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医护人员职业倦怠调查报告与正念干预方案

2020-07-23何元庆韦雨翟晨靓王雅梅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医护人员

何元庆 韦雨 翟晨靓 王雅梅

摘要:采用系列问卷对安徽省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医生群体在职业倦怠中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上中高程度占比较多,分别达到71.84%,72.24%和93.47%,其中成就感降低人数最多,三个维度均达到高度的人数占到25.31%。护士的情绪衰竭程度和去人格化程度严重以及工作成就感低下。医护人员的倦怠程度比较严重,对此,本文提出预防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正念干预方案。

关键词:职业倦怠  医护人员  正念干预

一、前言

Freudenberger(1974)最早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一词\[1\],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Maslach和Jackson(1981)在对专业助人行业的访谈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Maslach倦怠量表(Maslach Burn 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s Survey,MBI-HSS)\[2\]。通过对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Maslach和Jackson(1981)发现,工作倦怠可以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这三个维度加以定义。国外对于职业倦怠的研究是相对成熟的。针对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中,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40多年来,职业倦怠研究范围从服务和教育业扩展到了医疗、运动、军队及企业等领域。\[3\]

近年来,国内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问题逐渐受到重视,但多数研究是调查分析职业倦怠的原因,而干预措施较少。我国学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在理论上,主要是借鉴国外的职业倦怠理论,且尚未形成本土化的理论研究,更无专门针对医护人员的理论研究;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定量研究,很少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虽然国内对职业倦怠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旨在改善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在增加。因此开展安徽省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研发正念练习指南,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安徽省的医院发放问卷,得到医生群体有效问卷245份,有效回收率为98.79%。护士群体有效问卷420份,有效回收率94.2%。

(二)研究量表

本课题研究采用的是Netemeyer、Boles和McMurrian编制的工作-家庭冲突问卷\[4\],Maslach和Jackson编制的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5\],Brown和Ryan编制、陈思佚等翻译并修订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6,7\],Connor和Davidson编制、于肖楠和张建新翻译并修订的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8,9\],Gross编制、王力等人修订的情绪调节量表的中文版\[10,11\]。

(三)统计工具

采用SPSS2 5.0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使用SPSS中Hayes的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三、安徽省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

(一)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

调查显示,医生群体在职业倦怠中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上中高程度占比较多,分别达到71.84%,72.24%和93.47%,其中成就感降低人数最多。三个维度均达到高度的人数占到25.31%,倦怠程度不容小觑。这与罗厚员、程文彦、张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14\]。

和Maslach外国常模相比,护士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维度均值为21.93,属于中度;去人格化维度均值为8.92,接近9,说明护士在平常工作中,多采用冷漠、逃避或负性的工作态度,情况较严重;工作成就感维度均值为26.09,远低于34分,表明护士的个人成就感很低。另外,在本次调查的护士中,61.2%护士有中高程度的情绪衰竭现象,69.0%护士有中高程度的去人格化现象,79.0%护士感到工作成就感低下。

(2)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在此次调查研究中,在学历上,医生的去人性化水平差异显著且本科以上学历者高于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者,即高学历者由工作压力引起的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和感觉更消极。学历为本科以上的护士占了74.3%,且护士的职业倦怠不存在学历差异。

在年龄方面,医生职业倦怠总分以及去人性化水平在年龄上差异显著,表现为33岁及以下和34至40岁的医生职业倦怠和去人性化水平都高于41岁及以上的医生。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以及去人格化和工作成就感低下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情绪衰竭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婚姻状况方面,医生的成就感降低水平在婚姻状况上差异显著且已婚者高于未婚者,护士职业倦怠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即未婚和已婚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高于离异护士。

在职称方面,医生职业倦怠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在职称上差异不显著。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以及去人格化和工作成就感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即职称越高,得分越低,职业倦怠情况越轻,但在情绪衰竭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在工作年限上,醫生职业倦怠总分以及去人性化水平在工作年限上差异显著,表现为8年及以下和9至14年工作年限的医生职业倦怠和去人性化水平都高于15年及以上工作年限的医生。护士的职业倦怠及其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工作年限为2年以下或3-8年的护士,其情绪衰竭程度相比之下会严重一些。

在性别方面,医生的去人性化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显著且男性高于女性,即男性由工作压力引起的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和感觉更消极。由于护士群体的特殊性,男护基数少。男女比例差别太大,故不做性别分析。

