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院风荷公园春季植物色彩特征分析

2020-07-27梁木凤伍珍妮江俊浩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色相乔木树种

梁木凤,伍珍妮,江俊浩,胡 广

(浙江理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在人体的各项知觉中,最主要的感觉是视觉感受[1]。植物色彩作为园林植物景观的重要观赏特征之一,其色彩美不美,搭配是否和谐、美观,直接影响着景观质量的高低[2]。关于植物色彩方面的研究,国外如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比国内早,并以园艺方面的研究居多,在长时间的发展中,这些国家大多已经找到适合自己国家发展需求的植物景观形式。国内有关植物色彩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只是简单介绍国外植物景观,1992年,建设部制定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众多城市争创园林城市,促进了植物造景、植物色彩配置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有关植物色彩的研究已从植物色彩配置、植物色彩心理等定性水平的研究上,慢慢发展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上,如:绍娟[3]对南京优质秋季植物群落的色彩数量、面积、布局、常绿比、主色彩比5个色彩因子进行定量研究,得出这些景观共同的色彩特征数据,并推荐了配色方案;郑瑶[2]通过对SBE(美景度评价法)值最高的植物群落色彩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重庆地区美景度高的秋季植物组合共同色彩特征数据,初步总结出重庆地区秋季植物色彩搭配方案;王晋华[4]对郑州秋季植物叶色进行了色块提取,初步建立了郑州植物色彩数据库,提出了在辅助配色软件上利用叶色定量化分析指导景观设计。近年来,植物色彩定量化研究开始出现,但仍处于研究初期,主要集中在植物色彩形成的生理机制、彩色品种育种和色彩的心理作用等方面,而对于植物色彩在空间上的配置、不同色彩特征之间组合方式的研究较少。

本文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曲院风荷公园植物树种进行色彩调查,将其春季色彩斑块分布平面反映出来,并对其色彩类型、面积、色彩组合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曲院风荷公园春季植物色彩的组合规律,进一步完善园林植物色彩空间配置的理论体系及应用方式。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曲院风荷为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西侧金沙涧流入西湖处,湖面种养莲Nelumbo nucifera(俗名荷花),每当夏日风起,荷香沁人心脾,令人不饮自醉,故名“曲院风荷”。清康熙帝曾题写“曲院风荷”,立碑在曲院亭中。现曲院风荷公园占地面积14 hm2,有曲院、风荷、滨湖密林等景区,东接岳湖,南邻郭庄,北接竹素园、植物园、岳飞墓庙,是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游名园。

1.2 现场调查

2018年4月,对公园内所有陆生园林植物(水生植物不包括在内)进行了实地调查,记录乔木的种类、位置、冠幅、株数、高度等;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位置、高度、面积等,并对所有调查植物的空间位置进行定位。

1.3 植物色彩分类

表1 植物色彩应用情况Table 1 Plant color in spring in Quyuanfenghe Park

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协会(RHS)植物比色卡[3]对曲院风荷公园植物色彩进行归类。RHS植物比色卡有黑色系、绿色系、紫色系、黄色系四个色彩区间,白、棕、灰、黑、黄、橙、红、粉、紫、紫罗兰、蓝、绿12个色彩大类,如黄色系中,橙黄可归入黄色大类中,橙红可归入红色大类中。本研究以比色卡色彩大类对各种植物材料进行色彩分类。

按照植物的生长型将曲院风荷公园内所有植物分为乔、灌、草三种类型。结合上述色彩分类规则,对公园内园林植物进整理、分类得出,曲院风荷公园植物春季色彩有白、黄、红、粉、紫、绿六种色彩大类(以其在春季所表现出的主要色彩为其春季色彩),其中绿色、红色多为叶色所反映的色彩,黄色为叶色及花色所反映,粉色、紫色多为花色所反映,见表1。

1.4 色彩中的色相对比

色相环是指一种按照光谱在自然中出现的顺序来排列的圆形色相光谱(见图1)。色相对比是两种以上色彩组合,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其对比强弱程度色相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环上的距离(角度),共分为四种类型[5]。在色相环中,距离≤60°的两个色相为近似色,色彩变化和缓,相互间更为融洽,如黄色与绿色[6];距离 > 60°~ 90°的两个色相为中差色,属于弱对比,这一对比的颜色虽属于一个大的色相范畴,但有不同的颜色倾向,如黄与绿相配,能产生宁静、清新的感觉[7];距离 > 90°~ 150°的两个色相为对比色,属于强对比,有明显差异,能产生引人注目的效果[8],这种色相搭配在节庆中应用较多,如曲院风荷公园中的红花檵木与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var.aurea-marginatus的色块组合,能产生热烈的氛围,使植物组合更具有活力;距离为180°的两个色相为互补色,它们的对立性促使对比双方的色相更加鲜明,如红色与绿色搭配,红、绿两色更显突出[9]。

