、开小差的倾向。
三、抽象数学公式图形化、展示其物理意义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由于存在大量复杂难懂的数学公式,课程内容难以理解,晦涩难懂的数学公式是学习这门课程最大的障碍。为增强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充分举例,加强抽象理论的感性认识
用实例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感性的概念。例如“线性相位系统”这个概念,可以举“音乐厅”这个实例:把舞台上音乐家的歌唱声或乐器发出的声音作为输入、听众听到的声音作为输出,那么音乐厅可以建模成上述输入、输出之间的一个系统。最理想的情况是输出与输入之间只有一个延时,也就是舞台上唱什么歌或演奏什么乐曲,听众就能听到什么歌或乐曲,只是时间上稍有滞后。音乐是由很多不同的频率成分构成的,如果音乐厅这个系统不是线性相位的,会出现音乐中有些频率成分很快就从舞台上传过来了,有些频率成分则要过一阵才传过来,这样组合起来的音乐,先不论是否悦耳,至少与舞台上的音乐已经不同了,因此必须要求音乐厅这个系统具有线性相位特性。
(二)针對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及时给出其图形表达及解释
课程中的大量抽象概念是用公式来描述的,其推导过程也繁琐难懂,对推导结论学生也往往不够理解。因此,教学中尽量通过图形表达使抽象的数学语言直观易懂。例如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这一章讲解减少DFT计算量的途径时,会讲述利用[WnkN]因子的对称性和周期性,并给出公式:
由于公式抽象且相似度大、容易混淆,这种情况下应从公式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去理解并记忆公式。如图1所示,将[WnkN]因子的对称性和周期性用一个简单的N=8的实例进行图形演示,对n和k取几个值进行验证,即可了解公式的含义,使枯燥的数学公式变得形象具体。
这种教学方法可排除学生对数学公式的畏难情绪,训练学生看到公式即联系到其表达的含义,从而对数学公式有一定的领悟力,能读懂公式、记忆公式。
(三)充分使用仿真软件
在课堂授课中,充分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仿真。笔者在本课程中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MATLAB是一种直观、高效的计算机语言,同时又是一个科学计算平台,它为数字信号分析和算法仿真提供了高级图形工具,易于编程且界面友好,是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有效工具,通过MATLAB编程、参数设置和仿真、参数改动后再观察仿真结果,可以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
四、构建知识关系图,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内容多,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归纳总结、提炼内容,笔者尝试带领学生构建知识关系图,随着课程的进行,所构建的知识关系图也随之优化。
构建知识关系图可以使学生宏观地掌握课程知识结构,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课程所学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图2是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前半部分“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的知识关系图示例,通过不断优化知识关系图,使学生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深挖基本概念、定理和性质的内涵,掌握其工程意义和分析方法。
五、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工程问题导向的课程综合实践
新工科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教学非常重要。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虽然理论性强,但也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极为重要。
在期末阶段,已经讲授完理论内容之后,安排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课程综合实践环节,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串起来,推动学生将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理论中寻找答案,从而达到深入理解理论、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效果。以笔者近年所安排的课程综合实践“基于MATLAB的声音信号采集与处理”为例,该实践包括声音信号的采集、频谱分析、数字滤波等环节的理论分析和设计实现,所布置的任务按由易到难分为三个层次,其内容和要求如表1所示。教师在布置课程综合实践时给出各环节的详细要求,并进行必要的辅导,既巩固和深化了课程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六、结语
结合国家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难点,按照工程人才培养规律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表明: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提高理论学习效果,学生具备将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和工程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来毅,刘颖,朱婷鸽,等.校所协同育人机制下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探索[J].大学教育,2018(2):43-45.
[2] 常莉莉,保延翔,郭东亮.基于LXI和云存储的网络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4):143-147.
[3] 郭东亮,保延翔, 刘树郁,等.综合性大学自动化专业机器人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3):212-216,230
[4] 郭东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81,86.
[5] 霍慧芝.MATLAB仿真在數字信号处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教育,2013(12):85-86.
[责任编辑:黄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