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OPAC系统改进调研及重建

2020-07-27葛芬高晓寒

医学信息 2020年13期
关键词:电子资源检索

葛芬 高晓寒

摘要: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的应用为现代图书馆提供了更为便捷和覆盖面更加广泛的书目信息资源检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图书馆OPAC系统自身也必须不断更新才能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本文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探讨了读者驱动采购、“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以及纸电同步3项图书馆创新型采购方式,总结其优缺点,并结合医院图书馆自身的用户群体特性,开发了个性化的OPAC重建方案,在图书馆平台和馆配商之间建立数据共享的桥梁,并通过预设置配置文件保障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旨在为纸质、电子资源提供统一的借阅及检索途径。

关键词:联机公共检索目录;读者驱动采购;纸电同步;电子资源;检索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13.002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13-0006-04

Research and Reconstruction of Library OPAC System

GE Fen1,GAO Xiao-han2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Qianfoshan Hospital Library,

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

2.Shando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 (OPAC) provides modern libraries with more convenient and wider coverage of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resource search.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a of big data, the library OPAC system must also be constantly updated to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reader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der-driven procurement, the "you choose the book, I pay the bill" activity, and the paper-electronic synchronization three innovative library procurement methods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summari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r library of the hospital library itself,developed a personalized OPAC reconstruction plan, established a data sharing bridge between the library platform and library distributors, and ensured the accuracy and relevance of search results through pre-set configuration files, designed to provide paper and electronic resources provide a unified borrowing and retrieval path.

Key words: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Reader-driven procurement;Paper-to-electronic synchronization;Electronic resources;Search

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nline public sccess catalog,OPAC)是现代图书馆最重要的书目信息资源检索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为广大的读书爱好者提供书目查询等服务。自20世纪70年代OPAC被图书馆应用以来,因其缩短了读者查询文献所需的时间而广泛应用,但最早期的OPAC只能检索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检索范围狭窄。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发展与成熟,用户对OPAC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许多图书馆都开始实施各项措施,增强OPAC的功能,以满足读者的需求[1]。目前国内外主要从重建图书馆OPAC系统、采用新技术(如WEB2.0)扩展图书馆OPAC的功能、将OPAC元数据加入发现系统等方面[1]实现上述目标。尽管这些方法和技术增强了OPAC的功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户针对OPAC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与读者驱动采购的集成、更广范围的学术资源荐购、PC和手机等移动端的应用、院内和院外的全天候应用等。我院图书馆自去年以来,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包括读者驱动采购、“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引入统一的纸电采购平台的引入等,最终对图书馆OPAC系统进行重建。本文主要結合我院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读者驱动采购及其在国内的实践进行分析,旨在为OPAC的建设改进提供参考。

1前期市场调研

1.1读者驱动采购  读者驱动采购(PDA)起源于1990年巴克奈尔大学伯特兰图书馆实施的购买师生请求馆际互借图书的实践。此后,美国许多图书馆先后施行了形式多种的PDA计划。国内学者将PDA解读为赋予读者决策权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即将读者的阅读需求量化成一定指标,并以此确定购入的文献[2]。自1990年PDA问世以来,国外PDA实践不断创新发展,各个图书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其中经典的PDA包括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的“短期租借”——电子图书PDA、普渡大学图书馆的“按需购买”——馆际互借型PDA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大学图书馆联盟 (OCUL)——图书馆联盟PDA等。国内PDA实践具有代表性的有南京图书馆“陶风采——你选书,我买单”——与书店合作式PDA以及厦门大学图书馆的“购买,而不是借阅”——馆际互借型PDA等[2]。

PDA具有多种优势,主要包括①减少馆员干预,简化了工作流程,缩短读者的等待时间;②读者参与度高,能够改进图书馆采购的文献与读者需求不相符的情况;③图书馆有针对性的采购文献能够促进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发挥馆藏资源的最大作用。但在PDA实践中,读者能够实际参与到图书馆的采购中来,使图书馆馆藏资源更加符合读者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如图书馆不能集中采购图书,采购图书的质量会受到读者自身水平的影响等。因此对于PDA项目来说,在进行阶段或完成后进行后续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2]。