图1 色相环(根据王秀欣色相环作品改绘)Figure 1 Hue circle

1.5 植物色彩的空间配置

在CAD制图软件上将实地调查所得树木基本信息和空间位置进行空间制图,在此基础上按照各树种的春季色彩进行色彩斑块划分,并对各种色彩斑块进行面积、使用频度(使用斑块数/总斑块数)和物种统计,如图1。

图2 曲院风荷公园乔木(左)、灌木(中)、草本(右)植物色彩分布平面图Figure 2 Color distribution plan of tree,shrub and herb layers in Quyuanfenghe Park

1.6 植物色彩组合与实际应用分析

分析各色彩斑块分布及其具体的色彩组合规律,通过面积比和物种比对曲院风荷的植物春季色彩组合进行量化研究,并选取曲院风荷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处植物景观,从平面、立面、位置三个角度具体分析其色彩配置规律。在CAD绘图软件上用色彩斑块的方式把树木的色彩搭配方式及种类直观地反映在平面上,回归到植物种植设计最初最原始的一面。在所选植物景观色彩分析基础上,探讨不同植物色彩的景观作用及其规律,从而得出色彩组合规律,为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2 色彩组合规律

2.1 植物色彩面积分布

由图3可知,在曲院风荷春季乔木层中,绿色面积占总乔木层面积的93.9%,为春季乔木层表现的主要色彩;其他色彩粉、红、黄仅占6.1%,其中黄色面积占比最低为0.3%;灌木层中,面积占比较高的是绿色,绿色、黄色、红色、粉色,这四种色彩面积占灌木层总色彩面积的99.9%,紫色最低为0.1%;草本层绿色面积占比98.7%,绿色为其春季主要色彩。

2.2 植物色彩物种分布

实地调查发现曲院风荷公园内共有植物67科118属181种,其中乔木81种,灌木64种,草本26种,其他(包括藤本、水生植物)10种。由图4可知,在曲院风荷公园春季乔木层中,绿色树种占乔木层总树种的82.9%,为春季乔木层的主要色彩树种;其他色彩树种粉、红、黄仅占17.1%,粉色主要为日本晚樱、紫叶李、垂丝海棠等,红色主要为小鸡爪槭等,其中黄色树种占比最低,为0.6%;灌木层中,树种占比最大的是绿色,为56.9%,绿色、黄色、红色、粉色这四种色彩树种占灌木层总色彩树种的98.5%,为枸骨、黄杨、野迎春、金边黄杨、红花檵木、杜鹃等所表现的色彩,紫色树种最低为1.5%;草本层中绿色种类占88.6%,其他红、白、粉色彩占11.4%,主要为赤胫散、络石、红花酢浆草等植物所表现。绿色植物为其春季主要色彩树种。除占据总物种数74%的绿色树种外,剩余彩色树种的百分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粉色、红色、黄色、白色和紫色。

2.3 色彩组合模式及其空间分布

由表2可知,曲院风荷公园春季色彩组合共有13种,二色组合主要有绿+黄、绿+红、绿+粉等;三色组合主要有绿+粉+红、绿+黄+红、绿+黄+粉等;四色组合主要为绿+粉+黄+红,多为互补对比色组合。这些组合在曲院风荷公园共应用了121处(表3),其中,二色组合面积为17 445.5 m2,应用了77处,占总色彩组合应用数量的64%,为面积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的组合;三色组合面积为7 042.7 m2,应用了37次,占总色彩组合应用数量的30%;四色组合面积为2 551.0 m2,应用了7处,仅占总色彩组合应用数量的6%。色彩组合的应用频率与应用面积应用大小的排序基本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二色组合、三色组合、四色组合。

图3 曲院风荷公园色彩面积比Figure 3 Area ratio of plant color in Quyuanfenghe Park

图4 曲院风荷公园植物种类色彩比Figure 4 Plant color ratio by species in Quyuanfenghe Park

表2 不同色彩组合面积及数量Table 2 Area and locations of different color combinations

表3 曲院风荷公园不同位置植物色彩配置Table 3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colored plant at different locations in Quyuanfenghe Park

