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症状肌酸磷酸激酶升高1例并文献复习

2020-07-27牛红丽崔芳囡汤欣

医学信息 2020年13期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阿托伐他汀

牛红丽 崔芳囡 汤欣

关键词:肌酸磷酸激酶;对乙酰氨基酚;阿托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13.062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13-0191-02

1临床资料

郝某,男,58岁。因“发热1天,呕吐1小时”于2019年11月19日就诊于中国人民大学医院。1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热,偶有轻咳,体温38.5℃,自服对乙酰氨基酚1000 mg(必理通2片),随后大汗,全身肌肉无明显酸痛,稍有恶心,就诊前1小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量不多,无头痛。既往史:高脂血症,3年前始服用阿托伐他汀片20 mg,睡前;前列腺良性增生,间断服用普乐安片2片/次,3次/d;无药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传染病史。于2019年5月体检肝功、肾功、血糖、心肌酶谱、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血常规、尿常规正常。超声示:甲状限、心脏、肝胆胰脾肾正常,颈动脉壁增厚,前列腺轻度增生;胸片正常。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正常,心肺腹查体正常,四肢及神经系统无异常,体温37.2℃,血压120/72 mmHg,咽腔无充血,左肺底散在湿罗音,心率72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胸片示:左下肺片影;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诊断左肺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d。11月19日生化检查:肌酸激酶升高明显(表1),立即停用阿托伐他汀,并以“肌酶升高待查”转入上级三级医院,拟诊为无症状高肌酸激酶血症、肺炎。待病情稳定,携就诊病历及检查结果下转回本院,治疗方案为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5 d,患者体温正常,无发热、咳嗽,肺部罗音消失,胸片左下肺片影消失,痊愈出院。12月6日复查,CK接近正常(表1),恢复阿托伐他汀20 mg服用;2020年1月17日再次复查,CK正常。

2讨论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为二聚体酶,由两种相同的或极其相近的亚基组成,共有4种同工酶的形式,分别为肌肉型(MM)、脑型(BB)、杂化型(MB)、线粒体型(MiMi)[1]。MM和很少的MB存在于骨骼肌中,BB同工酶主要存在于脑和肾脏,MB主要存在于心肌,其他是MiMi,MiMi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線粒体中。肌细胞膜的孔径为3~40 nm,酶蛋白分子直径为50~200 nm,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的肌细胞结构使得CK很少透出细胞膜,细胞外液的CK浓度仅为细胞内液浓度的1/10000~       1/1000,血清CK水平低且相对稳定,根据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不同,可以推断CK升高源于那部分组织,有助于明确病因[2]。

CK升高按病因可分为肌性病高CK血症和非肌性病高CK血症,特发性高肌酶血症属于非肌性病高CK血症的一种。特发性高激酶血症显著表现为CK升高,即CK水平>正常高限值的1.5倍,至少有3个月的持续性升高[3]。CK升高原因中服用他汀是药源性常见原因,调脂药物长期使用者等高危人群会发生横纹肌溶解药物因素。他汀类药物对横纹肌有毒性作用,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可使辅酶Q10合成发生障碍,引起细胞膜的不稳定有关,也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减少胆固醇合成减少,导致供给细胞膜的胆固醇相应减少,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和不稳定性有关[4]。另有研究表明[5],应用莫西沙星及抗病毒药物替呋定和比拉米呋定也会引起肌酶升高。CK升高常见于心肌梗死、恶性肿瘤、饮酒、滥用药物、全身代谢性疾病、感染、恶性发热、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血液病、妊娠、药物不良反应等[6]。Sehlattner U等[7]对37例内分泌性肌病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病因构成由高至低分别为甲状腺功能异常、维生素D缺乏、肾上腺功能异常、甲状旁腺疾病、垂体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35.5%伴有非特异的神经肌的症状,表现为下肢乏力、软瘫、抽搐、肌肉疼痛;80.6%患者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其中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肌酸激酶中重度升高发生率最高,为29.4%。Hekimosoy Z等[8]研究表明,非糖尿病就诊的肌酸激酶增高患者中26.5%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发或继发)。因此,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引起CK增高的另一个原因。

无症状CK异常升高可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情况CK水平可受年龄、性别、种族、地域、运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运动所致的血清CK波动,是最常见的生理因素[9]。短时间剧烈运动,可使CK升高至正常的10~20倍,CK在运动后几个小时开始升高,4 d左右达高峰,7 d左右开始回落,抽搐时肌纤维产生的牵拉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同时抽搐时肌肉缺氧、乳酸增多、三磷酸腺苷水平降低等均促使酶释放入血[10]。急性发热是临床常见急症,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或季节性流感引起,可伴肌酸激酶升高。既往研究报道[11],劳力性热射病常导致横纹肌溶解的发生,肌酸激酶明显升高,高温环境和长时间剧烈运动是横纹肌溶解的共同作用因素。

本案例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5年,此次发病时表现为发热、无明确肌肉抽搐史,不排除夜间入睡时因发热寒战抽搐,且CK升高持续2周后明显下降,4周恢复正常,不属于特发性高肌酸激酶血症,也排除急性心肌梗塞。另外,既往CK升高时均无发现血糖、血钙、甲功的异常,排除常见内分泌疾病。患者一次服用1000 mg对乙酰氨基酚,超过安全剂量。有研究对乙酰氨基酚的激发试验时发现[12],有肌溶解的现象,大剂量可以引起甲状腺功能障碍及肝细胞损伤。对乙酰氨基酚在肝脏代谢,其通过P450酶影响肌酶的代谢。因此,本案例患者超高CK的原因,考虑在他汀服用导致的细胞膜功能不稳定基础上,伴多个不良因素,致CK明显升高。如果检查肌酶时能同时检查肌酶同工酶,会更有助于病因的明确。

猜你喜欢

对乙酰氨基酚阿托伐他汀
北化大生物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紫外光谱结合向量扣减方法快速测定感冒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伪麻黄碱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蓑衣莲酮硫酸酯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妊娠期间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增大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与药理解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