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小峡:风景这边独星辉耀
2020-07-29任玉贵
任玉贵
西宁小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它是我省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小峡,历代称石峡、隍峡、漆峡、章峡、青石峡、清风峡。汉代称隍峡,在今乐家湾修建东亭,历史上是以险关危隘著称。石峡,即赵充国屯田金城,治湟峡以西之地。唐时又称漆峡,且修有阁道。对此,北魏《水经注》中有“湟水自东亭,东出漆峡山”的文字记载。北宋称通省章峡,崇宁三年(公元1103年)修筑绥远关,用来控制要害地段,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陇右督护西宁州知州赵隆引湟水灌注西宁以东称“青石峡”,始俗称小峡。清乾隆时在小峡上修筑河厉桥。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钦差青海办事大臣豫师下令在这里修筑南北两关,建成后,陕甘总督左宗棠作碑文以记之:南关曰武定关,志兵威也;北关曰德安关,饬吏治也。并著《西宁小峡新筑南北两关记》记中写道:“西宁城东,悬崖陡壁,对立千仞,湟水中流,霆悚箭激、山径狭隘、车不双轮、马不并辔者凡三十里”,描绘小峡的雄浑险峻。行人到此,清风徐来,汗颜尽除,心旷神怡,美称“七峡”。历代诗人被这气壮山河,大气磅礴的景观打动,留下了千古绝唱的大作,让西宁小峡遐迩闻名,光焰四射。
大禹治水到小峡
大禹是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夏朝的奠基人。大禹又是历代传颂的治水英雄,毋庸置疑《弹指石》中仙人就是指大禹。
民间传说,很久以前,黄河的最大支流湟水,自湟源穿山越岭逶迤西来,在今西宁汇集了北川、南川两水后,水量大增,滚滚东去。行到二十余里处,却被一座突兀横出的石山拦住了去路。湟水咆哮,惊涛拍石,汹涌澎湃,横冲直撞,卷起千堆雪。河水骤涨,水位不断升高,漫向四川村庄、良田。西宁形成了汪洋大海,史称“大泽”。大禹翻过积石山,来到小峡看到无穷水患,救民于水,立即投石击山,石山被击碎,峭壁中开,湟水向东奔流,形成了绝壁千仞、危石险峰、奇峻雄伟的峡。
大禹治水源头在青海河湟,不治源头,哪有活水。对此,大禹在黄河导河积石,在湟水导水小峡。据《中国地名》专家解读:“大禹治水九条,其中包括黄河,湟水。大禹治山二十三座,其中包括“小峡”,峡口山,黄河积石山。大禹治水改堵为疏,励精图治,体现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大禹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而大禹“敬民、养民、护民、教民”安居乐业的民本思想也是我们继往开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族优秀传统。让大禹历史与现实的光辉形象闪亮登场。如今在西宁小峡。在此截流筑坝,修建水库,形成水面,碧波荡漾,名曰“宁湖”,水域面积达70多万平方米,拦河坝体为两层仿古建筑,白天朱栏碧瓦,夜晚流光溢彩,成为西宁东出口光彩夺目的一景。
汉代设置东西亭
地方行政建置是国家行为行使职权和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是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汉代在小峡地区设置的“二亭”据《汉书·百官志》记载:一里有百家,有里魁,十里一亭,有亭長,十亭一乡,有三老,故亭是县以下的行政建置。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当时有亭29365个,说明亭的设置比较普遍。西汉时在河湟地区所设的亭与内地的亭有所不同,是为了防御外敌和实行邮传而在边疆地区所设的一种机构,是中央与郡国之间传送文书的驿站和驻军御敌的据点。兼有一级地方政权,有“征其因革,辨其地域,察其风土,知其要害”作用。据《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记载: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击败匈奴右部,打通河西走廊,隔断匈奴与羌人间的联系,在险隘紧要的地方“置障、塞、亭、燧”等军事防御、邮传系统等。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奉命讨击河湟地区羌人,将不降服的羌人驱至青海湖一带,同年设护羌校尉负责管理这一地区,李息首任护羌校尉。大约在此期间,西汉在今西宁设了西平亭,修筑西平亭城。
西平亭城在牛心川(即南川河)由南向北注入湟水,北与土楼山(北禅山)隔湟水相望,城北与湟水南岸之间有眼泉“雁次相缀”,湟水经亭城北左合葱谷水(沙塘川河)东出漆峡(今西宁东小峡),亭城的具体位置约在明、清时称作北古城的今在西宁东关地区北部。
