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2020-07-27邓思婷
邓思婷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语文阅读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家长和学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突破传统的阅读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入新的辅助阅读工具是必要的。本文就在语文阅读中引入思维导图进行探索,对思维导图促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还从把握全文、掌握阅读技巧、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这三个方面来辅助说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近年来,思维导图逐渐进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思维导图的加入突破了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同时还可以把大量的、枯燥无味的文字以简单易懂的关键字、颜色丰富的图画、条理清晰的结构这种新鲜形式展现出来,大大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这也是本文探索的初衷。
一、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可行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现状
我们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基本上是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大意;接着师生一问一答,解决问题;然后进行高强度、超密集的训练。老师主导课堂,学生按部就班。渐渐地,学生思维被禁锢,对阅读失去兴趣。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好的教学是能够唤起学生思维的教学;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工具,能让繁杂的文章浓缩成几个关键词,并与图片、色彩、线条等因素连接刺激我们的左右脑,创造出一种发散性思维。更有利于学生自己构建文章知识网络,更好地提取、理解文本。
(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容易被有趣、新鲜的东西所吸引。此时的小学生思维方式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时期,并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出各种各样的图画,甚至同一位学生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图画创作。这种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的转化过程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关注。思维导图巧妙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读文章转化为画文章,过程更轻松有趣,更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所以笔者认为,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可行的。
二、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运用已有的图示表征来呈现知识思维的过程,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优化。
(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是后续学习文章的第一步,也是高效阅读非常关键的一步。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理清课文内容。以说明文《太阳》为例。学生默读全文后提取关键词,并在白纸上用彩图或文字标识“太阳”这一中心词。接着学生默读每个自然段,选取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词,如第一自然段中心词是“远”,第二自然段中心词是“大”,接着将它们写在与中心词连接的主脉上,还可以在适当的地方画上辅助记忆的趣味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全文和思考问题。学生继续阅读文章,增加支脉,细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轻易解决问题。思维导图巧妙地化繁杂为精简,化枯燥为有趣,主次分明、结构清晰,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大意。
(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利用思维导图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文章来绘制思维导图。例如阅读说明文,可以绘制散射形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快速了解全文结构,以及每个分支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阅读按事情发展顺序来描写的文章时,学生可以绘制时间轴状的思维导图,可以明确文章六要素,明确全文中心。除此以外,还可以将同类型或同主题的文章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点整合,更准确地把握文章。
如,教师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自主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人物形象特点。这里可以让学生用简短的关键词,或者图片符号来标记自己的思维导图,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比如,讲到鲁迅先生问小作者读书的情况时,可以画上当时的情景图,还可以一两个字词概括自己从中获得的体会,如,写上“囫囵吞枣”,再画个红“×”;写上“认真读书”,再画个绿“√”。再比如,讲到鲁迅先生“碰壁”时,让学生在旁边画上黑漆漆的一幅画,再听老师讲解,那么学生能更容易理解鲁迅先生所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到底是什么意思了。这时,老师再适时引导;从中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笔者认为这种将阅读教学与思维导图相结合的课堂,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堂,能促进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拿《将相和》一文为例。全文由3个小故事组成: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负荆请罪。接下来让学生分工合作,一小部分学生学习“完璧归赵”这个小故事,其中内部再分工,有同学生负责查阅当时的背景资料和人物资料,有些同学分析重点语句,并用自己的图画、色彩、线条以及简单的文字概括出来。其余两个小故事也一样分工合作。在整组同学通读完小故事后,成员们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资料整合,相互讨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不断发展。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只需在重点方面进行引导,再做最后总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变高了,课堂氛围也变得更轻松,更有趣了,学生也就会慢慢地喜欢上阅读。
三、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开发思维的工具,他能调动左、右脑,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们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辅助工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放飞思维,无限遐想。
总而言之,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不断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楠.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6.
[2]汪圣龙.思维导图,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与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8(Z5):96-99.
[3]蒲惠红.运用思维导图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名师在线,2019(2):68-69.
[4]吴琦.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
[5]王丽.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