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形式阴阳调理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观察※

2020-07-28周仲瑜毛慧芳王洁钰

河北中医 2020年4期
关键词:温灸阻型肥胖症

张 婷 周仲瑜 毛慧芳 王洁钰

(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湖北 武汉 430061)

单纯性肥胖症是指进食热量多于人体消耗量,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超过标准体质量(BW)的20%,而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疾病[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其中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临床上较为多见[3-4]。目前,对于不同形式灸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比较的报道较少。2017-07—2019-06,我们在常规针刺及饮食运动干预基础上采用隔药饼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32例,并与温和灸、温灸器灸治疗各3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96例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隔药饼灸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20~45岁,平均(33.1±5.4)岁;病程1~12年,平均(3.4±3.6)年。温和灸组32例,男10例,女22例;年龄22~45岁,平均(34.7±4.1)岁;病程1~12年,平均(3.8±3.4)年。温灸器灸组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24~44岁,平均(33.3±4.9)岁;病程1~11年,平均(3.6±3.7)年。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临床营养学》[5],①实测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20%以上,标准体质量(kg)=[身高(cm)-100]×0.9;②体质量指数(BMI)≥26,BMI=体质量(kg)/身高2(m2);③体脂肪率(F%)>30%。符合以上3项中的2项或以上者,排除继发性肥胖,可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6]辨证为脾虚湿阻型:形体肥胖,易疲劳,自觉肢体困重乏力,腹满,纳差,尿少,便溏,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

1.2.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②年龄18~45岁;③患者依从性好,能坚持本研究,并能配合进行各项指标检测;④近3个月内未使用任何减肥方法;⑤患者知情同意,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4 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岁或>45岁者;②因皮质醇增多症、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导致的继发性肥胖患者;③本试验治疗前3个月内曾接受过减肥治疗的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⑤治疗期间不能配合及坚持治疗的患者;⑥合并严重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异常,病情不稳定者;⑦皮肤溃疡破损或其他易引起感染疾病患者。

1.3 治疗方法 3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包括饮食、运动宣教及常规针刺治疗。饮食、运动宣教:建议患者以126 kJ/kg作为每日最大热量摄入参考值,按30%、45%、25%为早、中、晚餐摄入热量分配比例。在三餐食物选择上,早餐可选谷物类和低脂奶制品,中餐优先选择高纤维蔬菜及优质蛋白肉类,晚餐则以蔬菜瓜果为主,且晚餐时间应尽量安排在19:00之前,三餐禁食“熏、煎、烤、炸”食物。嘱患者每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球类运动、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需持续40~60 min[7]。针刺取穴:中脘及双侧天枢、滑肉门、大横、带脉、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患者仰卧位,选用环球牌0.35 mm×7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穴位常规消毒,中脘、天枢、滑肉门、大横、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均直刺进针,针刺深度30~50 mm,带脉穴15°平刺,针刺深度30~35 mm,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以患者出现痠胀感为度。留针30 min,每日1次。

1.3.1 隔药饼灸组 药饼药物组成:熟附子2 000 g,吴茱萸2 000 g,干姜2 000 g,丁香1 000 g,肉桂1 000 g,分别研细末,过200目筛装瓶备用。取熟附子粉7 g、吴茱萸粉7 g、干姜粉6 g、丁香粉3 g、肉桂粉3 g、面粉14 g,加黄酒20 g调和揉捏成团,压制成外径7 cm、内径5 cm、外缘高1.5 cm、内缘高1 cm的药饼。将药饼中心点视作一钟表表盘的中心,分别在12:00、3:00、6:00、9:00 4个点距离圆心1.0 cm处用一次性医用棉签棒戳4个孔以便热力渗透。将清艾条剥开取艾绒3 g,捏成直径约3 cm、高约3 cm的三角锥形状的艾炷,要求紧实不散且外观光滑。针刺治疗时取药饼2个,分别放置于关元、神阙穴处,将艾炷放于药饼正中,用点火棒点燃艾炷顶端,连续施灸3壮,施灸完毕后移去药饼。待针刺结束后,嘱患者俯卧位,取药饼4个分别放置于双侧脾俞、肾俞穴,按上法施隔药饼灸。在施隔药饼灸时,若患者不能耐受温度时可拿起药饼片刻,将该药饼与另外穴位上的药饼进行交换施灸。

