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类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7-25耿晴晴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显著性教学效果

耿晴晴,刘 佳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FA)又称过程性评价,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的评价,注重及时反馈,用以强化和改进学生学习方法[1-2]。形成性评价通过诊断教学方案或计划、教学过程与活动,提供反馈信息,及时纠正学生的偏差表现,以提高教学活动质量和学习效率[3-5]。医学生作为未来为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人才,临床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未来作为卫生服务人员的诊疗能力和业务素质,是影响我国卫生人才队伍水平的重要因素[6-7]。加强临床医学类课程的形成性评价研究,提高医学教学质量,从而保障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医学院校教学改革趋势[1,8-9]。本研究通过对中医类高校学生展开问卷调查,探索形成性评价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某中医类高校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形成性评价对中医类高校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影响。

1.2 方法

设计电子化问卷,针对形成性评价应用效果对学生进行调查,涉及指标包括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评价采用学习策略、自学意识、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压力、学习成绩和满意度7个指标,学习能力评价采用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文献查阅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5个指标,所有指标的评分区间为1~4分。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软件SPSS 16.0分别计算学习效果指标和学习能力指标评分的均数与标准差,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教学方式和不同专业之间是否存在组间差异,采用Tukey HSD Post-hoc方法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共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95份,回收率99.5%。学生平均年龄为(21.32±1.06)岁,男性289人,女性706人。学生专业包括中医临床(n=317)、中西医临床(n=165)、医学美容(n=37)、骨伤(n=54)、针灸推拿(n=77)、全科医学(n=54)和护理(n=291),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包括平时作业(n=838)、随堂测试(n=660)、阶段考试(n=887)、案例讨论(n=566)、小组学习(n=753)、自主学习(n=921)、技能考核(n=723)、翻转课堂(n=334)、情景教学(n=294)和慕课教学(n=318)。

2.1 不同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分析

如表1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指标影响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Tukey HSD Post-hoc检验结果显示,情景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优于平时作业、随堂测试、阶段考试、小组学习、自主学习和技能考核这6种传统教学方式(P<0.05),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效果优于绝大多数传统教学方式,情景教学、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3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

如表2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指标影响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Tukey HSD Post-hoc检验结果显示,情景教学在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式(P<0.05),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效果优于部分常规教学方式,情景教学、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3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不同专业教学效果分析

如表3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形成性评价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效果指标影响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Tukey HSD Post-hoc检验结果显示,形成性评价在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及降低学习压力等方面的效果优于其他专业(P<0.05),形成性评价在提高骨伤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满意度及降低学习压力等方面的效果优于临床类专业(P<0.05)。

表1 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s,分)

表1 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s,分)

教学方式 学习策略 自学意识平时作业随堂测试阶段考试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技能考核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慕课教学F值P 2.93±0.81 2.97±0.80 2.92±0.80 3.03±0.78 3.00±0.78 2.92±0.80 3.00±0.77 3.17±0.76 3.22±0.72 3.15±0.77 8.55<0.001 3.02±0.77 3.06±0.78 3.01±0.76 3.13±0.74 3.07±0.75 3.01±0.76 3.07±0.75 3.20±0.75 3.29±0.70 3.20±0.76 6.97<0.001学习积极性3.01±0.77 3.05±0.75 3.00±0.76 3.12±0.73 3.05±0.74 3.00±0.76 3.06±0.73 3.18±0.74 3.27±0.69 3.16±0.76 6.31<0.001学习兴趣2.97±0.79 3.01±0.78 2.94±0.79 3.09±0.74 3.05±0.75 2.95±0.79 3.03±0.75 3.14±0.78 3.26±0.71 3.15±0.77 8.01<0.001学习压力2.64±0.98 2.66±0.99 2.62±0.99 2.73±0.97 2.67±0.99 2.62±0.99 2.68±0.98 2.83±0.99 2.87±0.95 2.87±0.97 4.49<0.001学习成绩2.82±0.80 2.84±0.79 2.81±0.79 2.94±0.77 2.87±0.77 2.81±0.79 2.88±0.77 3.03±0.77 3.05±0.76 3.05±0.77 7.31<0.001满意度2.79±0.75 2.83±0.76 2.78±0.74 2.88±0.72 2.84±0.74 2.79±0.75 2.84±0.73 2.96±0.72 3.02±0.69 3.03±0.72 6.99<0.001

表2 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s,分)

表2 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s,分)

