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管理思想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0-07-28朱风云

高教学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柔性管理教学方法

朱风云

摘  要:柔性管理能够很好地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将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体意志。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仍以自上而下的、知识灌输的刚性管理理念开展教学,带来了教学理念固化、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实践缺失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当以柔性管理思维开展英语教学,从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来组织教学活动,以师生互动、启发诱导、情感激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主体性。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校英语教学;教学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4-0123-04

Abstract: Flexible management can stimulate people's subjectivity and creativity and transform organizational goals into individual will. In Englis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many teachers still carry out their teaching with the rigid management concept of top-down and knowledge infusion which brings about problems such as the solidification of teaching concept, the rigidity of teaching mode and the lack of teaching practice. Therefore, university teachers should carry out English teaching with flexible management thinking, organize teaching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needs and stimulat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subjectivity by means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spiration and induction, emotional motivation, etc.

Keywords: flexible managem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application

在價值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载体及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宽广;学生的思维及视野更加开放,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等更加独立;英语教学环境更加民主、包容、平等。在这种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知识灌输式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英语教学需要,并成为制约学生课堂参与、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柔化刚的管理理念,也是与民主化、多元化相适应的人本主义管理思维,被广泛用于思政教育、学生管理等活动中。因此应当以柔性管理思维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破除高校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缺失、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一、柔性管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柔性管理的理论溯源及主要特征

柔性管理理念最早是由丰田汽车公司提出的,也是一种以企业员工为中心的、以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人格化管理的企业管理理念,此后柔性管理被广泛用于商业、教育、医疗等社会领域。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是现代管理活动中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两者的相互冲突、碰撞和融合推动了现代管理的创新发展。刚性管理是以制度、绩效等为中心,以奖惩机制、强制约束等为手段的科学主义管理理念。刚性管理理论认为,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应当以标准化、科学化的制度规范、物质奖惩等对待管理对象,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管理目标。柔性管理理念以人性本善为哲学基础,它更加重视管理对象的尊严、理想、信念、感受等,主张以说服诱导、价值引导等方式开展管理活动,将组织意志转化为个体的思想信念和行为自觉。从内在本质上看,柔性管理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许多契合之处,比如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儒家的过犹不及、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等思想,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中心、顺应人的需要的柔性管理理念。司马迁也提出,圣人不朽,时变是守;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也就是说,应当因时因地因势而灵活变化,以刚柔并济的方法处理问题。此外,道家思想还认为,以道驭术、刚柔相济、顺势而为等,将原则、规范、目标等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性的方法、策略和行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管理目标,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从表现形式上看,柔性管理理念具有人本性、情感性、灵活性等特征,也就是说,应当将管理对象视为有尊严、有目的、有意志的“现实的个人”,充分尊重管理对象的心理感受、价值尊严、情感体验等为管理内容,以心理辅导、情感激励、精神鼓励、文化熏陶等柔性化的方式实现组织管理目标。[1]

(二)柔性管理对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价值

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以教师为中心的、以刚性管理为理念的英语教学模式将教师和学生、教学与学习、传授与接受等对立起来,将英语教学变成了一种单向度的、“独白式”的知识灌输,使高校英语课堂变得毫无生机活力,直接影响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从柔性管理视角看,高校英语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重要方式、以学生的知识体系建构为重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等,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多元化、民主化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人格意识等不断增强,如果教师仍以知识灌输、强制管理、学分考核等方式开展英语教学,往往难以收到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比如在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的条件下,学生可以通过英语教学网站、慕课、微课等方式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这无疑弱化了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如果教师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展英语教学,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心理距离和情绪排斥。因此应当将柔性管理思维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柔性化的教学方法开展英语教学,将英语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主体意识等,实现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2]

二、柔性管理理念下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英语教学理念功利化

在功利主义理念影响下,许多英语教师都将学生看作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将期末考试成绩、四六级考试分数等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反而忽视了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英语知识技能的对象,并未将学生视为自觉学习英语知识技能的主体;多以英语语法讲解、英语写作训练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很少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英语学习需要等,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最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英语学习困难、英语考试成绩不佳时,许多教师都以简单批评、扣除学分等方式管理学生,很少考虑学生的人格尊严、情感体验、学习需要等,也很少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发展,这些直接影响了高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见,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着功利化、以教师为中心的不良教育倾向,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意志、目的等主体性因素,弱化了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性、人文性和有效性。

(二)高校英语教学方式僵化

英语教学活动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的教育过程,英语教学效果不仅与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敬业精神等密切相关,还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动机、主体意识等联系密切。只有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意识等,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英语教学目标。但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都以传授语言知识为教学目标,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为主要方法,采用分析英语语法、灌输英语知识、开展阅读训练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从而形成了一种输入式的英语学习文化。在这种学习文化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分工泾渭分明,教师是知识传授者、教学管理者等,而学生则是知识接受者、被管理对象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了大量的英语知识和英语单词,却不会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話和交流。比如许多大学生已经考过了专四、专八、英语四六级,但是却不会高效地进行英语对话和日常交流。显然,僵化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带来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缺失问题。