1.3.2 温和灸组 针刺治疗时,将清艾条(湖北李时珍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一端点燃后插于我科自制的插签上,放置于关元、神阙行温和灸。艾条放置高度距离皮肤约4 cm,灸治过程中可根据患者感受调整艾条高度,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而无烧灼疼痛为最佳距离,每隔10 min将燃尽的艾灰抖落到弯盘中。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避免患者烫伤。待针刺结束后,嘱患者俯卧位,于双侧脾俞、肾俞穴按上法施温和灸30 min。

1.3.3 温灸器灸组 针刺治疗时,将清艾条点燃后插入单孔艾箱中,分别放置于关元、神阙穴,艾条插入深度以患者感觉温热而无烧灼疼痛为度。待针刺结束后,嘱患者俯卧位,于双侧脾俞、肾俞穴按上法施温灸器灸30 min。

1.3.4 疗程及其他注意事项 以上治疗均每周3次,共治疗8周。施灸时应多次巡视,防止艾绒掉落烧伤皮肤或衣物。局部出现水疱的处理方法:若水疱直径≤1 cm,一般不处理,可任其自然吸收;水疱直径>1 cm时,可用5 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从水疱底部抽出液体,随后涂抹适量莫匹罗星软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64),必要时可以无菌纱布覆盖,嘱患者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搔抓而致感染。

1.4 观察指标

1.4.1 腰围(WC)、BW、BMI、F% WC测量方法:患者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取一根无弹性且最小刻度为1 mm的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髂嵴上缘与第12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沿水平方向绕腹1周,软尺置于皮肤上但不压迫皮肤,于患者正常呼气末时测量其腰围的长度。BW、BMI、F%采用HBF-371欧姆龙体脂测量仪[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测量。

1.4.2 中医证候评分 采用我科自拟脾虚湿阻中医证候量表,主要包括:疲乏、水肿、肢体困重、脘腹满闷、大便稀溏5个项目,根据症状由轻到重分别记为0、2、4、6分。

1.4.3 安全性评价 包括基本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脉搏、呼吸,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进行测量记录并对症处理。

1.5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BW下降百分率>80%,BMI接近26,女性F%接近30,男性F%接近26;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基本消失,BW下降百分率30%~70%,BMI下降≥4,F%下降≥5;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BW下降百分率25%~30%,BMI下降2~4,F%下降3~5;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BW下降百分率<25%,BMI下降<2,F%下降<3[5]。BW下降百分率=(治疗前BW-治疗后BW)/(治疗后BW-标准BW)×100%。

2 结 果

2.1 病例完成情况 治疗期间温和灸组及隔药饼灸组因施灸后隔日出现水疱各脱失1例,按照灸法意外处理方法均已妥善处理,最终温和灸、温灸器灸、隔药饼灸组完成人数分别为31、32、31例。经认真宣教和谨慎操作,本研究中未出现重大不良事件。

2.2 3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3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见,隔药饼灸组愈显率高于温和灸组和温灸器灸组(P<0.05)。温和灸组与温灸器灸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3组治疗前后WC、BW、BMI、F%比较 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WC、BW、BMI、F%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后3组WC、BW、BMI、F%值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隔药饼灸组WC、BW、BMI、F%值均低于温和灸组和温灸器灸组(P<0.05)。温和灸组与温灸器灸组治疗后WC、BW、BMI、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由表3可见,隔药饼灸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温和灸组和温灸器灸组治疗后水肿、脘腹满闷、大便稀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隔药饼灸组疲乏、水肿、肢体困重、大便稀溏评分均低于温和灸组和温灸器灸组(P<0.05)。温和灸组与温灸器灸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单纯性肥胖症一般不伴有明显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其发病常与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情志不舒、安逸少动、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肥胖症可增加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胆囊疾病、骨关节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病风险,现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卫生问题之一[8]。有报道显示,全球约有22亿人超重,而肥胖人群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10%[9]。另有健康调查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10]。单纯性肥胖症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寻求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手段干预肥胖成为当前医学领域研究热点。目前,单纯性肥胖症治疗手段包括传统减肥方法,如控制饮食、运动锻炼、健康宣教及口服西药等,以控制BW为目的,但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反弹,且口服西药可能会产生一定副作用。近些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单纯性肥胖症属中医学“脂人”“膏人”“肉人”范畴。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不节则损伤脾胃,运化不及,故水湿不布,湿浊内生,加之平素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伤肉则脾虚,伤气则气虚,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而致肥胖[11-12]。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取穴多选取脾经、胃经腧穴,可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补虚泻实。天枢为大肠经之募穴,中脘为胃经之募穴,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三穴相配可健脾和胃,通利肠腑,降浊消脂;大横为局部取穴,可健脾助运;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可健脾祛湿;丰隆乃足阳明胃经络穴,可健脾利湿,化痰消脂,为治痰要穴;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配伍足三里、丰隆为表里经配穴法,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滑肉门与阴陵泉、丰隆合用降浊消脂,利湿化痰;带脉约束十二经脉,具有减小腰围的作用。《景岳全书》言“肥人者柔胜于刚,阴胜于阳也,且肉以血成,总属阴类”,《医门棒喝》则曰“如体丰色白,皮嫩肌松,脉大而散……此阴盛阳虚之质”,可见脾虚湿阻是导致单纯性肥胖症的病机,阴阳失调是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的病理演变。针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病机特点,以健脾化湿、调和阴阳为治则,运用阴阳调理灸特色灸法进行治疗。阴阳调理灸法是我科周仲瑜主任基于20余年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经验总结而成,体现了“治病求本”“调和阴阳”的治病理念。周仲瑜主任认为,单纯性肥胖症本质是机体正虚邪犯或阴阳失和的一种病理状态,而灸法有温经通络、祛逐寒湿、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之功,故可以施治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食欲不振,喜静恶动,畏寒怕冷,动则头晕气短,面唇少华,便溏等,属阴病。《内经》中便有“从阳引阴”之说,周仲瑜主任主张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是将阴分的邪气从阳分引出,同时扶阳以助阴生,最终达到阴阳调和。阴阳调理灸不同于普通灸法之处在于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指导临床辨证施灸,艾灸形式安全多样,标本兼治,以阴阳调和为目标实施个性化治疗。具体实施方法包括隔药饼灸、温和灸、温灸器灸等。温和灸及温灸器灸是临床常用灸法,可温通气血,扶正祛邪,防治疾病,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起到健脾化湿、标本同治的作用。

