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校学生激励教育前思想状况调查问卷”的分析与对策
2020-07-26孙爱华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村初中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加,价值取向观念和行为方式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使得传统的激励教育效应大大弱化,如何树立新时期农村初中生学习的先进典型,开展以激励为目的的励志教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激励教育;研究;调查
一、 问题的提出
所谓激励,就是通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使人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一个人在通过充分的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三至四倍。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激烈的神话》一书中写道“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激励是很多人经常采取的管理措施,按照马斯洛的关于人类需求層次论,最高的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个人价值发挥的最高境界。
课题组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展基于激励教育研究的调查研究工作,旨在认清激励教育现状,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加强基于激励教育的长效机制。本课题组在我校初中生中开展了广泛调查研究。
二、 调查研究的目的
我校地处农村,学校的生源全是附近的农村孩子,由于信息比较闭塞,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条件差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我校学生在学习认知、思想提升、眼界拓展等方面都远远地落后于城里的孩子。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教育训练,转变我校农村初中生对学习的认知态度,从而提升我校初中生的思想状态,扭转我校农村初中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局面,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在于,研究将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搜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准确把握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观点,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并将研究结果及时反馈和运用于我校初中生的教育实践。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指导我校农村初中生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有利于改变我校农村初中生“无目标状态”“读书无用论”“学好了也找不上好工作,只要能拿上初中毕业证,将来打工挣钱能养活自己就行”的不可取思想,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实现学生从根本上转变自己,改变学习方式,正确审视自我,树立奋斗目标,进而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实现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教育就是唤醒”,育人为本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能抱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也有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唤醒我校农村初中生沉睡的心灵,唤醒农村初中生的自信,激励农村中学生积极上进。
三、 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时间
2019年10月~2019年12月
(二)调研内容
课题组成员对学生接受激励教育前的看法和反映、对学生激励教育的方式方法、激励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及不足和改进等方面的调查分析。
(三)问卷编制
我校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八、九年级部分学生,共抽样调查100人。试题共11道题,其中单选题5道,多选题5道,有一道开放式问题,以便更加详细、客观地掌握学生对激励教育的了解状况。
(四)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数据统计分析法、观察法、探究法等研究方法。
四、 调查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调研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
从调查的情况看,70%的初中生对激励教育有一定的认识,14%的初中生知道一点,11%对激励教育一点都不清楚。说明初中生对激励教育的方式方法认识模糊,对激励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理解片面、肤浅,只有5%的同学熟悉激励教育的方式方法,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激励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能明确地说出激励教育对自身的影响和作用。可见,在学校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激励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频次并不高,即使有应用,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和教师(父母)之间严重缺乏交流,学生内心的需求不能很好地被发觉,初中生的被认可度较低,主要成因有:
1. 客观条件限制:如城乡之间师资力量的差距,硬、软件建设的差距、教师对激励教育的意识淡薄。
2. 观念意识使然:缺乏刻苦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坚毅的性格缺乏。
3. 叛逆性强,情绪情感变化很大,很不稳定,心理脆弱,承受不住打击。容易激动,好走极端,做事鲁莽,在日常行动中,常常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混同在一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学生常常不能深思熟虑、沉稳地处理问题。
4. 学生自我定位不高,且存在狭隘的嫉妒心理,遇到挫折后,不求上进,而是破罐子破摔。
5. 学习主动性不强,阅读量不足,言语表达能力欠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欲望不强,导致学生对成绩呈无所谓态度,部分学生抱着“拿个毕业证”的想法坚持到毕业。
6. 家长监管不到位,部分农村初中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这几点也是我校初中升学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调研对我们的启示
1. 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培养祖国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要求我们教师培养的一代新人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必须具备独立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激励教育正是不断挖掘学生潜能的不二法门。但在现实中,教师仍然固守“唯分数论”,强制性、说教性、训导性等呆滞的教育方法,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致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农村初中生对学习兴趣渐失,更失去了探索的勇气和行动。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能否体会到激励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找到一条提高教师素养的有效途径。
2. 从统计结果看,学生之所以缺乏思想上的行动和动力,是因为教师只注重掌握知识,缺乏培养学生认知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学习了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就要激发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经历了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就要适时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亲人、珍爱生命、懂得感恩。因此,有效的激励教育是学生成长的秘密武器。激励学生,让其健康成长是老师的职责。首先,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转变教育方式方法,懂得以德感人(无德不成师,要散布阳光到学生心里,先得教师自己心里有阳光)、以爱暖人(爱的力量是学生成长的营养源,要小心翼翼触及学生的心灵)、以技服人(做知识的富豪,让专业的血液流淌到学生的全身)、以情化人(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珍藏学生的秘密)、以礼育人(讲究礼仪,体态优雅,远离不良嗜好)、以理教人(平等对待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位学生)、以巧励人(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因此要努力使初中生觉得老师的激励教育不仅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而且成为他们成长的目标。教师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而是教师在学生心中点燃了多少火种。
3. 每个初中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性格特征,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他们是在教师的指引下点滴积累、循序渐进、成长壮大的。从统计结果看,76%的学生最想得到老师情感方面的关注和激励,这说明我们教师的激励教育有偏颇,应加以重视和实践,课题组成员要不断地研究,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实施。
(三)解决问题的理论对策思考
针对当前我校农村初中生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调查研究收集到的意见,就今后加强激励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 通过展示各种激励教育,通过纠错实现落实激励教育,通过点拨实现提升激励教育,通过开放实现拓展激励教育,力求从学习态度、从心理转变、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激励教育突破,做到一切以初中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使激励教育真正成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的高效动力。
2. 充分发挥父母、老师、榜样、教育专家等在激励教育方面的作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我校初中生的激励教育工作。
3. 转变并丰富激励方式,加强激励教育的有效性。初中生特別厌恶说教形式的激励教育,必须丰富激励方式,诸如让他们欣赏励志电影、聆听激励演讲、座谈、阅读激励教育方面的书籍、看名人传记、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榜样激励,以此来激发我校农村初中生的精神斗志。此外,还可以创办激励教育网站,举办激励教育辩论赛、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活动要给予学生相应的物质激励),参观考察名人古迹,通过报刊、橱窗、板报等强化宣传教育,以此大力推进激励教育。
4. 广泛开展初中生“读好书、立大志,见行动”激励活动。我校应借助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开展读好书、立大志、见行动活动。倡导初中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激励我校农村初中生开阔眼界,唤醒他们的自信,激励他们积极上进。
5. 丰富激励教育的评价方式和标准。调查表明,初中生最在乎的是学习成绩的高低和是否担任班干部。据此可以丰富学校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以进行激励。如设置学习、纪律、卫生、习惯、进步标兵,读书达人、运动达人、文艺达人等,通过校园广播站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
6. 发挥身边榜样的激励作用,身边的榜样在同学中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影响力,并且更有亲近感,学习者也容易被说服,能够心悦诚服。建议学校要不断发现和树立初中生各类先进榜样,加强宣传,号召学生学习。
7. 激励教育要具备及时性、持续性、实效性。激励教育要因人而异,使初中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及时、持续、有实效地选择有效的激励方式,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进行判断取舍的标准和方法,更有利于其主动积极地规范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并朝着我们预期的激励教育目标发展。
通过三个月的调查、访谈、分析,我们本课题组的成员与我校初中生近距离的接触、聆听、交谈后,发现了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的根源,为下一阶段研究对策以及为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实施完善对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孙爱华,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