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培育高中生生物学科素养

2020-07-23黄思思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黄思思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互学互助、互教互帮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够发展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将生物学科素养内化于心,从而践行学科育人的教学方针。

关键词:高中生物  小组合作教学  核心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高中生物教师要深化课堂改革,树立新的学科观和教学观,由“课改”向“改课”转变,旨在构建有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高中生物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其中,无论理性精神、科学探究还是社会责任,都需要发挥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这个软载体,从合作前的科学分组合作氛围营造、交流合作过程和合作学习评价等方面入手,优化小组合作形式,逐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内化核心素养,发展学科学习能力。这既是合作学习本身的需要,也是践行学科育人的根本体现。

一、科学分组,搭建学习支架

现代教学论认为:“竞争已经过时,合作将成为主旋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仍旧有许多学生更愿意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只是被动参与,导致学科素养在课堂上无法落地生根。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相关合作学习活动时,应当强化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通过引导,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策略,进而发展自己的学科素养。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使得每个小组的能力都尽可能地均衡,这样学生才有动力和压力,并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学习知识,而且能够发展能力,如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团结能力和竞争意识等,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学科素养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可学习、可实践、可操作、可检测。只要高中生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更新课堂教学模式,细化小组合作细节,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良好支架,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借“合作学习之船”来修炼“学科素养之剑”。

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教学为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一组以4~6人为宜,然后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合作讨论,比如:“说出细胞是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再由小组长将学习任务分配到个人。通过这种方法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全体学生都能在问题的引领下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为学科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氛围,激发科学探究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比如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播放轻快的背景音乐等,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来。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教学为例,在学生讨论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教师可以先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创设问题情境,比如:“当你不停地磕带盐的瓜子,或者吃很多饼干时,你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能够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教师通过这种情境设计来说明动物的吸水和失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热情。在小组讨论气氛活跃之后,教师再展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然后提出问题让小组深入讨论,比如:“哺乳动物红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膨胀、皱缩以及保持形态不变?”因为有前面的铺垫,所以所有小组成员会对该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讨论时也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然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顺时追问:“当细胞内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会吸水,当细胞内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会失水,當细胞内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时会保持形态不变。”教师通过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最后教师再进一步地进行引导,促进小组深度讨论,比如:“细胞中,水分的进步与细胞内液浓度以及外界溶液浓度是否存在浓度差关系?细胞膜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这种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交流合作,培养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实验环节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从理性思维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理性思维。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以提出问题来进行引导:“经常能够看到菜市场的阿姨往青菜上面洒水,青菜就会因此变得硬挺,这是为什么?”通过问题情境说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后,教师让小组展开讨论:“结合上述案例,你们还能够提出什么问题?”这种开放式的问题能够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更为密切,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理性地提出问题链:“什么情况下植物细胞会出现吸水和失水现象?植物细胞是不是渗透系统?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相同于半透膜?”,当问题提出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经过讨论做出问题的假设,在假设成立后,教师先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设计相关实验来进行验证,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理性思考。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测定洋葱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实验,由小组成员自主设计实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然后通过分工合作与自主探究,经过理性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适时启发和点拨,比如:“材料的选择是有颜色的还是没颜色的?试剂是选择酒精、盐水还是糖水?怎么样才能够让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处于失水状态?怎么样使它们复原保持”。通过实验环节的设计,各个小组成员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探究、讨论,从而开阔视野,培养自己的理性精神和创造素养。

四、小组互评,强化社会责任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每一个合作小组就是一个“微社会”,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需要由他人、自己或集体进行评价,从而强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感。因此,小组之间的互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小组合作的乐趣,从而能够更好地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弥补。同时在进行互评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他人的责任感。在小组互评之后,教师需要进行小组互评、自评或他评等,分析其中的不足,同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尊重,促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以《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来为学生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比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过程,那其他物质呢?物质是否都和水一样顺浓度梯度运输?”在设计好学习任务后,教师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之后让小组代表将讨论结果呈现。教师将各个小组之间的讨论结果列出来,让各个小组进行相互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问题所在,促使小组学生能够在反思中学习,反省合作学习成果,从而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增强学习责任感,以便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谢俊杰.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185.

\[3\]单柳旭.高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资源,2015(10):9

10.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教学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如何激发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