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四个转变”新理念 推动海东文化事业大发展

2020-07-29张臻卓

群文天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海东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千百年来,河湟文化滋润和维系着居住在黄河上游、湟水河和大通河之间的一代又一代海东各族儿女,生生不息、绵延不断。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更是城市实力的象征与体现。建设“文化海东”,既是丰富170万海东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海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向青海各级党政干部提出了:“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给青海和海东经济社会建设确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17年5月,中共青海省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四个转变”治青理政新理念、新策略。海东文化建设要紧抓机遇、乘势而上,要以“四个转变”为契机、为抓手,推动“四个扎扎实实”在海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海东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海东经济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海东文化建设现状

(一)传统文化越来越远。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河湟文化,是黄河流域“四大文化”之源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东文化的根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的便捷、传播的多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习俗,在城市的保有率不到30%,在乡村的保有率不到60%。

(二)西方文化如影随形。自从对外开放以来,国门洞开,新鲜空气和苍蝇蚊子一起进来,西方宗教文化、“民主思想”、自由主义进入中国,传入高原海东,洋节日、洋婚礼泛滥成灾,传统家庭分崩离析,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被抛到九霄云外。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子女与老人分居现象严重,达到70%以上,耄耋老人得不到子女们的日常照料,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城市受住房套数的限制和带孙子女的实际需要,否则子女与老人分居现象会达到99%以上。

(三)文化场所又小又少。由于历史的原因,文化场所又少又小。虽然近几年,大力建设,但仍然缺口很大。市及六县区,只有互助县文化馆还比较正規,内设一个千人剧场。市级层面上,没有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剧场影院;县(区)层面上没有科技馆、展览馆、体育馆、剧场影院;县(区)文化馆大多处在节假日期间招收几个学生挣点外快的水平;县(区)博物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常年关门落锁,几乎名存实亡;乡村文化广场,与文化无关,只是个广场而已。号称青海“文化大县”的乐都区连一个图书馆都没有,文化馆借房办公。市县(区)大型活动无处举办。露天场所,受天气影响,开展活动难以保证。

(四)文艺协会困难重重。市县(区)文艺家协会,存在“无编制、无经费、无场所”等“三无”困难,开展文艺活动难以得到政府经费支持,难以享受到“政府购买服务”的惠民政策。在海东10个市直文艺家协会和43个六县(区)文艺家协会均无固定的办公场所。偶尔开次会议,也只是临时找个饭馆“聊聊”而已。只有在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文艺展演活动时,才有机会了解情况、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其余时间,大多是散兵游勇式的各自奋战、自娱自乐。文艺创作水平难以提高,文艺营造氛围、引领风尚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五)文化剧团凤毛麟角。由于二十年前文化机构改制的原因,市县(区)目前尚存互助县安纳歌舞团、循化县文工团。公办文化剧团纷纷消失或难以为继,民办剧团难以生存。演出活动,一靠临时拼凑,二靠大妈大叔。

(六)文化活动内容单调。由于缺少专业的文化剧团、缺少专业的文化场馆,文化活动仅局限在老太太们的广场舞蹈、老爷爷们的麻将棋牌,高雅文化难得一见。而广场舞蹈扰民问题纠纷不断、争论不休,麻将棋牌难免成为赌博的工具,成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

二、海东文化建设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省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为全国、全省和海东文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特别是省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青海要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等“四个转变”为治青理政新理念、新策略。这给全省和海东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机遇一:“青海要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意味着要改造、限制甚至减少工业企业,特别是污染企业。对各地的考核不再以GDP为唯一指标,相反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全省和海东各级政府的主要精力从发展经济转向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先进区建设,为无污染、无破坏的生态文化企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机遇二:“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就需要用先进的文化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培育感情、滋润灵魂。这是文化、文化工作者和文化企业的历史责任、政治担当。同时,也是全省和海东民族团结文艺创作和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和广阔舞台。

机遇三:“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为处于“古丝绸南路”“唐蕃古道”咽喉要道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地域的青海和海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要求、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为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指明了努力方向。“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对外文化交流是对外经济交流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海东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对外经济,需要文化先行一步。不仅要积极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省市县文化交流,还要积极同中亚、西亚和东南亚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为对外经济交流搭建桥梁和纽带。近几年,海东市循化县利用“同祖同源”的血缘关系和文化纽带,发展同中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就是最好的例证。

