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事实思维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2020-07-28沈俊

高教学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沈俊

摘  要: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的现状与现行创业教育以成功为导向,忽视创业失败教育直接相关。反事实思维可以提升认知个体对于已有失败知识和经验的分析和利用的能力,有助于创业教育者理性审视大学生高创业失败率的现实。将反事实思维渗透于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建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重构等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会增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失败;反事实思维;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4-0042-04

Abstract: The high rate of 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 failur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ccess-orient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neglect of entrepreneur failure education.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individuals cognitive to analyze and use the existing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of failure, and help entrepreneurship educators  examining the reality of high rate of 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It penetrates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into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repreneurial values of undergraduate, the formul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 of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he re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other talents training processes, and to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s.

Keywords: 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 entrepreneurial failure;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一、问题的提出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战略下,相关部委连续出台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体系的制度和办法。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燎原计划。在此背景下,大学生越来越成为创业生力军,部分大学生通过创业由就业岗位的需求者变为创造者。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报告显示,有近90%的在校大学生有创业的意向,20%有强烈的创业意向。但该报告同时显示:在校大学生实际创业成功率只占总体的2%-3%。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也表明:与大学生创业激情和创业意愿相比,毕业三年后(即2015届毕业生)仅有6.2%的大学生在自主创业,创业存活率下降。这些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对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典型成果如赵文红(2014)、關鑫(2017)、徐悦(2018)[1]等。也有学者对创业教育与创业失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何应林、陈丹(2013)得出创业教育质量不高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2],张敏也得出(2018)创业教育不可忽视失败教育的结论。因此,研究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通过重塑创业教育理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能够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学习,进而避免创业失败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现有研究表明,创业者失败后更容易产生消极和懈怠等行为,而反事实思维能够使失败者反思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减少未来创业失败。也可以通过反事实思维剖析其他人失败的案例,直接避免失败。Byrne 认为如果没有反事实思维,人们只能思考现实的问题,不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不会拥有理想和希望,不会产生焦虑和担忧感,也不会体验内疚和后悔等情绪(Byrne & Tasso, 1999)[3]。而这些情绪来自于以成功为导向的创业价值观。所以,大学创业教育中,首先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因为创业价值观指导和调节着人们的创业目标和创业行为(张进辅,2006)[4]。在明确的创业目标下,创业大学生就会悉知创业失败属于正常现象,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则会以积极的失败学习心态来进行创业,反而会减少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概率。Sarasvath(2001)发现创业者的创业价值观在逐渐形成过程中,更多依靠的是基于自身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判断[5]。而反事实思维可以提升认知个体对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分析和利用。所以,创业失败教育为研究反事实思维能够提供一个契合的研究情景。将反事实思维应用于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的研究,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个体基于反思和总结建立完善自己的创业价值观,也有利于创业教育者制定基于反事实思维的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修订培养课程体系,增加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二、考虑失败因素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再认识

由于多数社会人都是风险厌恶者,“失败”在现代汉语词典里被解释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亦指被对方打败,输给对方。”学术界对失败概念的界定可归为三类:一是结果观,认为创业企业关闭即为失败;二是原因观,认为因各种原因导致企业无法继续运营;三是期望观,认为失败是偏离预期或期望的结果[6]。先前的创业教育研究者们更多关注创业成功,忽略了对创业失败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大学生创业失败案例的增加和创业失败率的居高不下,部分研究者已经发现研究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是具有价值的。而且大学生们也认为在校进行创业失败教育是必要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失败经常预示着基本的变革以及伴随着机遇。不应仅仅把失败视为负担、障碍和包袱,更应以战略的眼光把失败视为人生成长的精神财富和动力之源。尽管目前“创业失败教育”的研究成果寥寥可数,其中多数文献仅仅关注创业失败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方面的研究,专门从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角度研究创业失败教育的文献较少,更没有基于反事实思维对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体系进行全面升级和优化的成果。然而,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考虑大学生高失败创业率的现实,而反事实思维不仅可以达到事前预防失败和事中阻止失败的效果,同时起到失败学习和失败修复的作用。所以基于反事实思维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失败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业者个体识别未来行动的新图式[7]。

从研究归属范畴来看,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是创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大学生创业高失败率的背景下,将“失败”因子根植于创业教育体系中。施教者首先考虑如何使大学生创业者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然后考虑如何构建基于失败的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使大学生创业者达到建立健康创业价值观、拥有学习预防失败、应对失败等创业知识,提高其失败学习和失败修复的能力的培养目标。基于此,创业失败教育是通过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创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增强大学生理性创业的风险意识,培养大学生面对失败的抗挫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使大学生在自主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正视失败、应对失败、总结失败”的创业教育模式。