教学方式 文献查阅能力3.17±0.75 3.19±0.76 3.14±0.76 3.24±0.72 3.22±0.73 3.15±0.76 3.20±0.73 3.27±0.72 3.32±0.70 3.32±0.73 3.63<0.001团队协作能力 沟通能力平时作业随堂测试阶段考试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技能考核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慕课教学F值P 3.08±0.79 3.12±0.79 3.05±0.79 3.18±0.76 3.14±0.76 3.07±0.78 3.14±0.76 3.30±0.74 3.37±0.68 3.29±0.74 8.85<0.001 3.05±0.77 3.09±0.77 3.02±0.77 3.18±0.70 3.12±0.73 3.04±0.76 3.12±0.73 3.25±0.72 3.34±0.65 3.25±0.72 9.31<0.001问题分析能力3.11±0.72 3.14±0.73 3.08±0.73 3.21±0.68 3.16±0.70 3.10±0.73 3.16±0.70 3.26±0.69 3.36±0.62 3.28±0.70 7.16<0.001创新思维能力2.97±0.77 3.00±0.78 2.95±0.77 3.09±0.73 3.03±0.75 2.97±0.77 3.03±0.74 3.19±0.72 3.24±0.68 3.17±0.74 8.29<0.001

表3 形成性评价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s,分)

表3 形成性评价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s,分)

专业 学习策略 自学意识中医临床中西医临床医学美容骨伤针灸推拿全科医学护理F值P 2.68±0.83 2.80±0.81 2.76±0.79 3.20±0.71 2.92±0.74 2.75±0.88 3.20±0.75 13.27<0.001 2.80±0.81 2.92±0.73 2.84±0.80 3.26±0.76 3.05±0.71 2.92±0.78 3.22±0.75 9.32<0.001学习积极性2.81±0.80 2.93±0.76 2.76±0.76 3.24±0.73 3.08±0.68 2.98±0.69 3.20±0.74 8.63<0.001学习兴趣2.76±0.83 2.83±0.81 2.78±0.79 3.24±0.73 3.06±0.71 2.89±0.75 3.14±0.78 8.21<0.001学习压力2.39±1.00 2.48±1.03 2.08±0.92 2.93±0.91 2.81±0.81 2.57±0.95 2.94±0.93 12.39<0.001学习成绩2.63±0.82 2.73±0.77 2.38±0.83 2.93±0.72 2.88±0.71 2.62±0.93 3.07±0.75 11.04<0.001满意度2.61±0.76 2.62±0.75 2.49±0.65 2.94±0.79 2.66±0.70 2.66±0.71 3.08±0.67 14.59<0.001

如表4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形成性评价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能力指标影响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TukeyHSDPosthoc检验结果显示,形成性评价在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效果优于中医临床和中西医临床专业(P<0.05),形成性评价在提升骨伤专业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效果优于中医临床和中西医临床专业(P<0.05)。

表4 形成性评价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s,分)

表4 形成性评价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s,分)

专业 文献查阅能力3.02±0.84 2.99±0.75 3.19±0.81 3.26±0.83 3.23±0.69 2.98±0.75 3.28±0.71 4.66<0.001团队协作能力 沟通能力中医临床中西医临床医学美容骨伤针灸推拿全科医学护理F值P 2.84±0.86 2.88±0.79 2.97±0.76 3.35±0.73 3.13±0.68 2.91±0.66 3.34±0.70 14.03<0.001 2.82±0.82 2.90±0.73 2.97±0.73 3.35±0.83 3.13±0.68 2.79±0.79 3.30±0.69 13.93<0.001问题分析能力2.91±0.80 2.96±0.68 3.00±0.75 3.41±0.69 3.17±0.68 2.96±0.65 3.29±0.68 10.19<0.001创新思维能力2.75±0.85 2.79±0.75 2.81±0.70 3.24±0.73 3.05±0.69 2.89±0.78 3.23±0.69 13.19<0.001

3 讨论与建议

3.1 创新临床教学模式

研究结果显示,情景教学、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优于绝大多数传统教学方式,表明在线教学模式对提升中医类高校教学质量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好的教学效果的获得,离不开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和及时有效的效果反馈。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时,应结合每门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和形式,同时注重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调整课程内容。

3.2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创新的学习模式,对于医学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中医类高校学生来说,培养中医思维和辨证论治能力尤其重要,在知识获取途径愈发丰富的当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模式,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提高学习主动性。

3.3 制定综合性考评体系

构建多阶段、多层次的系统性教学考核体系,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分阶段将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网络作业、临床案例分析汇报等多样化考核手段运用于课程教学考核过程中。如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切入点,建立分层次、多题型的标准化试题库,形成综合性考评体系,对中医临床专业学生进行考核。

3.4 建立动态调整持续改进机制

研究发现,骨伤和护理专业教学效果好于临床类专业,这主要是因为临床类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性、周期长的工作,而当前中医类高校缺乏系统性教学效果考核指标体系和全程化培养机制,从而难以客观、有效地对临床课程教学过程进行量化考核与及时干预,使得临床实践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最终目的在于了解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环节和因素,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要对临床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进行实时反馈和动态调整,以期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显著性教学效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莲心宝宝有话说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