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感的特征与内化策略
2020-07-27吴雨来
吴雨来
课感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敏感性和心里预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课堂教学效果呈现的一种预设感觉,是教师对课堂实践的一种本能心理感受。它是在长期的实践和积淀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直觉、一种经验、一种期待、一种迁移和一种自信。
一、小学语文课感的基本特征
要形成良好课感,关键要做到两点。一是熟能生巧:熟读课标,就有了长远的课程目标;熟读文本,就有了深入的文本解读;熟读学生,就有了深刻的理解。二是顺其自然:顺应儿童、顺学而教、顺势而为,把课堂建立在倾听与理解的基础上,与儿童天性合作,为儿童提供帮助。
1.预设性
课感源于教师对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准确了解,源于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如语文教师对导语的期盼、对教学环节过渡的预设、对教学高潮设置的展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预设、对教材学习目标的准确定位。
2.直觉性
课感是对一堂语文课的美好直觉。随着教学设计的反复预设、调整与修改,执教者会时而朦胧,时而清晰,这种感觉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是在创新教材、智引学生、共生课堂,而不是在教教案。教案只是一种预设,而备课过程中产生的顺畅直觉是我们增加效率和强化效果的源泉。
3.创造性
课感是一种愉快合作、共同创造的心理期待。在备课过程中基于学情考虑师生能否成功合作创造,决定了课感的有或无、强与弱、成或败,以至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4.艺术性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课堂的呈现也是有艺术的。有艺术性的课感能给执教者和听课者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天衣无缝的融合感、张弛有度的节奏感,使语文课真正成为一门值得欣赏的教育艺术。
二、小学语文课感的内化策略
教师不能粗暴地将自己的课感转化为语文课堂的训练,而是一种基于对话的熏陶过程。这种熏陶主要包括教师的引悟和学生的言语实践。
1.在生本和文本的兼容中找准着力点
良好的课感再现让形式变得有趣而高效。我们通过课感可以辩证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上把所有东西一股脑抛给学生。课堂上生本的缺位与文本的越位是不兼容的,在紧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选择课感内化着力点。
(1)在方法到策略的转变中内化
方法是知道怎样做,有鲜明的行为性,能做给别人看,能讲给别人听,可以通过演课的方式来实现。策略从方法中提炼与转变,存在于個体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系统里,是一种感觉,往往难以用语言或动作清楚地表现出来。当然,策略的形成只能在学生自己的内心萌生,需要学生的体验和意会,这种意会缺不了教师课感的内化。教师在课堂的主要职能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迈进,在这一过程中课感自然而然内化。学生明白自己想要学什么和获得什么,课堂少了拘谨,多了融洽;少了牵强,多了自然;少了约束,多了思维的空间。
(2)在感知到感悟的转换中内化
学生学习时认知参与的过程越充分,获得的体验就越深刻,就越便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与提取。良好的课感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归纳、体验。看似简单,但笔者认为这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课感不仅帮助学生积累由想到读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而且帮助学生深化了对自身在课堂上存在价值的认识,增强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借鉴别人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这样就会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产生一次又一次的成就感。
(3)在得言到得法的转身中内化
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要求在精准吃透课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感情、领悟语言文字上由得言到得法。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内容和领悟思想上,使得语言学习没有聚集、语言训练没有落实,教师教着累、学生学着烦。课感构筑了语言学习和运用的立体环境,在学生已生成的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基础上,激发了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力,促成了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4)在让学到语用的转移中内化
海德格尔认为:教学的实质就是让学、让热爱、让实践,使学生在具体语文实践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在课堂上师生通过课感可以共同探讨如何使用语言,获得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具体语境之中说话、达成交际的素养和技能,让语言知识教学走向语言功能教学。课感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实践语言的阵地,为学生的相互交流提供了语言材料,不断充实语言库存。
2.在生效走向生成的推进中找准切入点
缺乏课感,教师在课堂上就看不到学生,按照教学设计走教学过程,只是为了教而教,不够从容,缺乏智慧,把握不住生成,更不能让生成更加精彩。内化了课感,课堂看不出教师思考的痕迹,一切仿佛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所以,找准课感在生效走向生成的切入点至关重要。
(1)在生成自信中内化
为了更好地找到课感,笔者在备学生的过程中为了搞清学生心目中一节好课的标准,对本班63名学生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了“我心中的好课”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表1。
以上调查显示,学生眼中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需要交流而不是老师的过多讲解。针对这一点,在课感中考虑周全,在执教时对一个问题才会有多种不同的解答。当教学进行到这里的时候,估计大部分教师就会进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了。而教师在学生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及时点拨:你如果可以将前面几位同学说的再完整地说一遍,不就是你在自己读的基础上,结合别人的体会,进一步升华了自己的感悟吗?能再说一遍吗?学生很愉快地完成了自己的课堂交流,阐述得完整又流利,起到了示范,也收获了自信。
(2)在生成氛围中内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氛围往往由教师创造,课感让儿童为本的理念得到充分展示。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视角创造适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有张有驰的环境中有所得、有所获。师生目标一致、力量合一、互相尊重、气氛融洽,面对共创的“其乐融融的40分钟”,定会幸福至极、内化升华。如有的课文内容插图生动,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插图中可以观察到什么?甚至于可以加入体态语,让课堂氛围生动有趣。
(3)在生成话题中内化
话题是课堂灵动的生命线。没有话题生成的课堂就像一汪死水,孕育不出互动的水花,荡漾不起语言碰撞的涟漪。课感能不断凝聚话题,再引发新的问题与感受,这正是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和至高愿景。同一个话题,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从不同角度阐述,效果迥异。
参考文献
[1] 张康桥.只拣儿童多处行[J].语文教学通讯,2011(01).
[2] 沈荣.顺学而导:教学“意外”的随机处理[J].语文教学通讯,2011(04).
[3] 孟强.生本课堂应处理好五大关系[J].小学语文教学,2011(07).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