三、反事实思维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反事实思维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心理学家们认为它能够使失败者反思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减少未来失败(Roese,1994)。自卡尼曼和特斯凯于1982年将其提出后,其概念内涵不断被演化。在国内曾被译为“假设思维”、“虚拟思维”,陈俊等(2007)认为将其译为“反事实思维”更忠实其原文含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逐渐将反事实思维应用于创业认知的研究,Baron 在 1998 年就开始从反事实思维角度探索创业者与非创业者认知差异[8],之后的学者们如Sarasvath(2001)、Cope(2001)、何轩等(2013)、张浩等(2018)[9]都从反事实思维视角研究创业认知以及创业机会的识别。基于此,将反事实思维用于大学创业教育中,进而降低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成为创业教育研究领域具有研究意义的课题之一。具体来说,反事实思维应用于创业失败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创业价值观、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等方面。

(一)反事实思维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创业价值观是创业者作为认知个体通过观察、学习、反思等方式形成的对待创业的观念和意愿,指引着创业者实施创业行动的方向。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反事实思维通过影响个体认知,然后影响个体行为(厉娜,2017)。大学生创业者必须拥有科学的创业价值观,才能清楚地意识到创业成功是无数次失败后才可以抵达的彼岸。创业失败教育中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创业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失败、面对失败,在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下不盲动,是降低創业失败率的基础。因为反事实思维对于既成事实和过去经历在心理上的重新建构,对于帮助人们发现导致事情成败的关键要素、总结经验教训,并且调整情绪、准备新的决策和行为,对于可能的后果进行心理模拟和预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袁毓林、张驰,2016)[10],正确创业价值观建立的前提是善于应用反事实思维进行思考,不断从别人和自己的失败中寻找原因、总结经验,不断进行高阶自我反思,逐渐形成正确认识失败的创业价值观。

(二)反事实思维更能提升大学生识别创业机会的能力

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创业意愿和创业意识,参加过创业课程、创业竞赛或具有创业经历的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动机均高于没有相关经历的学生(向辉等,2014;王心焕,2016)。但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其没有识别和定位可持续商业化的创业机会,何应林(2013)将这类大学生创业失败者称为“步骤不全型”失败者。因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第一步必须是对创业机会进行识别和开发,如果第一步就发生方向性错误,其成功的可能性则大大减少。事实上反事实思维对于创业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模拟,它能够磨炼创业者的认知能力,促进机会识别的进行[11],所以,将反事实思维思想应用于创业机会识别教育中,对提升大学生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反事实思维有助于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优化

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质量创业人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反事实思维通过预测、推理、进行因果归因,帮助人们明确目的及改善行为(樊斌、卢宁、王丹,2019)[12]。所以,反事实思维除了可以很好解释失败的大学生创业者学习行为和情绪变动的深层次根源,也可以用于定位大学生创业教育具体培养目标和设计减少创业失败的课程体系。基于反事实思维的经验学习和挫折教育的效果,创业人才的目标定位中不能单单考虑成功创业者应该具备的一些特质,如怀有强烈创业梦想、具备企业家精神、熟练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市场洞察力和团队精神,更应该考虑高创业失败率下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失败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抗压能力等反事实思维可以提高的诸多能力。同时,在基于反事实思维的创业失败教育目标下,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仅仅囿于一般创业者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同时应该基于反事实思维重新优化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把能够培养失败学习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抗压能力等的知识体系纳入其中。

四、研究启示与展望

(一)研究贡献和启示

本研究以大学生高创业失败率为研究背景,基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失败存在的直接关系,对大学生创业失败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得出创业失败教育为反事实思维提供了恰当研究应用场景。从创业价值观建立、创业机会识别、创业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分析反事实思维对于创业失败教育的价值。论文丰富了创业失败教育的研究视角,明确提出降低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需先从改变其创业价值观入手,同时重新定位现行创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期待得出的研究启示为高校优化创业教育制度提供理论借鉴。

1. 帮助大学生创业者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创业价值观就是创业者对创业活动及其成功与否判断标准的看法和态度,这是大学创业教育得以为继、能够正确落实国家战略的基础。传统教育中,“成者为王”成为主流创业思想,往往会使大学生曲解创业教育的理念,认为创业一定要成功,因此大学生创业者具有创业热情高、创新度低;理论知识多、实践能力差;急于成功、不能容忍失败等特点。诚然,追求创业成功无可厚非,但是也绝不能忽视创业失败也是人生的一大财富,特别是从反事实思维角度进行失败学习更能提高未来的成功几率。国家创导大学进行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每位大学生都要去创业,其目的之一是希望有创业意愿、具有创业能力和精神的大学生可以尝试创业。即使是想创业、有条件去创业的大学生,也并非一定能够成功。