机遇四:“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要实现这个转变,旅游不可缺席。而发展高水平、可持续的旅游业,文化不可或缺。文化工作者和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前途光明、前景美好。民和县的白永录,先试先行,在满坪大庄村建了个民俗博物馆,展示地方民间文化、生产生活、旅游竞技等。主要建筑有博物馆、坛城、四合院建筑群、却康、民俗广场等,规划建设时轮金刚坛城博物馆、房车自驾车营地、综合型酒店、农业生态观光餐厅、生态停车场、古街购物中心、青海风情影视写生基地、养生度假区等项目,着力打造集民俗观光、休闲探险、生态养生、农耕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度假区。

三、海东文化建设建议

(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精神。河湟文化是海东文化的根基,其精髓蕴含在诸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海东有3000多处文化遗址(遗存),5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前提,是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政府应该设立传统文化保护基金,制定传统文化保护制度,配备相应人员,加大柳湾彩陶、瞿昙寺明初建筑、洪水泉清初建筑、街子清真寺和阿河滩清真寺伊斯兰风格建筑、文都大寺和佑宁寺藏传佛教风格建筑、喇家遗址、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大唐卡、回绣、土族堆绣、撒拉刺绣技艺和河湟“花儿”、土族服饰、藏族婚俗以及七里寺、瞿昙寺和丹麻花儿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发放一定数额的保障性经费,保障他们能够正常地生活,安心开展正常的传承活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必须重视传统节日和传统婚俗。节日习俗,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血脉,蕴含着民族精神,包含着价值观念。因此,政府应该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加强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文化自信,开展声势浩大的庆祝活动,抵制西方洋节日,特别是西方宗教节日。出台相关制度,杜绝各级各类学校校内洋节,限制厂家商家为洋节日造勢。平安区取消每年12月24日的“平安节”,设立中秋节期间的“月饼节”,就是一个典型的正确做法。倡导传统婚礼,抵制西洋婚礼;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家、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二)加大文化场馆建设力度。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场地,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因此,政府应该设立文化建设基金,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文化场馆建设力度,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场地保障。

(三)解决文艺协会实际问题。引领时代风尚、传承传统文化,要靠文艺作品、文艺家和文艺家协会。因此,政府应该把市县区文艺家协会活动经费列入政府财政支出预算中,保障文艺家协会正常开展活动;在乐都新建一座展览馆,安排若干房间,解决文艺家协会无办公场所的问题。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解决文艺下乡所产生的基本费用。

(四)加大文化剧团支持力度。文化剧团(队)是传播文化的战斗队、轻骑兵,对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意义巨大。因此,政府应该成立一定数量、一定规模的公办文化剧团(队),支持民办剧团(队)。采取以奖代补或者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演出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重要时间节点、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开展由政府主办、文化单位承办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祥和的节日氛围,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出台对外文化交流政策、设立对外文化交流基金,大力鼓励文化工作者和文化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海东的区位优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开展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多色彩的文化交流,为“经济唱戏”搭建文化舞台,为对外经济交流牵线搭桥。近几年来,海东举办丝路花儿艺术节暨河湟民俗文化节,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尝试。

(六)大力支持文艺创作。设立市县区文艺创作基金,支持文艺创作、展演和出版;设立市县区政府文艺奖励基金,重奖文艺创新创作,发挥奖项的导向作用和鼓励作用,培育文艺人才,打造文化高原、文艺高峰,为民族团结、生态建设凝心聚力。

(七)加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力度。出台文旅融合政策、设立文旅融合基金,大力鼓励文化和文化企业与旅游的高度融合,发展高水平、高回报、可持续的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绿色环保产业。互助县土族故土园就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典范,2017年3月,荣升为5A级景区,形成良性循环,助推互助县文化繁荣、旅游发展、经济腾飞。

(八)拓展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出台文化企业融资政策,设立文化企业融资基金、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扩大政府贴息范围、降低银行贷款门槛、落实政府担保政策、尝试文化产品(文化品牌)质押贷款等,扩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鼓励文化企业扩大生产、转型升级、升级换代。

(九)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海东实际,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善行海东”“海东好人”活动,深入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海东各族群众的精神面貌,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十)紧抓机遇,大力推动。以“四个转变”为契机、为抓手,大力推动“四个扎扎实实”在海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文代会作代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为指导,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打造“河湟文化走廊”,建设“文化海东”,提高海东的文化软实力,推动海东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作者简介:张臻卓,中共海东市委讲师团高级讲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

猜你喜欢

海东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女性多练深蹲好处多
二巯基丙醇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危难时刻显忠诚
再也没有人像你那么爱我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