(三)高校英语实践教学缺失

从柔性管理理念看,每位学生都是感性与理性、目的与意志的统一体,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情感、需要、追求等,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等,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现代心理学也认为,情感是诱发人的行动的直接动力,经验是人的行动的依赖路径,只有当人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行为实践中形成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后,才能使人们获得新经验和新知识。然而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更重视英语课堂教学、英语语法教学、英语阅读训练等,反而忽视了英语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比如教师多拘泥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能以情境对话、角色表演、英语节目制作、英语演讲活动等方式开展英语教学,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此外,许多高校的英语课外活动较少,课外活动形式单调,除了演讲比赛、英语沙龙、英语角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英语课外活动方式,同时英语教师也很少参与和指导学生的英语课外活动,这些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3]

三、以柔性管理理念推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英语教学理念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多将教师、教学、成绩等作为教学重心,多以英语知识灌输、英语解题训练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需要、学习效果等,直接影响了高校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因而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柔性管理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参与为主要方式的英语教学体系。首先,将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目标。从柔性管理思维看,学生是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主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质量。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学习习惯等,顺应学生的英语知识习得规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此外,将柔性管理思维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树立以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4]比如教师应当摒弃片面重视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应试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将英语自学能力、英语表达能力等作为英语教学重心。再如在学生学习评价中,教师不仅应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还应当兼顾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主观性因素。最后,应当树立分层化、个性化的英语教学理念,从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出发开展针对性英语教学。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高校英语教学中班级规模较大、学生学习基础差别大等问题,应当摒弃传统的、模式化的英语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开展分层教学;可以按照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将学生分层三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建构互动式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

高校英语教学效果固然与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英语教学经验等密切相关,但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能力等。因为学生是有目的、有爱好、有情感、有需要的“活生生的人”,其英语学习状况更多取决于个人的动机、需要、能力等内在因素。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师生互动为重要方式的柔性管理思维,从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推动教学创新,建立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英语教学模式。首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当少用英语知识灌输、重复训练等教学方法,多用启发式、诱导式、情境营造式等教学方法,以灵活多样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英语教学参与。比如,在口译课上,在上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时,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奥巴马的家庭背景、施政思想等进行十五分钟的英文课堂辩论形式的呈现,学生上课的热情马上就大有提高。再比如,在“Lighten Your Load and Save Your Life”(新视野大学英语)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期间多准备一些减轻压力、情绪放松的资料,在网上寻找一些减压的英文短片或视频,以这些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讨论如何释放压力、自己有何体会等,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英语课文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其次,应当采用个性化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有效性。当前许多高校过于依赖英语期末考试这一终结性评价,并将教学评价作为学生学习管理的重要方式,反而忽视了教学评价的反馈性、激励性、指导性等。因此应当建立学生、教师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不同评价主体的英语教学评价功能;应当推动英语教学评价内容多元化,将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英语课堂表现、英语自学能力等都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此外,建立师生平等、交流对话的教学沟通机制,促进学生对英语课堂的有效参与。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有效参与英语教学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建立以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等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英语学习小组,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开展英语学习。再如在网络社交广泛普及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微信、MSN、QQ等社交平台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平台上开展英语交流、交流英语学习心得、用英语发表观点等,打造网络化的英语学习共同体。最后,教师可以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英语教学,在上课前先制作教学微视频,并在微信公众号、QQ群等中传播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等,让学生在课下完成英语知识学习;在课堂上进行疑难解答、交流互动、英语知识运用等,充分地开展课堂教学互动,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5]

(三)开展多样化的高校英语教学实践

以柔性管理思维指导高校英语教学实践,通过形式多样的英语实践教学、英语课外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消解刚性管理理念所带来的英语教学问题。首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英语理论教学、英语实践教学两大模块,在不同的教学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英语实践教学中应当将听说读写等英语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以英语情境对话、英语主题演讲、英语公文写作、英文报刊阅读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要等,将英语实践教学分为商务英语、学术英语、英语翻译等几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我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模块。此外,应当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比如可以通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等竞赛类活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设立第二英语课堂,通过英语沙龙、自制英语短剧、英语征文活动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到外贸企业、英语翻译机构、国际旅行社等机构进行英语实习学习,在真实的英语应用场景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6]

柔性管理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需要的管理理念,它能够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化解高校英语教学的现实困境。因此应当用柔性管理理念指导高校英语教学理念、模式、评价等改革,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师生互动为重要方式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推動高校英语教学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稻香.柔性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78-83.

[2]韩瑞亮.浅析“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方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2(03):217.

[3]蔡基刚.中国高校英语教育40年反思:失败与教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1-7.

[4]张辉莹,刘芳婧.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分层教学改革探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21-124.

[5]宁顺青.英语教学与自主学习良性循环[J].中国外语(中英文版),2012(04):77-81.

[6]陆新生.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趋向研究[J].英语广场,2016(12):149-151.

猜你喜欢

高校英语教学柔性管理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高校英语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国梦”意识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