所以,大学开展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几门创业基础课程,更应基于反事实思维在学生创业价值观培养,特别是创业理念、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等方面下功夫。教会学生要有健康的创业心态,让大学生创业者意识到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也让学生充分调动失败学习的主观积极性,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学生创业者在体验创业、感受创业带来的快乐时,更好地实现其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2. 培养从反思失败中获益的认知思维和机会识别能力

反事实思维下,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的认知思维活动除针对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外,还要针对本可能发生但实际上未发生的事件。而对这些未发生事件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学生创业者从自身或他人的经历,特别深刻地分析失败的原因,并从失败经历中学习并提高认知。导致创业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分类结果(何应林,2013;徐悦,2015;史卫锋,2018),反事实思维下创业失败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通过鼓励创业者事后反思失败的原因来促进失败学习(Ucbasaran et al.,2011),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反事实思维否定之前发生的事实,从而提升其创业认知思维从失败学习中获益。

另外,机会识别能力是创业者核心要素(Ardichvilia,Cardozob & Ray,2003),创业者对先前的创业经历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能力。而且,特质性调节焦点在创业者反事实思维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有调节作用(张浩等,2018)。个体的机会识别能力主要受其创业意识、认知水平、专业知识素养、创业心理品质和创造力等因素的影响。反事实思维是分析创业者认知图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创业者通过反事实思维心理模拟方法使得自身的机会识别能力获得提升。

3. 优化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双创环境下大学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或创业储备人才,而没有专门关注应对失败的能力。但是因为反事实思维能够通过事后判断和心理模拟调整后续行为以改变现状(郝喜玲等,2018)[13],利用反事实思维带来的正面效果和积极情绪来调整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大学生创业者不仅具备一般专业人才的能力,更能具备面对失败、容忍失败、反思失败的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创业教育创业理论课程是以成功为导向,创业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也多是成功的案例。在基于反事实思维的创业教育目标下,现有“重理论轻实践,重成功轻失败”创业教育体系必须进行实质性修改和优化,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提升大学生创业失败学习的能力。因為创业失败学习具有清醒剂、指南针、兴奋剂、防火墙四大价值,是设计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徐永波,2016)[14]。反事实思维通过对过去事件的解构分析,为未来做好意义建构,促进经验学习。从这个角度上,如果把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的话,反事实思维为考虑失败因子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供的思路是: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增设失败学、预警学等课程,在专业特色课程中增设逆商学、误区学、危机与应急管理学等课程。另外,由于创业失败不仅具有多发性和常见性,而且实践性和感知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必须同时考虑增设实践或实训环节,以增强学生对创业失败的感性认识。

(二)研究展望

本研究将反事实思维应用于创业教育的思考中,研究方法主要使用理论逻辑推演和实践经验。由于篇幅所限,文章着力将反事实思维的视角应用于创业失败教育的研究,分析没有使用量化数据和具体案例,得出的启示有待于创业教育实践的验证、纠偏和细化其操作性。同时,研究启示中得出的反事实思维视角下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等内容在未来可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徐悦,段锦云,王国轩.大学生创业失败归因分析:基于案例的扎根研究[J].珞珈管理评论,2018(4):1-17.

[2]何应林,王丹.大学生创业失败类型和原因[J].当代教育科学,2013(5):52-54.

[3]Byrne, R. M., & Tasso, A.. Deductive Reasoning with Factual, Possible, and 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DB/OL]. Memory &Cognition, 1999,27:726-740.

[4]张进辅,等.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构想与分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85

[5]Sarasvath S D.Effectual reasoning in expert entrepreneurial decisions:Existence and bounds[J]. Academy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2001(1):1-6.

[6]赵文红,孙万青,王文琼,等.创业失败学习研究综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26(5):95-105.

[7]叶丹容,谢雅萍.失败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J].江苏科技信息,2016,6(16):39-41.

[8]Baron, R. A. Cognitive Mechanisms in Entrepreneurship: Why and When Enterpreneurs Think Differently than Other Peopl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8,13(4):275-294.

[9]张浩,孙新波,张雨,等.揭开创业机会识别的“红盖头”[J].科学学研究,2018,2:296-303.

[10]袁毓林,张驰.中国大学生反事实思维及其表达的乐观主义倾向[J].汉语学报,2016(4):27-31.

[11]Gaglio C M.The role of mental simulations and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in the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process[J]. Entrepreneurship:Theory and Practice,2004,28(6):533-552.

[12]樊斌,卢宁,王丹.反事实思维相关研究进展[J].心理学进展,2019,9(5):946-954.

[13]郝喜玲,张玉利,刘依冉,等.庆幸还是后悔:失败后的反事实思维与创业学习关系研究[J].南开评论,2018(2):75-87.

[14]徐永波.基于创业失败学习视角下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1-13.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