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五区五指轮换定位法在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
2020-07-27张佳
张 佳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内分泌科,安徽 巢湖 238000)
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主要通过胰岛素注射方法进行血糖控制,维持病情的稳定。由于长期、频繁的进行胰岛素注射,注射部位周围皮肤容易形成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不适,同时也会影响到血糖的控制效果[1]。因此,在胰岛素注射治疗中,应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采取科学、规律的注射方法,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2]。本研究探讨了100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方法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纳入标准:以上患者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排除标准:病情危重,合并严重并发症,意识、精神障碍者[3]。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7例和23例,最高龄76岁,最低龄22岁,平均年龄(43.16±4.92)岁。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29例和21例,最高龄75岁,最低龄24岁,平均年龄(43.36±5.1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应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调查量表,调查100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情况。见表1
1.2.2 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常规环形轮换注射法,而在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两部五区五指轮换定位法,具体操作如下。
1.2.2.1 在划分腹部注射区域时,需要将手掌紧贴的腹部。掌心位于脐部,中指与腰围平行。张开五指后,指间呈15°角,根据指、掌的关节位置,对注射点进行编号(1~7)。在划分上臂外侧注射区域时,在腋前纹头处,紧贴掌根,中指与人体横轴平行。然后张开五指,根据指、掌的关节位置,对注射点进行编号(1~7),分为左腹、上腹、右腹和左右上臂外侧等5个区域。根据一日三餐的安排,明确注射时间,选择对应的注射点编号,按时按量给药。
表1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调查量表
1.2.2.2 在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治疗期间,需要由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具体讲解注射轮换知识,并进行演示操作和指导,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该方法。定期考察患者对于注射轮换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其对于注射部位轮换的执行情况,积极加以监督。在患者出院前,检查其对于胰岛素注射和轮换的执行情况,并予以指导。
1.3 统计学处理 以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情况及其满意度。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情况及其护理满意度[n(%)]
表3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HbAlc)效果[(±s),%]
表3 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HbAlc)效果[(±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3个月 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n=50) 7.06±0.62 5.70±0.32 5.59±0.24对照组(n=50) 7.11±0.57 6.45±0.39 6.01±0.28 P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治疗期间。为了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避免相同部位的重复注射,采取轮换注射方法[4]。常规采用环形轮换注射,按照顺时针轮换,定期在不同区域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但是该方法对于注射部位的区分过于粗略,患者很难完全记住每次的注射部分[5]。注射部位轮换卡的应用,可以改善注射点重复问题,但是难以完全避免[6]。另外,患者对于注射部位的轮换执行存在一定的难度。应用两部五区五指轮换定位法,可以利用手掌来划分注射区域,再根据关节位置进行定位、编号,分为两部、五区,更加方便患者掌握和记忆,能够有效避免相同注射点重复注射的情况[7]。相比于传统的轮换注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记,注射工具方便携带,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两部五区五指轮换定位法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对于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的知晓率,并做到规范轮换,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缩短胰岛素注射时间,有助于促进胰岛素的吸收,进而提高血糖的控制效果[8]。
综上所述,两部五区五指轮换定位法在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可以更加快速、准确进行注射点定位,避免相同部位的重复注射,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