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思考

2020-07-24焦莉王春明穆春雨吴忠良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7期
关键词:赛项职业院校大赛

焦莉 王春明* 穆春雨 吴忠良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思考

焦莉 王春明* 穆春雨 吴忠良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是育部组织的职业院校教师唯一一项国家级赛事,至今已经进行了十年,笔者通过对十年来比赛的变化趋势和2019年大赛的特征分析,得出四个结论:大赛的引领作用向教学能力方向倾斜;教师覆盖面逐步增大;强调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把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重要性凸显。据此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政府层面提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点建议。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和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明确指出要着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而教学能力恰恰是教师素质水平的具体体现。2010年开始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互联网+教育”大背景下的产物,这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思想高度吻合,此项大赛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在引领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落实“以赛促教”指导思想,真正提高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1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变化趋势

1.1 背景介绍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源于2010年,至2019年正好进行了十个年头,整个大赛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赛举办的前两年(2010-2011),称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主要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第二阶段是接下来的六年(2012-2017),称为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吸纳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参赛;第三阶段是最近两年(2018-2019),称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旨在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

1.2 赛项设置变化 自大赛开赛以来,国家不断采取动态调整机制,引导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在大赛赛项设置上变化复杂,呈现出显著的逐步优化趋势。大赛先后设置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比赛、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比赛、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网络课程比赛以及教学能力比赛(表1)。

表1 历年大赛赛项设置汇总表

1.3 评价指标变化 纵观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赛项参赛比例最大,而且从未间断过,可以说是大赛的核心赛项。以教学设计赛项为例,评分指标有如下三个变化。一是从评分指标结构上,2010-2013年使用的是2010版的评分标准,有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应用、创新与实用四项指标;2014-2018年使用的是2014版的评分标准,有总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特色创新四项指标;而2019年的评价指标有五项,分别是目标与学情、内容与策略、实施与成效、教学素养和特色创新。二是各项指标的分值不同,2010版分值比例为:教学设计30%、内容呈现25%、技术应用25%、创新与实用20%;2014版分值比例为:总体设计40%、教学过程30%、教学效果15%、特色创新15%;2019年分值比例为:目标与学情20%、内容与策略20%、实施与成效30%、教学素养15%、特色创新15%。三是评价重点不同,2010版强调“教学内容适合以多媒体技术呈现;突出信息化教学特点”,2014版则改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考核与评价多元化,方法得当”,而2019版则更突出“培养学生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好工匠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等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素养的指标。

2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特征分析

2019年是大赛举办的第十个年头,赛项方案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高职组比赛为例,分析如下:

2.1 强调教师组建团队参赛 从参赛教师数量上,2012-2014三年间,每年的三项比赛中都有一个项目是个人赛,其余两个项目个人或团体均可;2015-2018这四年,每年三个项目都是个人和团体均可参赛;而2019年对教师的要求则是必须团队参赛,人数为2~4人。从参赛教师的人员构成上,2018年之前,团队参赛的教师必须是同一学校的在职教师,而2019年开始鼓励同一区域内同层次的院校跨校联合组队,专业课程组还可以吸纳学校聘用的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团队成员,“三区三州”职业院校教学团队可引进1名东西协作职业院校教师作为团队成员参赛(表2)。

表2 高职组参赛教师数量变化表

注:▲ 个人赛;● 个人团体均可;★团体赛

2.2 参赛课时数发生巨大变化 2012-2016年教学设计是针对1-2课时教学内容、或是选择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进行教学设计。2017-2018年在以往的比赛的基础上,要求设计内容必须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实施。2019年变化较大,要求参赛作品不少于12/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考察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连贯性和整体性的把握。

