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生活力教育”体系的建构

2020-07-27左亚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军警陶行知建构

左亚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宝贵财富。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中,“生活力”一直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生长。”生活力直指康健生活力、劳动生活力、科学生活力、艺术生活力和社会改造生活力[1],是20世纪30年代富有前瞻性的中小学生“核心素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知行合一。贯彻落实这些重要理念,必须寻找到具有时代操作性的最佳切入点。重庆市合川区凉亭子小学以生活教育为理论基础,以现代教育精神为导向,在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中,从人的成长本质出发,提出了“生活力教育”的主题。

一、提出符合现代学校发展期待的教育主题

1.瞄准教育现代化,架设学校发展框架

描述学校发展定位。我校自1995年开展小交警社会实践活动以来,经历了项目特色、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四个阶段,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军警办学特色。在传承和创新上发力,优化学校发展定位: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创新领先为导向,系统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文化品牌。以实施“引人向上向前”的“活”教育和“真”教育为创生点,系统架构学校发展框架[2]。

(1)凸显学校教育个性特征。生活力教育特征有三:它是向上生长的教育,它是创造生活的教育,它是提高生活能力的教育。我校从军警的文化内涵中挖掘成长因子,回应生活力三大特征,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一是培养学生昂扬向上、永远向前的精神追求;二是培养学生敢于开拓、创新创造的思维品质;三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生活能力。抓住以上三个培养方向,激发学生内驱力,增强学校活力,进而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

(2)成就学校教育领先品质。定位学校的办学目标:“做真教育,把学校建成阳光生长、生活丰富、品质领先的优质学校。”真教育,就是要按照教育规律“做真人、求真知和求真心”,打造“百姓身边的好学校”,“真”教育也是“活的教育”[2]。我们通过学习之星、劳动之星、发明之星的“星级”表现性评价激励机制,激活学生自主性和可持续的学习力;我们通过研学旅行、志愿者服务、小校长竞选、少先队提案等课程活动,激活学生自主领导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我们通过主题艺术节、主题活动月等活动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学习力、领导力、创新力,最终融会贯通为生活力;我们通过课题研究、抱团发展、项目认领多种方式点燃教师内在自觉,点亮教师职业幸福道路,让教师队伍成长成为了领先品质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明确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探究育人目标的思想基础。我校基于生活教育思想、历史积淀和学校发展的未来设想,为育人目标的确立奠定基础。一是传承成功的军警文化。陶行知先生提出:“用科学的精神在事上去求学问,用美术的精神在事上去谋改造,用大丈夫的精神在事上去锻炼应变。”[3]我校的“生活力教育”继承军警文化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用大丈夫的精神在事上去锻炼应变,心怀天下,同时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承担的意志品质。二是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

(2)厘清学校育人目标。我们从上述思想认识出发,确立我校未来发展目标:“培养具有学习融通、心灵温润、家国担当的健全人格的人”。通过实施“学科内与学科间整合、学科与生活融通”的课程改革,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大、中、小课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方法、自我学习调控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总量、质量、流量得到“增长”,学习深度、广度与开放度得到“增加”,学习效率、品质和应用能力得到“增强”。我们通过实施“致正”德育、“和雅”美育和“军警”文化浸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情感、气质、胸襟,温润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积淀了人文底蕴。我们以军事体验、国防科技参观等活动为载体,内化军警的正气、正义、正能量,引导学生致正、向上,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二、营造生活教育背景下的文化场

1.建构适应生活力的“精神场”

学校提出了“品致正,行致知,学致活”的办学理念,从根上去塑造学校的精神长相。这种理念旨在培养学生仁厚善良、责任担当的道德之正;培养学生善学善思、批判质疑的学问之正;培养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的行事之正。将理念价值观外化为行为要求,我们提出校训:“事上磨炼,日日新”[4]。事上磨炼,即以生活为基础,在科学、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磨炼。日日新,即常新,天天精进。

学校的“三风”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即:校风“齐步走,永向前”;学风“向上进,主动互动”;教风“向前进,常新自新”。“三风”分别从学校、学生、教师的角度要求人人践行,一以贯之。在这样的风气中通过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让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建构、自我调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师生在多重样态、双向交互的互动教学环境中各自生长,从而构建可持续的生活力。

2.建构创造生活力的“物化场”

物化的环境是生活的有效课程。我校以军警点亮生活力,校园内的国防教育浮雕墙、交通标识墙、迷彩彩绘楼体墙,军警元素鲜亮而别具一格,随时感染着学生心灵。楼道视窗电子屏滚动播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互动体验学习生活的美好。出自儿童双手的“疯狂玩物”课程作品、师生手绘墙、家国情怀书法廊,创造和审美无处不在。还有师生最喜欢的“最美微笑墙”“问渠园”水景观,这些“物化场”鲜活地彰显着师生向上、向前、向美的生活样态。

三、建构适应未来的学习观与课程观

1.建构生活力学习模型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场域,本质是积淀学生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我校以此为出发点,以未来人才共性要素为基础、个性特征为表征建构了学习力、领导力和创新力“三力”发展学习模型。“三力”是我校学生的个性化品质的总括。学习力,着力培养学生生长的活力、能量;创造力,着力培养学生新颖、独特的智力品质;领导力,引领学生家国担当、世界情怀。学校聚焦“三力”学习发展模式,深入实施生活力课堂变革,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培养学生高階思维;以智能化交互教学场景和问题学习、协同学习、交互式学习方式,直指学生生活力[5]。

2.建构生活力课程体系

生活力的落脚点在课程,我校以学习观念模型为指导,建立以“齐步课程”“自觉课程”和“潜能课程”三大课程构成的生活力课程体系。“齐步课程”构成的基础学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活力和道德素养;“自觉课程”构成的发展性学力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力和特色发展;“潜能课程”构成的潜在学力课程,旨在发掘学生优势潜能和未来职业能力。三大类别的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共享、选择、生长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如指向人际交往素养的童眼看世界课程、指向创新与艺术修养的疯狂玩物课程、指向健康体魄素养的特色篮球课程、指向生存质量的自救自护课程、等,这些个性发展课程的开发立足当下,指向学生多元发展和学生生活力储备。

面对新时代,凉亭子小学准确把握和科学研判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秉持多元教育发展观,创新教育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朝着办有质量的教育的目标奋进。

参考文献

[1] 徐莹辉,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5.

[3]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4] 周洪宇.陶行知大传(上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

[5] 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军警陶行知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陶行知夜归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俄组建军警骑兵队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建构游戏玩不够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