东亭,地理位置相对于西平亭,约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后设,亭址约今西宁乐家湾,负责今西宁市以东今乐家湾、小峡等地的军事防御和东西线邮驿等。相传,西宁东郊乐家湾就是汉军屯军之地,所以有“汉将营”之称。清代诗人阔普通武称有“难得山前十里平,农夫争说汉将营”。
东亭疑为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占据湟中之后的所设,也同西平亭一样,如出一辙。
关于东亭的位置,《水经注》记载:“(湟)水又东迳东亭北,东山漆峡,山峡也。”漆峡即今小峡,湟水东流,先过东亭北,再过小峡,则知东亭在小峡以西,在湟水以南。今西宁东郊乐家湾的位置与记载大体相合,这里也是历代兵家驻守之地,故疑此地为西汉东亭所在地,也无可非议。
著名史学家周希武所著《宁海纪行》记载:“出小峡西行,平行十里至罗家湾庄,民十余家,疑古东亭在此地,北有山水,南注于湟,曰沙棠川水,源颇远,上通威远堡。”东亭的地望也就更确切、明析、清楚了,西平亭小峡东亭的设立标志着今西宁地区正式纳入西汉版图,成为西汉军事防御体系和行政管辖的范围。
杨氏修建河厉桥
造桥。湟水自古以来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二天堑,奔腾澎湃,浊浪滔天,非舟楫难以飞渡。魏晋南北朝时期聪明的吐谷浑人,在青海境内河湟上游狭窄的峡谷地方,建造了名为河厉的桥梁,因为桥的两岸伸出的悬臂两两相握,民间形象地称为握桥。这在中国和世界桥梁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伟大创举。最早记载河厉桥的是《水经注·沙州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长一百五十步,两岸累石作基阶,节节相次,大木纵横镇压,两边具来,相去三丈,并大材以板横次之,施钩栏,甚饰,桥在清水川东也。
河湟重镇西宁,地处湟水中游,其中三水即北川河、西川河、南川河,汇于西宁称“北门大河”。三水将西宁分析为东西南北,河中架桥,多遇洪水冲毁,屡建屡修,给行人带来了极大困境。清代任职西宁道的杨应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发誓为官时,以吐谷浑创造河厉桥为依据,在今西宁西门外,小峡口两地建桥,决心改变西宁水路架桥的不利面貌。
杨应琚,字配之,号松门。奉天汉军白旗人。雍正初由荫生任户部员外郎。清制:子孙得借先人余荫入国子监读书,叫做荫生。祖或父先任贵官,著有勋劳,遇皇恩可官其子孙。杨应琚席祖父的余荫,而又能自有所树立。由员外郎出为山西河东道,雍正末调西宁道,次年又任临巩道。乾隆元年再调甘肃西宁道。甘肃巡抚黄庭桂保荐他具有干才,乾隆皇帝批示说“若能进于诚而扩充之,正未可量之。”可见这位官僚世家子弟,在早年就为乾隆所赏识。从此他在西宁十多年,承雍正兵息之后,开垦荒地,减轻田赋,充实仓储,兴办教育,广施救济,建官设治,亲民爱人,确乎与一般官僚不同。尤其他提出“路不平,我来修;河无桥,我来建”的为官之道。杨便深入实际,观察西宁河道地形,发现古城西北今称广济桥的地方和西宁东郊弹子石的地方正好是修建吐谷浑创建的河厉最优最好的地方。
第一、在河道狭窄处,就地取材选用两岸原始森林中高数十米的松、柏、杉树,层层搭建成悬臂式河中无桥墩的跨河的大木桥,并不妨碍河道的畅通。
第二、用两岸有天然岩石作桥基,大桥的重量始终能落于天然岩石的桥基稳固可靠。
第三、符合刚体力学的杠杆原理,支点在中间,重臂始终大于力臂,形成河厉桥的科技亮点。
杨应琚修建河厉桥,不少文人墨客作诗吟词,称颂杨应琚为官一任,功在四方的壮举。
《惠民桥歌》作者:吴镇(1721—1797),字信辰,号松花道人,狄道(今甘肃省临洮)人。吴镇一生著述颇多,主要有《松花庵全集》。
自昔疏凿通帝世,大开普渡垂思惠。曾驾鼋鼍运石梁,更逐蛟龙欣利济,此后绋丽系杨舟,徒扛舆梁别王制,况兹湟水向东流,河如带兮山如砺。翻涛鼓浪舟难设,急湍回波桥敞易,桥弊难通民,此桥创造自何辰?一帶长虹临海甸,半轮明月度江春。中流砥柱从今立,利涉何必再问津。但愧我非题柱客,至今犹慕济川人,平沙瘦石皆成路,恩波还与水争新。迄今河水澄清碧海遥,知是湟流第一桥。君不见平平荡荡皆王道,民乐康庄政治昭。
吴四古(生卒年不详)清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宦游西宁,作有《和观察松门杨公六月游宿五峰寺原韵》:
湟水三分绕郡城,北流霖潦夏秋盈。
奔涛湍激舟难设,乱石高低桥易倾。
縻费频年农事拙,经营百日宦囊轻。
鼍梁从起安行旅,民乐康庄咏太平。
孙昭(生卒年不详),明浙江永嘉(今浙江永嘉人)。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进士,官巡察御史。其余不详。作有《入湟秋思讯孟兵宪、贺参戎》:
七月乘槎晓渡河,秋声硖口两岸多。
乍惊沙柳有黄色,转见鱼梁生白波。
别垒风迟悲鼓角,远峰云湿暗山河。
湟中旧是屯田地,筹策诸君近若何?
