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自我管理双向干预的生存质量研究▲
2020-07-28吴莲英满平仪李桂荣曾乃仁
吴莲英 满平仪 赵 昕 李桂荣 曾乃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广西南宁市 530021)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眼科常见病[1],以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合并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为特征的一种复杂的常见疾病,是我国乃至全球主要不可逆性致盲的眼病之一。随着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化,心理因素在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上的作用日益被重视,并在青光眼的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2]。本研究观察自我管理双向干预对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并符合青光眼手术条件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年龄18周岁以上,且排除较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将入选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眼压、文化程度、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 30, 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发放青光眼疾病的健康教育手册,并进行疾病知识的口头宣教、出院指导等。
1.2.2 观察组 采用多途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结合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充分利用各类新型信息技术,采取微信、微博、多媒体授课、健康手册、网络媒体及电话咨询等方式,形成面向各个不同年龄层患者的健康教育新模式,利用各类新形式增加患者对护理管理的依从性。组建青光眼之家,形成青光眼患者自我管理双向干预,定期组织青光眼患者交流会和青光眼沙龙,拓展传统单一的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模式,使患者之间也有很好的交流,形成一个互帮、互助、互学、互促的“家”,以加深对青光眼的认识,并可使患者主动向周围人群宣传青光眼防治知识。
1.3 评价指标 生存质量:采用EORTC QLQ-C30对患者的躯体、角色、情绪、认知和社会5个功能进行全面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的随访依从性。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眼压进行监测,记录测量值。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EORTC QLQ-C30评分比较 干预前、干预后1周,两组患者的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干预的进行,两组各维度评分均逐渐上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ORTC QLQ-C30评分比较 (x±s,分)
2.2 随访依从性及眼压情况 干预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的随访依从性、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随访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眼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随访依从性及眼压比较
3 讨 论
医学科学在不断发展,人类的寿命也跟着在不断延长。而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又一重大研究课题。良好的视觉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3]。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无疑会促进疾病的康复。眼压是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目前唯一的可控因素。年龄也是青光眼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青光眼患病率逐渐上升。眼压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对研究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4]。欧美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眼压与年龄呈正相关[5]。采用双向干预后患者复诊率提高,应动态观察眼压、视野,在必要时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眼压以维持视功能。分析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变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让青光眼患者回归社会,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双向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依从性、眼压值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效果,主要表现在出院3个月患者随访依从性、眼压值及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这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可以康复出院回归家庭,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依从性会逐渐降低,这种受依从性改变的生存质量在术后3个月表现得较为明显,这可能与患者对青光眼的认识比较片面有关,有的患者认为做完手术眼压下降至正常就是完全康复了,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生活方式,不及时复诊及不注意生活细节。本研究的护理干预从多方面着手,青光眼之家的患者在青光眼出院手册上及微信群里可以看到图文并茂的内容;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一周时会进行电话随访,后期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短信随访,告知患者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按时滴眼药水、定期复诊;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我们会针对其存在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和主管医生一同为其制订个性化的健康处方;定期召开青光眼沙龙,为病友之间的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及更新专业知识。正是由于青光眼之家模式的双向干预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足够的重视,定期的随访及健康讲座也会让患者增加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术后失访率,减少术后眼压控制不良而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
综上所述,自我管理双向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为青光眼患者搭起沟通的桥梁,加深患者对青光眼疾病的认识、掌握就诊和复诊时间,减少视功能受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了患者的随访依从性,是优质护理延续性的体现。同时,其使医患之间从医院到社区、家庭,始终保持一种互动的关系,是一种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可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在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还提升了护理的专科服务内涵,既节约了医疗资源,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