1.2“你选书、我买单”活动  “你选书、我买单”又称 “你阅读、我付款”等,指让读者参与到图书馆的荐书购书过程中来,并参与到与馆配商的合作之中,即读者可以从馆配商处购买图书或向图书馆推荐图书,图书馆将读者推荐的图书以最快的速度支付款项购买,让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阅读到他们推荐的图书的采购模式。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图书馆的采访及馆藏文献的流通,满足了读者阅读的个性化需求、保障文献传递及时性等,在现代网络环境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更具有可用性和便利性,因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更多的图书馆选择采用“你选书、我买单”服务模式,并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活动[3]。

“你选书,我买单”活动将购书主动权交给读者,让读者主动参与到采购图书的活动中来,激发读者购买图书及阅读的热情,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同时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解决了购书经费不足等问题。但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图书选购偏向娱乐性、读者选书的质量参差不齐、读者参与热情有待提高等[4-7]。另外,开展“你选书,我买单”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一是必须要有一个存放图书场所,即有一个图书大买场,即要有足够多的书可供读者挑选,否则,该项目将会失去实施的意义。二是使用图书馆文献采购的资金必须采用政府公开招标方式,即图书大买场的所有者必须是图书馆文献采购的中标者,因此通常只有市级以上的新华书店才能满足该条件[8,9]。

1.3统一的纸电采购平台  超星、中文在线、田田网和畅想之星等的中文电子书平台目前在馆配市场已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中,超星和中文在线是涉足电子书行业较早的数据库商,在电子书领域已耕耘多年,具有较高大的知名度。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田田网和暢想之星则是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两家传统的纸质书馆配商推出的电子书平台,虽然推出时间不是很长,但因其“纸电同步”“纸电融合”“纸电一体化”等理念对数字出版、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采购模式的转型变革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0]。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是:“纸电同步”将成为图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述4家电子书平台提供的所有文献资源各有优势,但也有不足。如超星电子书虽然收录的书目众多,但新书少,学术性不强。其它平台电子书的数量仅10~20万,虽然收录图书的种类不同,图书的主题侧重也有所不同,但覆盖范围也很有限,而且四家电子书的收录还存在重复交叉,目前尚无电子书平台能够完全满足图书馆购买图书的需求。图书馆如从目前的馆配电子书市场购进电子书资源,势必需要购买多家馆配商不同平台的电子书资源,这必然会造成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复和浪费[10,11]。

统一的纸电采购平台的缺点还包括:① “纸电同步”图书采购必须通过馆配商的采购平台实现,而不同的馆配商采用不同的采购平台;②对馆配商“纸电同步”图书采购平台的书目和与馆藏书目进行的查重十分困难[12]。无论是湖北三新的田田网,还是北京人天的畅想之星,都不能像传统的采购系统那样将书目订单与已有的馆藏书目进行比对、查重,给选购带来了困难;③国内市场的“纸电同步”图书出版率低,且其中娱乐休闲类图书居多,而畅销图书、学术性图书较少,价值较低[13]。

2图书馆OPAC重建方案

通过上述调研,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对OPAC系统进行重建,方案如下:读者认证身份后首先通过OPAC系统查询书籍,如果该书籍已包含在馆藏图书中,则显示本馆馆藏的检索结果。如果该书籍未被包含在已有馆藏图书中,则扩展显示重点出版社、各中标馆配商和亚马逊等或其它电商的检索结果,每个用户获得的检索结果根据配置文件中的用户角色身份信息而量身定制,屏蔽不相关或权限之外的结果。对于馆配商提供的图书清单,系统依据权重方法进行智能推荐,智能推荐的书单通过馆员审核后加入采购的流程。如果读者通过其它途径如丁香园等获得图书推荐并提交个人图书荐购单,则需经馆员人工审核后才能加入采购清单,见图1。

在技术层面上,本系统为各中标馆配商提供系统接口API,馆配商可以通过此API上传自己的书单信息,对于不能使用通过API的馆配商,系统提供馆配商web管理界面并分配用户名和密码,馆配商也可以在此界面上传书单,并能够直接对接到的订单进行查看。各馆配商上传的数据将被系统加入到数据索引中,用户在前台检索时,可以直接通过点击“扩展显示馆配商检索结果”对其进行查看。对于电商或其它网络平台,对方如果能够提供编程API接口,本系统将直接对接API;若对方无法提供API,本系统将采用联邦检索的原理直接在线进行程序抓取,再将抓取到的数据根据配置文件的要求展现给用户。