湟:指古湟中地,包括今湟源、湟中、西宁、互助、平安、乐都、民和等地。讯:询问。孟兵宪、贺参戎:指孟怀、贺桂。孟,河南详符(今河南开封境)人,明代任西宁兵备道。贺任西宁分守参将。硖口:西宁东至乐都境内湟水上的小硖、大硖、老鸦硖。沙柳:即柽柳,落叶小乔木,青海河谷地多产。鱼梁:垒土石于河,横截水流,留缺口用来捕鱼的一种设施。这里指河中沙州。旧是屯田地:自西汉赵充国在湟水流域屯田后,三国时曹魏、唐代、明代初年都在这里屯田。筹策诸君:指贺、孟等。筹策,计划安排边地事宜,意谓也应重视农业生产。
而今的小峡,北岸,兰青铁路穿峡而过,钢铁长龙呼奔驰;南岸兰青公路平坦如砥,行人车辆川流不息。一座钢筋混凝土拱桥飞架南北,替代了昔日的“握桥”。“和平”“小峡”两渠倚山傍石,流经峡道,分润着下游几多农田。险关变为通途,小峡,这座西宁的东大门今日真正畅开了,当年那“石乱马蹄愁”的情景,只给人们留下了一段历史的回忆。
附:西宁小峡口河厉桥碑记:
小峡口河厉桥在城东小峡口外二十五里。乾隆三年,敛事杨应琚、知县沈予绩重修,有碑记。
宁郡环山汇水,古湟水地也。山多不毛,有勒且、宜春诸水,独以湟中名者,诸水皆归宿于湟,而流绕于郡邑。自汉霍骠骑、赵营平、许强弩诸公渡河湟、筑塞破羌,屯田致谷,左红崖而右青海,历代称形胜焉。南北西路,咸通羌戎,惟东面一径走内郡,廿里许有石峡口,双崖门立,诸水会合,云泄雷奔,崖趾才通马步,舍此行旅无他径。一桥达南北岸,北岸土广民众,输赋予官,道必经此,人负驴载,蹄踵相接。丙辰岁,大雨如注,三日夜水与桥齐,石沈木浮,荡然无遗,居民病之。余率西宁沈令予绩施俸鸠工,取巨木于远山,伐坚石于近麓,民咸鹄踊,如墙而进。复请云“桥如前式,抑增高焉?今兹之水,吾侪小人,仅一见耳。”余曰“不然,桥与水乌可齐也?又焉卜雨水之不复如是乎?”乃增高丈余,广尺五。时已沍寒,亲见凿石者手足皲瘃,皮与石黏,而运木者挥汗如雨,牛喘蛇行,甫袖手则战栗焉。余甚悯之。功不可缓,而民力尤重辍工,于丁巳春始告成焉。是岁大雨如前,水几与桥争高,他舆梁无不坏,惟此桥帰然独存。民皆喜余之不谬也,叩头乞辞。夫材物工役,纵横尺丈,起迄日时,则有司存,此不志。所志者独一桥而,非慎诸始,审其势,则有复圮之患,将重劳吾民。然则工作所当慎,民力所宜恤,而湟中形胜之区,诸水环匝,民时相往来,桥梁又不可一日废也。书诸石,椑官斯土者,知并重焉。
千古绝唱赞小峡
正如许多美丽的山河和优美的传说联系在一起一样,小峡也为人们留下了“大禹治水小峡等”动人的传说:昔日此地重山环复,河道不通,投石击山,丘峦崩摧,湟水中通,形成了奇峻雄伟的小峡,清代诗人张思宪作有《石峡清风》“石峡新开武定关,东西流水南北山。行人莫道征尘污,两袖清风自在还。”成为西宁古八景之首。张思宪(1859-1896)字慎斋,号友竹,西宁人。前人赞誉他是“湟中高士,陇古名家”,评他的诗是“忧乱之情,尘釜之况,山水花木之乐,时序景物之吟,触景生感,因事述怀,其发为诗”。存诗340余首,辑为《鸿雪草堂诗集》。