隔药饼灸从三方面体现了“从阳引阴”理论。第一,艾叶性温,味辛、苦,入肝、脾、肾经,艾灸通过其能温通气血、温阳行气的特点将阴分的水湿邪气从阳分引出,同时扶元阳可助阴长,故壮人阳气,益人真阴,调节人体阴阳[13]。现代研究亦证实,灸法具有减轻BW、调节血脂、降低血糖、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加快机体代谢的作用[14-18]。第二,根据“湿为阴邪,非温不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论,药饼灸选择的外治中药均为有较好透皮吸收作用的温补之品[19]。其中肉桂有补火助阳、温通经脉之功;吴茱萸味辛,性热,可助阳散寒;熟附子擅补火助阳;丁香温中,暖肾,助阳;干姜燥湿消痰,温通散寒。将艾绒置于药饼之上,既能借其辛香走窜特性促进温补药物经皮吸收,又能加强艾灸调气血、通经络的温通效应及补阳益气、阳生阴长的温补效应[20]。通过运用温性药物配合艾灸之力,两者互相促进温阳利水以达到“从阳引阴”的目的。第三,足太阳膀胱经为六经之长,循于阳位,为一身之巨阳,脾俞、肾俞为脏腑之气直接输注之处,可补肾纳气,健脾利湿,固本培元,故灸脾俞、肾俞可起到温补阳气、扶正祛邪作用,有助于阴分之水湿邪气的祛除。同时配合灸腹部神阙、关元可温补阴精,“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共同起到扶正固本、温阳利水、调和阴阳的作用[21]。运用隔药饼灸行阴阳调理灸法是将艾灸、中药、腧穴三体合一,能有效调理脾虚湿阻患者阳虚阴盛的体质,达到治病求本、调和阴阳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隔药饼灸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温和灸及温灸器灸(P<0.05)。3组不同形式的阴阳调理灸法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WC、BW、BMI、F%及中医证候评分(P<0.05),而隔药饼灸组在降低WC、BW、BMI、F%方面优于温灸器灸组和温和灸组(P<0.05),且对中医证候中疲乏、水肿、肢体困重、大便稀溏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表明在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治疗中,予以隔药饼灸配合基础治疗方案,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拟对实施隔药饼灸的时间及艾炷壮数多少进行临床研究,以观察灸时、灸量对单纯性肥胖症的影响,从而量化隔药饼灸的操作。

猜你喜欢

温灸阻型肥胖症
隔姜灸治疗冻疮效果好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对内分泌失调型肥胖症患者体重的影响
马氏温灸传承基地落户朝阳传统中医将更多回归
温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效果观察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温灸加推拿法治疗腰椎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运动减肥
探析温经祛瘀汤用于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治疗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