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介入下两种冷冻治疗方式对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0-07-24黄壮志林月梅谭世繁陈春杰罗宁
黄壮志 林月梅 谭世繁 陈春杰 罗宁
(茂名市人民医院呼吸内一科 广东 茂名 525000)
肺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不断上升趋势[1]。已有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大部分不同类型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占肺癌85%左右,但就诊时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介入治疗在晚期的肺癌病人的姑息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2]。近 20 多年来逐渐发展出现冷冻、氩气刀等新型气道介入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对两种冷冻方式(冻融、冻切)的疗效研究较少,尚无不同病理类型患者更适合哪种冷冻治疗的相关报道[3]。本文究以支气管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两种冷冻治疗方式对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的疗效差异,旨在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见下文相关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3月—2019年7月区间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102名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小细胞肺癌20例,非小细胞肺癌82例。纳入标准:(1)经我院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成年患者,性别不限;(2)预计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临床分期为Ⅲ~IV期。排除标准:(1)恶性心律失常者;(2)有明显出血倾向、止凝血功能异常;(3)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4)不能耐受手术者。观察组患者年龄31~73岁,51例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23例,平均年龄(56.47±6.14)岁,小细胞肺癌10例,非小细胞肺癌41例,临床分期:Ⅲ期24例、IV期27例,病理分型:腺癌29例、鳞癌2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0~75岁,51例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21例,平均年龄(55.85±5.87)岁,小细胞肺癌10例,非小细胞肺癌41例,临床分期:Ⅲ期23例、IV期28例,病理分型:腺癌28例、鳞癌23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属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冻融法”进行冷冻治疗,启动踏板开关,对探头尖端冷却,冷却15s至30s肉眼可见开形成冰冻球体,温度约-50~-70℃,对组织进行冻融,持续时间30s~4min,肉眼见组织发白或开成冰晶后,即可松开踏板开关,即完成一个冷冻-消融循环。依据病灶实际,设定冷冻点,每个冷冻点进行1~3次冷冻-消融循环循环,直至气道内可见部分病灶完冻融。
观察组采用“冻切法”进行冷冻治疗,将经冷冻处理的探头尖端放置于肿瘤切线,以使冷冻效果最大化后,后缓慢移去探头,冷冻后的肿瘤组织撕脱hux下来,病灶处进行反复多次冻切处理,直至肿瘤切除。
1.3 观察指标
(1)近期疗效判定标准[4]: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判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进展、稳定,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2)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5]:依据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治疗后的变化<10分为生活质量稳定,≥10分为生活质量提高,减少≥10分为生活质量降低。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7.06%,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7.06%,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n(%)]
3.讨论
目前,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仍然肿瘤领域研究难点和热点,虽然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确诊,但超过 70%的患者在确诊时无法接受手术治疗,已进入晚期。晚期的肺癌患者会出现多种的气道并发症,例如生长在主、二级支气管引起的气道狭窄,肿瘤侵袭气道引起的出血;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而并发的呼吸道感染,造成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晚期肺癌患者出现上述并发症时往往是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对象[6]。
冷冻治疗是杀灭消除局部病变组织的一种物理治疗方式,通过利用低温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而达到治疗效果。冷冻疗法最常用于体表病变的治疗,如黑痣、疱疹。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冷冻治疗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加上医疗机械的不断改进,治疗技术不断提升。早期已有研究冷冻治疗开始在气管镜腔内治疗领域,通过气管镜引导下的冷冻治疗用于治疗气管内肿瘤治疗,对原位癌治疗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冷冻治疗主要分为冻切与冻融两种[7]。冻切即用冷冻状态下探头,取出粘附于探头的病变组织,一般与氩离子凝固术和止血药物结合使用。冻融:探针末端在15mm 范围内,在病变区域持续冷冻出现一个冰球,时间约为1~3min,组织被冷冻至-60℃~70℃,连续1~3次冻融循环作用于相同的或当前的区域。近年来国内对肺癌冷冻治疗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治疗后的效果,然而在细分层面上对冷冻治疗的方式(冻融、冻切)的疗效比较以及不同病理类型和组织间质成分的肺癌更适用于哪种冷冻治疗研究较少[8]。因此,本课题将以此为目标,探讨气道介入下两种冷冻治疗方式对不同类型肺癌患者的疗效差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冷冻法可明显提高近期疗效:但无论哪种肺癌类型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冷冻法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冷冻法对不同类型肺癌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不足之处:由于尚处于研究中间阶段,部分病例未完成随访,故没有对入组患者的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这将在后续的研究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