思宪少年时就有才名,后来却屡试不第,1861年(咸丰十一年)举拔贡,廷试第一,分发四川以知县用。1867年(同治六年)与其兄思元(字伯仁,号友石,工书善画)徒步赴四川侯补,一路备尝艰辛,到四川后7年未能补官,“积债成山人厌负,补官需日我望归”,他只得做人幕府和教私塾“以给食贫处”。1874年(同治十三年)始授永宁县(今四川叙永县)知县,而后为官只一年,就因厌倦官场生涯,眷恋故土,思念亲友而挂印辞官,光绪三年(1877年)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在以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他一直在碾伯凤山书院和西宁五峰书院教书,“门墙桃李随时植”,学生遍河湟,为地方教育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西宁诗人朱向芳(生卒年不详)字维庵,清嘉庆、道光廪生、家境贫寒、一生赊账教书,作诗六七百首,大都轶失,他写的《弹指石》记叙了这一传说:
传闻开此山,丸脱神手间。
百丈惊星落,三生逐月还。
烟凝苔草绿,雨点土花斑。
会待娲皇炼,补成天九寰。
朱向芳还有《吟峡口风神洞》诗一首,描写身居烟封霞锁的峡口风神洞中的山月如眉,溪云掠鬓,清气荡漾于峡谷,挽三川的女神“风姨”:
风姨何处家?石洞锁烟霞。
山月眉含翠,溪云鬓掠花。
气清河两岸,力挽水三叉。
从此扶摇去,鹏抟路不斜。
读了这首诗,有谁不产生一睹小峡景致的愿望呢?西宁诗人基生兰有诗写道:
石蹬巉岩入古湟,重关曲似九回肠。
悠悠峡口捲风起,送以边城一味凉。
走马西来入鄯湟,崎岖石径绕羊肠。
河声适共风声卷,即在炎天亦觉凉。
基生兰(1870-1944)字香斋,号半隐山人,西宁人。
青年时代的基生兰“名扬战不利”,两次应童子试俱未考中,后以资格选为西宁县拔贡。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在各省设立咨议局,基生兰为甘肃省咨议局议员。1913年应西宁道尹车玉衡的聘请,任教育科长,第二年车离任,基生兰便辞了职。之后,他应聘在西宁湟中书院、五峰书院任教。1923年后,任西宁劝学所所长,他“为育英才常劝学,每乘佳兴即吟诗”,在为地方教育事业奔波的同时,与黎丹、李焕章、朱耀南等常互相唱和、活跃了西宁诗坛。
1927年5月河湟事变,7月下旬基生兰随同周希武、朱绣等奉命去兰州洽谈政治解决河州事变和国民军进入青海事宜,途中发生“蓮花台事件”,周、朱死难,基生兰等幸免于难。1929年青海建省,基生兰任西宁县教育局局长、省建设厅科长、省政府秘书处科长等职。1936年青海省志略编纂委员会成立,基生兰与余人、马宵石主持其事,校订了《西宁府续志》、编纂《志余》一卷。
基生兰从亲身的经历中体验到旧时官场是“仕途非坦途、躁进恐颠踬;官高身易危,名盛众所忌”,因而自甘淡薄,不求显达。1937年11月24日青海省政府任命他为西宁县县长,他却坚辞不就,只好收回成命,六天后,即11月29日免了职,因而西宁民间有“基香斋不坐县官——两袖清风”的歇后语。之后,他一直以教书为生,以诗酒自娱。
“石峡清风”的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更由此触发联想,借指检点自己作风的“风”。
朱耀南(1861-1933)字远峰,西宁人。清末贡生,系西宁诗人朱向芳之孙。著有《寻芳书屋诗集》《游记》《杂咏》也有诗道:
总云即叙此西戎,数代长征始奏功。
湟水流春烟雨外,峰巅挂瀑画图中。
洗心泉印空潭月,扑面沙惊石峡风。
往古来今徒感喟,敢将弄斧献诗筒。
颔颈两联将古湟中八景的“湟流春涨”“五峰飞瀑”“龙池夜月”“石峡清风”融入一诗,构思颇为精巧,极具雄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