2.3 参赛材料要求更加全面 以教学设计赛项为例,就纸质材料而言,2017年之前的比赛要求提供的只有教案和说课稿,2018年增加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表,2019年将授课计划表改为课程标准,同时增加了教学实施报告,并删掉了说课稿。而对于视频材料来说,2019年也做了较大调整,要求提供2~5段课堂实录,而且原则上每位老师不少于一段(不实施课堂教学的除外),总时长40~45min,每段视频最短8min左右、最长20min左右,2018年之前要求1段不超过10min的讲解视频即可(表3)。

表3 高职组提供参赛资料变化表

通过分析得知:一是大赛对教师的引领作用发生了改变,由最初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转变为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进而又转变为以信息化教学为基础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二是扩大参赛教师覆盖面,让更多老师能够参与到大赛中来,2019年比赛方案明确要求组建教学团队参赛;三是强调教师对课程的整体把握,12/16学时的教学设计基本占到一门课程的1/3或1/4,这就要求教师对整门课程都非常熟悉;四是使教师有效回归课堂,教学实施报告的撰写、2~5段总长40~45min的视频,都使比赛无限接近真实教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3 信息化背景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

3.1 追根溯源,锻炼修为(教师层面)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践行者和设计者,提高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在于教师自身。(1)教师要提高个人素养,如加强师德修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等。(2)要加强教师的业务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的科学研究,创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深入到企业一线,接触最新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来提高实践技能,并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3)要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可通过相应的培训来学习新的手段方法,如数码显微互动、AR、VR技术、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也可以通过同事、同学、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来分享信息化教学的经验,相互提高。

3.2 完善管理,建立支撑(学校层面)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大熔炉,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1)给教师“施压”:规定教师必须参加说课、微课、执业能力等比赛,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增强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紧迫感。(2)设置合理奖惩机制,加大优质课、教学能力比赛、优秀教师、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奖励力度,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3)打造教师能力提升双通道,即对新入职或企业经验丰富而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通过完善教师间听课、新老帮带、教研室研讨等制度对其进行帮扶,教学经验丰富而企业实践经历少的教师,制定定期技能培训、定点企业跟岗实践、长期社会服务制度,双管齐下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教师成就感。

3.3 顶层设计,保驾护航(政府层面) 政府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航行道路上的灯塔,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保驾护航。(1)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教育规划与发展需要,相关规章制度改革向教师教学能力倾斜,例如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教师职称制度、教师考评制度等,均要加大教师教学能力的比例;(2)完善管理与服务职责,加大政府对学校、教师的投入,校企政多方联合打造“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平台,如通过“国培项目”、“省培项目”等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3)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实践,委托高校、研究所等相关部门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课题研究,从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等类别全方位进行攻关,为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制定政策及实施提供依据。

[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EB/OL].(2016-06-07)[2019-03-12].

[2] 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2018-04-13)[2019-03-12].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 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3] 燕艳, 路建彩, 肖兰萍.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现状与趋势—基于2012-2018年大赛高职组统计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20): 39-43.

[4] 古燕莹.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获奖数据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21): 49-69.

[5] 冯维思. 教学能力比赛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究[J].国际攻关, 2019(7): 132.

[6] 齐雅莎. 论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对提高教学水平的影响[J]. 经济师, 2019(5): 156.

[7] 谭晓溪.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教学设计赛项备赛策略—以《请示的写作》教学设计为例[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11): 43.

[8] 王扬南.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述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34): 14-16.

[9] 赵学瑶, 赵敏之, 孙影.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18, 16(39): 41-46.

[10] 扈文英, 胡亚荣. 由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引发的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 2018, 24(39): 51-55.

[11] 岳晓婷, 潘苏东. 教学比赛对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调查[J]. 现代大学教育, 2015(6): 96-100

2017年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信息化教学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效果的研究》(编号GJXH2017-167)

(2020–04–28)

G642.3

B

1007-1733(2020)07-0062-03

猜你喜欢

赛项职业院校大赛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于赛项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模式改革
中职学校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培训实践探索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全国高职英语口语大赛回顾与反思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亲历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