由表3可知,公园不同空间由于其使用功能不同,色彩组合的配置也存在一定差异。具有色彩变化的植物配置主要分布在公园入口、桥边、大草坪周围、道路交叉口视觉焦点处、小道旁、建筑及亭子周围、水边等游客较多及游客停留时间较长的空间。曲院风荷公园春季色彩组合使用频率最高的组合有绿+红、绿+粉、绿+粉+红、绿+红+黄四种,这四种组合基本可运用于所有视觉焦点景观。但所运用植物略有不同,入口空间所运用的红色、粉色植物多为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红花檵木、茶梅Camellia sasanqua、杜鹃等低矮灌木,道路交叉口、大草坪、亭子及建筑周围等空间所运用的红色、粉色植物要比入口空间多且高大,如:小鸡爪槭、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日本晚樱、紫叶李、垂丝海棠等。桥边、水边空间与前几个空间相比,黄色频率较高,与野迎春、花叶青木Aucuba japonicavar.variegata等在水边的大量配置有直接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通过研究曲院风荷公园春季色彩斑块的空间分布及其色彩组合特征,得出以下结论:

(1)乔、灌、草三层中,以灌木色彩最为丰富,色彩应用面积最大,绿、黄、红、粉四色面积占灌木层总色彩面积的98.5%;乔木层中绿色面积最大,达93.9%,粉色其次,占4.7%;草本层基本全部为绿色。

(2)乔木层中绿色树种占82.9%,粉、红两色树种占17.1%,为乔木层除绿色树种外主要的色彩树种;灌木层色彩树种丰富度最高,黄、红、粉三色树种占灌木层树种的41.6%;草本层绿色植物占88.6%,其他主要色彩为红、白、粉等植物物种。

(3)曲院风荷公园春季色彩多配置在交通节点、水陆交界处、建筑物周边等游客较多及游客停留时间较长的空间;常见色彩组合有:绿+红、绿+粉、绿+粉+红、绿+红+黄四种,这四种组合在各空间位置皆可应用,但植物种类和高度的配置根据空间的具体功能具有一定差异性。

3.2 讨论

与江南古典园林的邻近色、类似色为主的素雅色调相比,曲院风荷公园春季色彩较为鲜艳,并多为互补色、对比色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这种色彩配置上的差异,与不同园林的功能及针对人群有关。江南古典园林为私家园林,服务于少数文人墨客,他们追求高雅、清淡品格,促使园林色彩基调趋于素雅。而曲院风荷公园为公共园林,服务于大众生活,具有观赏休憩功能,鲜艳、丰富、对比感强列的色彩能营造积极的空间氛围,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同时曲院风荷公园面朝西湖、背临群山,对比强烈的植物色彩配置可以在周边大面积绿色背景下突出春季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季节特点。低矮而鲜艳的色彩组合分布在入口,既起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又不会遮挡视线。公共园林游客数量众多,又时常举办各类活动,需要时刻防范人群过于集中的风险,在交通节点、水陆交界处、建筑物周边,采用丰富的色彩配置,可以起到视线聚集、路线引导、安全警示的作用,降低公共风险。在开放活动空间,则以不同饱和度的绿色或者中差色为主,避免造成长期的视觉疲劳,同时表现春季生机勃勃的情景。

3.3 建议

本文基于对曲院风荷公园的植物色彩特征的初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公共园林中植物色彩的配置规律:

(1)入口、道路交叉口等具有人群聚集和导向功能的交通节点,可以用绿+红、绿+粉、绿+红+黄等鲜艳、对比突出的色彩组合进行空间强调,同时选择相对矮小的植株,避免视线的过度遮挡,提示安全感。

(2)在危险水域、宽阔马路边则选择相对高大的彩色植物,既起到突出景观的效果,也起到分隔和警戒的作用。

(3)局部空间内,除一些特定的花境外,色彩种类不宜搭配过多,一般以两种或三种组合较为合适,否则显得过于杂乱。

(4)公共公园中的大型开放空间,人群停留时间较长,主要进行一些休憩活动,应以邻近色等对比较小的色彩组合为主,避免视觉疲劳,而仅在各空间节点及特定功能区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

(5)本文研究范围仅涉及了一个公共园林的春季植物色彩配置特征,研究对象较少,未来对于植物色彩的组合规律及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还可以从不同季节、不同园林类型进一步进行补充及验证,并从人体学、心理学、生态学等方面对其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得出一个具有科学依据,得到广泛认同,并能对植物造景设计起到直接指导作用的园林植物色彩配置规律。

猜你喜欢

色相乔木树种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园林绿化中乔木栽植难点及养护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五)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找出犯罪嫌疑人
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营造
高支纱羊绒衫缩水率问题的试验分析
耐氯化水色牢度试验差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