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芪益气消渴丸的水提与制剂工艺的优化*

2020-07-25谢月梁奇冯育林曹丽萍张子龙林晓燕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深圳58000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20年6期
关键词:丸剂药粉甲苷

★ 谢月 梁奇* 冯育林 曹丽萍 张子龙 林晓燕(.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 深圳 58000;.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6)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特点为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外周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引起以糖代谢紊乱为主,包括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全身性疾病[1]。中医诊断本病为“消渴病”,禀赋不足、五脏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因素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渴”为气血津液疾患,消渴病的病因在于阴伤气耗,淤血内阻,燥热偏胜,脏腑病变所致,临床多见气阴两虚之症,治疗上多采用养阴清热法[2-3]。

参芪益气消渴丸为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应用多年的临床经验方,临床疗效确切,由黄芪、党参、丹参、干益母草、荔枝核、干石斛、玉米须、山药、酒女贞子、天花粉、麸炒苍术、黄连、玄参、天花粉、醋五味子、法半夏15味药材组成,具有益气养阴、化痰活血通络的功效。具有益气养阴、清热生津、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上用于医治2型糖尿病属于阴伤气耗、热结津亏、淤血阻滞之证,症见:口渴多饮、小便频繁数量多、多食易饥、体弱乏力等,舌质嫩红,苔少薄白;对于其他内分泌代谢系统疾患见上述症状者亦有一定疗效[4]。原汤剂内服,临床疗效好,但存在煎煮、携带、使用不方便,易酸败变质的缺点,为更好的利用开发该处方,并结合预实验结果和医院生产实际,故将其研制成服用方便、疗效稳定的中药浓缩丸剂。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 2965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ELSD 200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美国Waters公司);ZW-20S型中药制丸机(广州雷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ZB-1E智能崩解仪(天津天大天发);AB-104N 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梅特勒公司);超声波清洗仪(SK7200LHC,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30B 粉碎机(山东临清新源制药机械有限公司);TST-E804-6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东莞市特斯特检测仪器有限公司);DZF-6050 型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黄芪甲苷对照品(纯度为96.9%,批号:110781-201717,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黄芪,党参,干石斛,干益母草等15味药,均购自深圳市宏盛昌药业有限公司,经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梁奇主任中药师鉴定均符合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2 方法与结果

2.1 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取黄芪、党参、干益母草、荔枝核、玉米须、酒女贞子、麸炒苍术、玄参、黄连、醋五味子、法半夏11味药加水煎煮,煎煮液浓缩至500mL,作为供试品贮备液,供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和总固形物测定用。

2.1.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Cosmosil 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00mL/min,柱温:30℃;漂移管温度:102℃;气流速:3.0mL/min,理论塔板数以黄芪甲苷计算不低于6000。色谱图见图1。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黄芪甲苷对照品粉末适量,加甲醇溶解稀释,配成黄芪甲苷对照品浓度为0.53mg/mL的溶液。

2.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浓缩液5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溶液振摇提取4次每次50mL,合并正丁醇溶液,用氨试液反复洗涤2次,每次40mL,取正丁醇溶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稀释至5mL,摇匀,即得。

2.1.4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按参芪益气消渴丸水提处方称取除黄芪外的阴性处方饮片,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过滤,浓缩至200mL,即得阴性对照溶液。

2.1.5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量取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5、10、15、20、25μL,按“2.1.1”项下色谱条件测得峰面积。以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111132.24X-185325.39,相关系数r=0.9999,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在2.65~13.2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 固形物质量测定精密吸取各样品浓缩液20mL,置干燥洁净的蒸发皿中,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0831)测定,计算固形物质量,公式如下:

W为20mL浓缩液中干浸膏重量,V为定容体积。

2.3 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

2.3.1 试验设计及结果[5-6]根据前期预实验结果,分别确定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以黄芪甲苷含量和固形物质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试验安排及结果见表1~3。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表3 方差分析

由直观分析可见,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提取次数(C)>提取时间(B)>加水倍量(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C(提取次数)、B(提取时间)对提取结果有显著影响(P<0.05),因素A(加水量)对结果无显著影响,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确定优选工艺组合为A2B2C3,即煎煮三次,每次加10倍量水,每次1.5h。

2.3.2 验证试验 按处方比例,称取3份药材,按上述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提取,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和固形物质量,计算综合评分值,结果见表4。

表4 验证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验证试验结果与正交试验优选结果基本吻合,三次验证试验结果的综合评分均值为95.15,说明正交试验选出的工艺条件合理、稳定可行。

2.4 制丸工艺研究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7-8],以成型率、溶散时限、吸湿率三个指标来评价药丸的成型工艺,丸剂吸湿率的加权系数为0.5,成型率和溶散时限的加权系数分别为0.25。综合评分=(最小吸湿率值/吸湿率)×0.5×100%+(成型率值/最大成型率值)×0.25×100%+(最小溶散时限值/溶散时限值)×0.25×100%。将投料的软材和成型后的丸粒分别称重,计算成型率。取供试品6丸,按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ⅫA崩解时限检查法项下操作,记录溶散时限。将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放入25℃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 h,使其内部的相对湿度保持在75%。在恒重后的称量瓶中放入研细的浓缩丸,使其均匀塘开,准确称重后放入底部盛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内,并将称量瓶盖打开,放置48h后称重,计算吸湿率[9]。

2.4.1 浸膏相对密度的确定 取水提液适量,60℃下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分成5等份,留1份备用,其余4份分别在60℃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1.35、1.40的浸膏。称取5份药材细粉15g,药粉细度为100目,60℃干燥8 h,混合均匀,加入不同相对密度的浸膏中,制软材,制丸,考察不同的浸膏相对密度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浸膏相对密度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相对密度为1.35时,其综合评分较高,因此成型工艺的相对密度确定为1.35(60℃)。

