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2020-07-24李雪梅刘春华通讯作者
李雪梅 刘春华(通讯作者)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重庆 462370)
消化性溃疡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腹部疼痛以及嗳气,严重可造成患者消化道出血,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在针对该疾病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后,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对临床疗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1]。下文将对护理干预进行探讨,从而提升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1月186例来我院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见分别归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93例。男112位,女74位;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50.64±4.35)岁。排除标准:重要器官病变、使用激素药物、恶变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患者及家属分组过程中,均清楚试验目的。所有患者之间所具备的一般资料数据并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可比较。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患者入院后,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用药情况以及身心状态等,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专门的护理计划。②向患者及家属积极宣传健康教育知识,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正确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对病症痊愈的意义,从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2]。③治疗过程中,与患者积极沟通,一旦患者出现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疏导,确保患者身心愉悦,促进治疗疗效的提升。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转移患者注意力。④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为患者制定符合自身疾病的合理饮食方案,并根据患者病情发展程度,及时调整饮食方案[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组腹痛1例、恶心1例、食欲不振1例;对照组患者腹痛5例、恶心3例、食欲不振8例、嗳气2例。两组症状改善效果除嗳气外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2.2 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生理职能、健康知识、心理健康、饮食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生理职能 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 饮食知识观察组 93 95.28±2.3496.21±2.1994.87±2.3796.49±2.07对照组 93 71.38±2.0670.97±2.9768.64±2.7669.84±2.14
3.讨论
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一定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纠正患者不正确的生活习惯即饮食习惯,并且能够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以上试验数据中,护理干预患者腹痛1例、恶心1例、食欲不振1例;对照组患者腹痛5例、恶心3例、食欲不振8例、嗳气2例,除食欲不振两组有显著差异外,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经护理干预患者生理职能(95.28±2.34)、健康知识(96.21±2.19)、心理健康(94.87±2.37)、饮食知识(96.49±2.07)评分远高于对照组生理职能(71.38±2.06)、健康知识(70.97±2.97)、心理健康(68.64±2.76)、饮食知识(69.84±2.14),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显著(P<0.05)。所以,临床应积极实施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中。
综上所述,临床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开展治疗中,配合护理干预进行辅助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病症,缓解病情,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可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