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观念

2020-07-27赖桂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2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新课程小学语文

赖桂花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一步一步推进,当前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新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已不再适用于现代教学要求。因此,现阶段各个学校纷纷作出改变与创新,力求更新新观念。小学语文这一科目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与讨论,面对小学生这个特殊的教育对象和小学语文科目的内容特性,在教学中我们主要就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不足和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四种新观念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观念

当前阶段教学中,各个学科均在进行教育改革,最显特色的是小学语文教学,其目的是促进现阶段小学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学方式的改进。但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造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的弊端与不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新教学观念如何建立进行论述。

一、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的不足

1.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

传统教学中,大多是采用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按部就班的程序化进行。特别是小学语文这门课,由于科目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师都认为对于语文这样的科目,对小学生来说晦涩难懂,教师常常直接在讲台上为学生直接讲述,学生们被动接受,可以用“填鸭式教学法”这一词生动地描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全身心必须完全跟着教师走,包括思维、眼睛、耳朵,完全得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可能会因为无法跟上教师的速度或理解内容而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2.教师过度注重成绩,忽略学生差异

传统教学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存在过分注重成绩的现象,甚至过去整个社会都存在着一种成绩至上的观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这種观念逐渐不再被人们接受。因此,教学这个大系统中也应该将这种观念摒弃,对待学生的培养,成绩只是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一小部分。其实针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学习分析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成绩并不能单纯地代表一切,教师要做的应该是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培养不同的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远远要比成绩来得重要,过分地关注结果不如反思和改进教学过程。

二、新课程下的四种教学新观念

1.语文学科合化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相对独立而统一的,对小学语文这个学科来说,这个现象更是显而易见。所谓的语文学科综合化就是通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使语文这一学科充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达到书本与初中相互融合贯通。首先,学科的综合化需要摒弃以往那种只注重教学技巧与知识的观念,更加注重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与情感的融合。内容的融合应该做到不单单着眼于现有的教材,更多地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为了实现学科的综合型,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同样应该值得注意。如,在学习第一节《秋天的图画》的时候,刚好处于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或者与课外描写春天的文章进行有机整合,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学习理解。

2.注重合作学习

语文科目中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指针对学习,分组进行学习,进行组内或组间的讨论的互助型学习。合作学习中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助和师生之间的互助,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情况下,更多地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或者在学习多角色的文章时,老师可以安排鼓励学生小组结合,将文章情景表演出来,更好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丑小鸭》这一文章时,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角色表演,包括“丑小鸭”“鸭妈妈”“丑小鸭的兄弟姐妹”等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丑小鸭》这篇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分辨是非善恶以及教授学生感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3.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师讲述为主体的课堂已不再适应于现代教育模式,目前教育更缺乏的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一般师生间的互动常常通过提问与回答、评价与反馈或者直接一对一交流辅导等形式进行,在这种互动中能够十分明确地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大致的了解,学生也更直观地接触到教师。新课程中要求师生之间进行双向的交流与沟通,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融合。互动的进行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制定计划,特定目的可制定详细计划,在课堂或课下积极地开展。由于小学生这个年龄特点,他们对事物的接受和交流存在困难。因些在交流中教师应当注重沟通的方式及思维的转换,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生动有趣而准确的议定表达上,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训练。如此才能与学生深度的沟通与交流。例如,在学习《我是什么》这一课中,教师以一种轻快的方式将自己比作水,讲述“水是什么”,后期可以引入教师自己介绍“我是什么”表达教师是什么,然后可以更近一步启发学生主动表达学生自身,由“我是什么”这一文章理解“水是什么”“教师是什么”“我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表达自我。

4.语文课程生活化

不仅是语文这一学科,许多学科都开始十分重视课程教学的生活化,将生活实践与学科内容真正的联系起来。课程的生活化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材料与方法的生活化以及课后作业的生活化。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教师除了将教材上的指定内容教给学生之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中心思想再结合生活实际选取课外文章,以达到教学内容的深入。例如,在教授第二学期第一节课《找春天》这一课时,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学生聆听歌曲并小声跟唱,后让学生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田野寻找春天。在讲述本文章的时候可以穿插《咏柳》这首诗,加深帮助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和特点,达到知识的拓展。特别是让他们对课文的学习进而到进行背诵描写春天诗词。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在生活中寻找春天的“符号”,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春天”写一篇日记或短文诗词“留住”春天,如此不仅增加了课堂魅力,更加深了学习目的。

三、总结

本文对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如何摒弃传统观念的不足,改善和创新新观念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这对于今后小学语文的教学将是十分有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做到以人为本,启发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做到时刻反思,时刻进行自我改善,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创新和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新课程小学语文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