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效果探究
2020-07-24孙新远
孙新远
(盐城市中医院麻醉科 江苏 盐城 224001)
肌间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传统阻滞方法通过解剖定位以及异感定位来明确神经位置,但前臂尺侧易阻滞不全,成功率较低[1],而且无法准确避开重要血管及神经等处,盲穿易产生气胸血肿等并发症。本文选取40例上肢手术患者,旨在讨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上肢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年龄5~82岁,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58.29±4.36)岁;对照组年龄6~83岁,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58.37±4.25)岁。纳入标准:(1)前臂手术者;(2)ASA I-Ⅱ级者;(3)无呼吸系统炎症者。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及穿刺部位有感染者;(2)肝、肾功能不全者;(3)不愿意参与本次研究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前、中斜角肌肌间沟内、肩胛舌骨肌上方进行穿刺,采取7号注射针头在锁骨上方3cm~4cm处垂直皮肤进针2cm~3cm,在进针过程中出现异感或突破鞘膜感,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各15毫升。
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具体操作如下: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头转向健侧,患者肩部尽量靠近床边。超声为美国索诺声便携式超声机。将高频探头均匀涂上藕合剂,置于患者患侧锁骨上窝部,探头尾部略向头侧倾斜,超声下显示第一肋骨、胸膜(深呼吸时有明显的滑动症)及锁骨下动脉。在锁骨下动脉的外侧显现一个椭圆形的蜂窝状组织,即为臂丛神经。穿刺针从超声探头长轴的外侧约2厘米处进针,采用完全平面进针,针道完全显影于超声下,针尖首先到达锁骨下动脉与胸膜或第一肋骨夹角处的神经鞘膜内注药,而后退针2至3厘米后重新进针至锁骨下动脉的外上方的神经鞘膜内。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各15毫升,注药时注意回抽,注药后超声下可见锁骨下动脉旁的液性暗区。术中常规吸氧及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观察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等指标;并发症包括误刺血管、气胸血肿、损伤神经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4.64±1.37)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690.20)min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361.71±41.82)min长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s,min)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s,min)
组别 例数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 运动阻滞起效时间 麻醉维持时间观察组 20 4.64±1.37 1.69±0.20 361.71±41.82对照组 20 9.73±2.79 4.39±1.27 275.58±32.76 t 7.324 9.392 7.251 P<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30.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常见尺侧阻滞不全,主要由于臂丛中、下干位置较深,难以阻滞,涉及到尺侧手术常以全麻替代,临床上常采用的传统盲穿法麻醉效果不理想,易出现并发症[2]。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增多,区域麻醉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3]。自1994年Kapral第一次运用超声引导区域麻醉,这项新技术已经显现出非常高的临床优越性,尤其在肥胖患者越来越多的今天[4]。臂丛神经的6股在锁骨下动脉旁非常集中,在超声显像下可清晰地显示锁骨下动脉、第一肋骨、胸膜及成椭圆形的6股臂丛神经[5]。当针尖位于锁骨下动脉与胸膜或第一肋骨夹角处的神经鞘膜内时,就大约处在臂丛下干的前后二股之间,注药尺侧阻滞就更加完善。而针尖处于锁骨下动脉外上方的神经鞘膜内时,注药位置就大约位于臂丛上干的前后二股之间,前臂桡侧的阻滞就更加精准。因此超声引导的麻醉效果100%为优,可视化技术避开了血管胸膜,从而避免了血管损伤及气胸的发生。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精准定位神经,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