2.4.2 药粉用量与浸膏比例确定 取浸膏适量,将浸膏相对密度浓缩至1.35(60℃),称定浸膏重量后平均分成5份,每份50g,药粉粉碎至100目。考察不同的药材细粉量与浸膏比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见表6。

表6 药粉用量与浸膏比例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药粉量与浸膏比为2∶1时,其综合评分较高,因此药粉量与浸膏比确定为:2∶1。

2.4.3 药粉细度的确定 取浸膏适量,将浸膏相对密度浓缩至1.35(60℃),称重后平均分成5份,每份50g,浸膏与药粉量的比固定为2∶1,考察不同的药材细度比对综合评分的影响。结果见表7。

表7 不同药粉细度对综合评分的影响

由试验结果可知,药粉细度与综合评分成正比关系,当粉末目数越高,药粉越细,丸剂成型率越好,丸剂圆整光滑,评分高,反之则表面粗糙、凹凸不平,粘合性差,易开裂,但粉末越细,粉碎时间长,成本增加,结合大批量生产的可操作性与节能性的考虑,将药粉目数定为100目。

2.4.4 临界相对湿度的确定[9-10]丸剂极易吸湿,吸湿会引起丸剂粘连、潮解、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为了保证丸剂的质量,本试验测定吸湿率和其临界相对湿度(critical relative humidity,CRH),以保证生产中环境适合本品包装。配置不同饱和盐溶液,分别置于玻璃干燥器中,恒温25℃放置48h,使其内部平衡构成不同相对湿度(RH)的环境。取丸剂,研细,每份约2.0g放置在已干燥置恒重的称量瓶中,使其均匀摊开,分别放入上述盛有不同过饱和溶液的干燥器内,打开称量瓶盖,在恒温培养箱中25℃下放置48h,然后精密称量并计算吸湿率,测定其CRH。以吸湿率为纵坐标,相对湿度为横坐标作图,结果见表8和图2。

表8 不同盐饱和溶液中的吸湿率

图2 不同RH %中浓缩丸的吸湿率

对图中两条切线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方程Y=0.1108X-1.4614,Y=0.3027X-13.6468,其交点处即为临界相对湿度,为63.54%。因此在参芪益气消渴丸生产、包装时,其环境湿度应保持在63.54%以下。

2.5 中试放大试验按每一个制剂单位处方量不少与10倍量进行3批中试放大试验研究,结果见表9。参芪益气消渴丸3批中试放大结果表明,干浸膏得率与小试结果接近,表明本品制备工艺可行。

表9 批中试结果

结果表明,三批中试浓缩丸平均得率为95.67%,且与小试结果接近,提示本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3 讨论

参芪益气消渴丸为复方制剂,组分多且复杂,不适合将全部药材粉碎制丸;由于中药材提取液中含糖量高,水提取得到的浸膏吸湿性强,也不适合将所有药材提取浓缩成浸膏再粉碎成粉末制备丸剂,因此我们将其中一些药材经提取浓缩成浸膏,作为粘合剂,其余粉碎为细粉,运用塑制法将其研发制作成中药浓缩丸,运用此工艺制备的中药浓缩丸,既减少病人吞服剂量,又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便于携带保存和吞服,易于溶出与吸收,能显著提高疗效,此外相比汤剂、散剂,丸剂更方便携带且服用量减少;相比片剂、颗粒剂这些固体制剂,丸剂的制剂工艺更简单,制作成本更低,从而降低了病人的治疗成本。

根据评价指标对丸剂制备工艺影响大小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吸湿率对丸剂的生产环境、包装材料和贮存条件均有影响,故选为主要指标,综合评分加权系数定为50%,成型率和溶散时限权重系数均定为25%。

本研究经过对处方主治功效及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分析[11-13],选用黄芪、党参等11味药提取,由于黄芪、玉米须、干石斛等药材,纤维性比较强,难以粉碎成细粉;党参含糖量高,吸湿性强,粉碎难度大,干益母草为全草,荔枝核、酒女贞子、醋五味子为种子果实类,油性较大,不适合粉碎;麸炒苍术含挥发油类;玄参、黄连均含水溶性成分,适合水提取,因此选取该11种药材进行水提取。山药、天花粉,含淀粉量高;丹参、法半夏易于粉碎,故选取该4种药材进行粉碎,出粉率高。

对水提取工艺及制剂成型工艺进行优化,以黄芪甲苷含量和固形物质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黄芪等药味的水提取工艺,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1.5h。以成型率、溶散时限、吸湿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优化制剂成型工艺,最终确定浸膏相对密度浓缩至1.35(60℃),浸膏与药粉量的比固定为2∶1,药粉细度目数为100目,改工艺所得丸剂表面完整光滑、色泽均匀、且有效成分能被人体吸收更完全。

猜你喜欢

丸剂药粉甲苷
干燥温度对中药丸剂溶散时限的影响探讨
曲美他嗪联合黄芪甲苷对心力衰竭犬心肌细胞Ca2+水平的影响
不同中药物料对丸剂溶出的影响及其体内外评价
不同配伍防己黄芪汤中黄芪甲苷含量变化
火麻仁片剂生产技术研究
巧称质量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老年咳喘片中黄芪甲苷含量
HPLC-ELSD法同时测定玉屏风总苷中黄芪皂苷Ⅱ及黄芪甲苷
简易蜂群施药器
胶囊里的药粉不可倒出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