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思考

2020-07-25牛彦辉焦娉祖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工学立德中医药

牛彦辉,焦娉祖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以来,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导目标,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立德树人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本质目标上存在共性,强调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在立德树人视域下对中医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同时也是中医药高职院校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重要路径。

随着国家中医药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医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彰显了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但是,由于我国的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因而在发展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认识存有偏差,课程体系不够合理、实践教学环节缺失,师资队伍结构欠合理、双师型教师短缺等问题[1]。为此,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的新形势下,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在立德树人视域下,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贯穿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将传统的“师带徒”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建构“阶梯式工学交替”的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 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2.1 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职业教育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到职业本位。知识本位是重学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显露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无所适从;能力本位以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但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在教育目的上,存在重视行为、忽视品德的倾向;在教育方法上,由于强调针对具体工作进行培训,使日后的职业迁移和继续学业受到影响。因此,能力本位又逐渐被素质本位、人格本位的职业本位所取代。

职业本位主张职业教育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以职业岗位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需求为导向进行职业教育的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估。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新理念。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是以生为本,在职业教育中就是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发展为教育的根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就是以学生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对从业(或执业)人员的素质、能力需求为导向,使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面向职业需求,提高就业率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应定位为:以中医药岗位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培养,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技、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具有良好中医药职业素养、中医适宜技术和岗位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2 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在立德树人视域下,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依据,将传统的“师带徒”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注重整体优化,体现全面发展、职业能力递进增长的原则,按照教学内容对接职业能力、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教学设计对接工作环境的思路,构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校内实训基地仿真生产性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相结合的“阶梯式工学交替”的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阶梯式”即“三阶梯”,是遵循职业能力递进增长的原则。

“第一阶”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阶段,时间是第一、二、三学期,第一学期重点是形成职业基础能力,并贯穿人文素养的培育;第二、三学期重点是职业核心能力形成,并贯穿职业素养的培育。

“第二阶”是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阶段,时间是第四、五学期,主要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将传统的“师带徒”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实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图1 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阶梯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阶”是学生职业能力拓展阶段,时间是第六学期,主要通过“1+X”课程平台,拓展学生的专业认知,提升专业能力,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

“工学交替”是借鉴英国的“三明治式”现代学徒制[2],建构“学习—实践—学习”的“1.5+1.0+0.5”人才培养模式。

2.3 课程体系及课程模块的设置

2.3.1 课程体系 依据“阶梯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建构适合学生就业岗位及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的“学历证书+职/执业资格证书”(1+X)的课程体系(见图2)。

图2 “1+X”的课程体系

2.3.2 课程模块(1)职业能力形成课程模块:人文社科类课程、中医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2)职业能力提升课程模块(见图3)。

(3)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资格培训或鉴定课程、执业资格证书考试课程。

2.4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

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实施“阶梯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见图4),贯穿的一条主线就是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师带徒”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或行业与学校共同合作、双元育人的职业教育制度。在实施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四个双”。一是双主体育人,学校和企业行业均是育人主体。二是双导师教学,学校教师和企业行业师傅均承担教学任务。三是学生双重身份,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行业的员工。四是签订两份合同,学生与企业行业签订劳动合同,学校与企业行业签订联合办学合同。

图3 职业能力提升课程模块

图4 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阶梯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运作流程

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阶梯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发展过程及职业素养养成过程,又实现了学校和中医药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双育人”过程。因此,学生要与学校、中医药行业企业签订合同,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部分时间在企业工作,实现“学习—实践—学习”的“交替式”人才培养。

3 思考

3.1 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旋律

立德树人就是“教育以树人为本,树人以立德为先”。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3]。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就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向、模式与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和顶层设计,以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立德树人的导向下,从知识的培养,能力的形成、提升、拓展,素质的养成等方面精心构建,贯穿人文素养的养成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让立德树人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真正体现。并且在人才培养模式运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创新实践育人途径,拓展立德树人的新局面;充分发挥企业或行业文化的育人特色,聚焦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3.2 引入现代学徒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基础工程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号)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制度框架,将现代学徒制作为校企合作的7种合作形式之一。现代学徒制起源于德国、瑞士、英国等欧洲国家的职业培训,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国家职业教育和劳动用工制度紧密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4]。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5〕29号),标志着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正式开始。将中医药教育的“师带徒”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由学校与企业或行业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实施,并试行“阶梯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将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加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教学,将知识传授与操作实践紧密衔接,将学习知识、培训技能与企业行业工作实践融合在一起,推动教、学、做的统一,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实现中医药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有利于实现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的更好融合,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为此,在“阶梯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运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现代学徒制这条主线。首先,成立由中医药高职院校专家与中医药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论证和制定。其次,中医药行业、企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出岗位的实践技能要求,教师团队根据行业、企业要求设置课程。最后,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领导小组的督导下,校企双方相关人员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共建教材体系、共建教学资源库、共建综合评价体系、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

3.3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基本保障

“阶梯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贯穿的一条主线是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度和职业教育制度的有效结合,中医药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都要积极承担起自己的职责,落实好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完善合作共赢的长效且稳定运行机制。首先,要改善医院、企业的办学条件,提升学生在医院、企业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其次,建立医院、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的激励机制,完善医院、企业导师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制度,提升在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思维能力,做到双导师知识结构不脱节。再次,高职院校与医院、企业共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徒分班(招工)一体化制度、学生(学徒)管理制度、学分管理制度、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等,以保证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最后,成立由中医药主管部门、教育部门、行业协会组成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校企合作进行监控和考核。通过成果反馈造成的社会影响激发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热情,进一步推进现代学徒制在中医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工学立德中医药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盐工学人
——宋辉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