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的策略

2020-07-28司东晓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8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渗透策略高中语文

摘要:生命是每个人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只有拥有生命才能拥有无数的精彩和可能。作为思想、行为的重要基础,一切活动能力的根源,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当中,人们对于生命的理解和研究从未中断过,古人云“万物各得其所,终其年而不夭伤”;“臣闻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命的重要意义。而在现代教学当中,我们对于生命的认知又有了新的高度和要求,不但要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更要让生命变得有价值,因此生命意识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就有了必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命意识;渗透策略

在现代教学当中,对于生命意识的理解为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于自己生命的认知意识,包含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等。这对于刚刚建立正确思想意识的高中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教育课程,尤其的是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基础,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语文一直是我们教学科目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更加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意识,因此当生命意识和高中语文相遇的时候,我们应该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在高中这个重要时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因此本文就针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生命意识进行分析探讨。

  • 生命意识在高中教学当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们会发现青少年的犯罪率在逐年增高,“救救孩子”的呼声已久,但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却日益严重,甚至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这是我国乃至世界都共同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法律意识的淡薄,更多的是因为生命意识极低,不但没有正视自己生命的意义同时也摧毁了别人生命的价值。

同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16%的学生考虑过自杀,5-24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除自杀成功者之外每年还有大约250的自杀未遂者。而实际自杀人数往往比公布的要高出3-5倍。

这些让人震惊的事例和数字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对于生命意识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们却没有过进行过正确规范的生命意识教育,而是一味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文化学习,当学生没有建立正确的生命意识,也就不会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更不要说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因此在现在教学当中,生命意识教育不但是必要的教育动作,更是教师必须要进行的教育任务。

  •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生命意识”
  • 及时给予正确向上的心理疏导,提高学生抗压能力

由于我国特殊的教学制度,高考成为了决定学生命运的主要因素,因此高中时期是学生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是最大的阶段,尤其是当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学习,还没有良好的适应紧张的学习氛围,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挫败感。特别是以往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旦跟不上学习进程就会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教师经常說“你只管好好学习,其它的不用操心”;“天天就这点学习都学不好”等等这样的话,就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导致孩子觉得没有人理解而逃避问题,最终走向极端。

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教师和家长应时刻注意学生的行为表现,针对行为表现来分析学生的思想状态,特别是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及时耐心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明白死亡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更不能作为伤害威胁他人的手段。只有积极地面对问题、分析提问才能解决问题,当面对挫折不能害怕或者逃避而是要用正确的心态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 多元化教学让学生自主了解生命的意义

语文最大的魅力就是可以通过运用文字的描写来带领我们感知事物的美好,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向往,所以对所学习的知识可以充分地体会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而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表达都有属于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对于生命的理解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看法。

例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程当中,针对这个话题每个学生的梦想都不一样,这也间接地表明了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态度,因此教师在完成基础教学内容之后,可以鼓励学生针对生命和理想进行一次演讲比赛,运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生命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 在课程的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生命虽然代表的是一个个体,但是在社会生活当中确是由无数个生命个体而组成,因此我们不光要重视自己的生命更要懂得珍惜尊其他个体的生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每个人不论年龄大小、文化高低都是一个值得被正视的生命,不应该以外在因素来断定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了解每个生命存在的必要性。

例如在教学《包身工》的课程当中,文章主要描写了包身工工作的苦难,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教师在完成这一教学内容后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性活动(如:照顾孤寡老人、参与植树造林、义务宣传生命的意义等等),让学生通过体验不同的社会生活,了解每个阶层不同的生命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高中生阶段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语文教学当中,可以通过大量的文字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观念和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正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良好的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文萍."生命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下旬),2020,(4):125-126.

[2]吴露露.关于高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生命教育意识[J].速读(下旬),2019,(9):171.

司东晓平顶山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渗透策略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