本系统的核心在于配置文件,本配置文件是用户通过馆配商或其他电商检索到的结果是否最终被显示的依据,主要包括两部分:①角色权限:不同角色(院领导、科主任等)对应不同的权限(包括购买的价格、数量、范围等);②范围设定:本系统采用白名单的方式,将许可的出版社清单、出版年份范围、价格范围、学科范围等列入白名单,只有在此白名单范围内的图书才会被呈现给用户。

对于馆配商提供的图书清单,本系统依据权重设置的方法采用智能推荐,权重设置主要以4个方面作为考量:①作者角度:头衔(院士、博导、职务),成果(论文被引用次数)等;②单位角度:世界大学排行、全球企业排行等;③出版社角度:级别、专业、定价、出版时间等;④曝光角度:读者查询馆藏时命中的次数等,对于智能推荐的书单通过馆员的审核后加入采购的流程。

读者使用本系统时需要先进行身份认证,然后通过OPAC系统查询馆藏OPAC,首先分别显示已有的馆藏检索结果、然后扩展显示重点供应商或出版社(对于我馆来说重点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的检索结果、扩展显示各中标馆配商检索结果(多个馆配商的检索结果合并去重后显示)。对于本馆已经有的,可以现场阅读或借阅。读者也可以点击扩展显示(所有的扩展显示都已去除了本馆已有的图书),扩展显示时系统将在扩展显示时根据读者的不同身份,显示符合其配置文件的检索结果,对于需要的图书用户可以直接进行荐购,馆员审核后可以加入购买流程。对于有加急申请的,电子书最快可以当日申请,当日拿到电子书;纸质书最快可以当日申请,3天后邮寄到达(一般电商都能够实现)。

对于荐购的图书,电子书主要由图书馆打印装订,读者也可以到馆借阅;对于纸质图书,图书馆扫描并将其制作成电子书,当读者检索该书时,将显示纸质和电子两种格式,供读者选择。同时本系统还支持除了图书之外的其它学术资源的荐购,图书馆注册账号后购买,对于可以下载的课程(主要为视频),圖书馆上传到本系统中供读者使用。

目前我馆该系统同时开发了PC版和手机APP版,手机APP版本的功能略逊于PC版,但能够实现基本的借还书、检索、荐购、下载电子图书等功能(后台管理以及提供给馆配商的web管理页面仅有PC版本),并将此APP集成到了图书馆的APP门户中,作为图书馆APP的OPAC模块供读者使用。

3总结

本系统基于PDA进行设计重建,读者使用在本系统内进行,无须进入第三方平台,避免了信息泄露的风险,配置文件也实现了去重,只显示符合条件的图书,基本上避免了读者荐购图书后,审核时因不符合采购要求而退回的问题。同时本系统对于重点供应商单独进行扩展显示,方便读者荐购,对电商的接入更能及时的获取到全球电子书或纸质书。我馆将继续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美桃,陈希.高校图书馆提升OPAC服务成效的探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5):77-78,96.

[2]蒋斌.读者驱动采购的特性分析及其在国内开展的思考[J].图书馆界,2018(5):1-5.

[3]吴仲平,叶丹,王莉,等.“你选书、我买单”服务模式运行稳定性探析[J].图书馆研究,2019(3):40-44.

[4]吴凤君.基于“你选书我买单”活动的馆藏建设研究——以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435.

[5]刘鹏年.读者荐购外文图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24(2):43-45.

[6]秦芳.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外文原版图书采访工作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5(8):14-16.

[7]储节旺,陈善姗.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云服务平台发展现状研究与思考——以安徽省高校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8(2):33-39.

[8]钱薇.读者驱动采购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6(3):88-90.

[9]张丹.新时代背景下的文献资料政府采购工作——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2):140-143.

[10]段晓林.馆配中文电子书平台比较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1):22-27.

[11]林丽娟.“纸电同步”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困惑与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84-87.

[12]刘惠敏.纸电同步趋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决策采购(PDA)的策略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8(6):18-22,38.

[13]部先红.“纸电同步”趋势下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常见问题及处理[J].兰台内外,2018(12):40-41.

收稿日期:2020-03-11;修回日期:2020-04-13

编辑/成森

作者简介:葛芬(1963.8-) 女,山东济南人,本科,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献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电子资源检索
2019年第4-6期便捷检索目录
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最优配置研究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第37卷1~6期(2016年)目次检索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
国际标准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