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0-07-27田国素
田国素
(盐城市响水县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600)
外科临床上,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以腹胀腹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还会引发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1]。目前,治疗阑尾炎患者主要的方法为手术,伴随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在阑尾炎患者的治疗工作中,但实践发现患者的术后创伤、腹腔残留氧化碳气体等因素会给患者胃肠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在缓解腹胀、维护胃肠功能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2]。本研究现选择2018年入我院进行手术和护理的50例阑尾炎患者,分析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患者为我院2018年全年收治的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50例。患者入院时经诊断均符合阑尾炎诊断标准[3],确诊为阑尾炎患者,且具备腹腔镜指征,排除手术禁忌症、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以及不配合研究的患者。结合患者应用的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为25例。观察组患者,男15例,女10例,患者年龄 20~62岁,平均(44.2±4.3)岁,发病时间 3至 47h,平均(18.9±5.2)h,包括化脓性阑尾炎 14 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7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9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1~65岁,平均为(46.1±4.5)岁,发病时间范围为 4h 至 45h,平均为(18.3±5.0)h,有 15例化脓性阑尾炎、7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和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开展护理工作,内容有: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健康教育、胃肠减压等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干预。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与理解能力提高沟通效果,向其灌输阑尾炎的疾病知识和应用腹腔镜手术的实施要点,特别要告知患者更多治疗的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负性情绪,给予患者信心,同时也提高依从性与配合度。(2)疼痛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耐心告知患者产生疼痛的原因和机制,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疼痛,同时以掌心为支撑,按顺时针方向帮助患者按摩切口周边,每天按摩两次,每次持续20min,达到缓解疼痛,促进恢复的效果。(3)活动护理干预。告知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其早日康复的重要性,配合康复师制定不同患者的康复计划,协助和监督患者完成。如早期以放松肌肉为主,逐渐开始上下肢伸展和屈伸的活动,待身体条件允许后进行床旁和下床的活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大运动量。(4)体位护理干预。在患者术毕回病房后,根据麻醉要求安置体位。麻醉解除、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协助患者定时改变体位,预防腹部切口牵拉引发疼痛。(5)饮食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肛门排气后可食流汁,如米汤等,第二天半流汁,逐渐过渡至普食。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腹胀情况(1)无腹胀。(2)轻度腹胀:患者有轻度腹胀感,切口处无疼痛。(3)中度腹胀:患者腹部可见膨胀,切口有疼痛感,能够忍受。(4)重度腹胀:患者腹部有明显膨胀反应,切口疼痛感强烈,甚至无法忍受。护理人员为两组患者详细记录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胃肠功能恢复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s)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 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胀情况 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为16%,低于对照组的6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胀情况对比(n=25例/%)
2.2 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等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比(例/h)
3 讨论
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临床手术中的广泛应用,如今这一微创手术得到越来越多医疗人员和患者的认可。在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尽管具备了切口小、恢复快的优势,但也有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系统化全面护理必须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有研究显示[4],系统化护理干预拓展了传统护理的内容,从患者术后多方面开展护理干预工作,对于阑尾炎手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
本研究中应用系统化护理的患者从心理干预着手,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解除对疾病的疑惑,消除负性情绪,同时告知患者术后正确减少腹胀的方法,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重拾康复信心。同时配合腹部按摩、肩部按摩等手段,让患者机体更好地吸收手术过程中残留的二氧化碳气体,也减少直接对膈神经产生的刺激,减少腹胀情况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5]。本研究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为16%,明显比单纯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68%的腹胀发生率低,P<0.05,而在患者肛门排气、排便和肠鸣音的恢复时间等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也比对照组更快,用时更短,P<0.05,该结果与罗梦琴在其论著《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6]中的研究结果相似,再一次证实将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在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可积极提倡应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腹胀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更快恢复,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