(三)正念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正念对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正念和心理弹性在工作家庭冲突影响职业倦怠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其二是情绪调节、心理弹性在正念影响职业倦怠中起中介作用。

正念和心理弹性在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43,置信区间不包含0,效应显著。工作家庭冲突需要通过正念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弹性,从而影响职业倦怠。护士正念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职业倦怠,也可以通过认知重评和心理弹性的独立中介作用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影响职业倦怠。

四、安徽省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预防建议

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医生和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服务质量,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

调查显示,一些医护人员认为“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带薪休假,提高待遇”等可以降低职业倦怠水平。“十三五”规划也指出“从提升和改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医务人员改革主力军作用。”\[15\]希望各部门响应国家号召,给与医生和护士合理的岗位补贴和福利待遇,改善薪酬,扩大发展空间,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其社会地位。

(二)实现管理的人性化

部分医护人员认为“有足够的人手分担工作量”、“合理化劳动时间”“团队建设,职业目标”可以降低职业倦怠水平。医院管理者应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时间,增加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相关领导应给予更多的支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营造更好的同事关系,设置合理的奖惩措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医护人员培养有效应对挫折或压力的解决方法,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提高对医护人员的社会支持力度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但是患者和家庭的不理解会给医生以及护士带来职业倦怠,政府应加强财政、政策和法律支持,也希望患者更能理解医生以及护士的难处,另外,医生和护士自身也要主动掌握沟通的技巧,与患者和家庭更好地沟通相处。双方相互了解,方可一直和谐。

(四)开展医护人员的心理咨询服务

医护人员在承担工作压力的同时也会积累起大量的心理压力,医院应成立心理咨询小组,定期为职工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正确看待问题,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增加积极情绪,使他们在工作中有更好的精神状态。

五、安徽省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正念干预方案

正念起源于东方的冥想技术,属于佛教修行“八正道”之一,目标是觉悟解脱。\[16\]正念减压疗法是Kabat-Zinn教授于1979年建立的以“正念(mindfulness)”为核心的关于压力管理的心理疗法。此后有学者将正念减压疗法应用于医生护士的职业倦怠干预之中,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效果。本研究也证实了正念与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设计了为期五周的正念训练,以期提高医护人员的正念水平,应对职业倦怠。

第一周为“开始你的正念之旅”:促使成员相识,了解团体的性质、进行方式及目标,建立信心、信任的正向关系;了解正念;开展并深入学习正念呼吸的基础练习;从目前的水平开始建立练习习惯。第二周为“开始唤醒你的身体”:学习如何将正念和善意的临在带入身体感觉的范畴;学习如何将正念进一步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专注力。第三周是“正念你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并给它命名;识别自动化模式;学习如何将正念进一步扩展到对情绪和感觉的觉知上。第四周是与工作中的难题共处:将意识带入具有挑战性的情形中;分享当我们在困苦中煎熬时唤起正念与慈悲的方法;将正念与慈悲的策略应用到创伤、强烈恐惧以及巨大损失所带来的压迫感的治愈上来;学习R.A.I.N.,并熟练使用。第五周是放大对自己和他人的爱心:学习如何培养慈心;学习如何开展宽恕练习;练习把宽恕的范围扩展到他人,并学习将他人始终放在心上的初始步骤;学会“自他交换法”,对他人保持慈悲。参考文献:

[1]FREUDENBERGER H J.Staff Burn-Out \[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159

165.

[2]MASLACH C,JACKSON S E.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1,2(2):99

113.

[3]何元庆,连榕.正念训练干预职业倦怠的回顾与展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79

87.

[4]NETEMEYER R G,BOLES J S,MCMURRIAN R.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work-family conflict and family-work conflict scales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400

410.

[5]MASLACH C,JACKSON S E.MBI-Human Services Survey\[J\].Consulting Psychologist,1996,9(1):35.

[6]BROWN K W,RYAN R M.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4):822

848.

[7]陈思佚,崔红,周仁来,等.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148

151.

[8]CONNOR K M,DAVIDSON J R.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J\].Depression and Anxiety,2003,18(2):76

82.

[9]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05):1169

1171.

[10]GROSS J J,JOHN O P.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implications for affect,relationships,and well-being\[J\].J Pers Soc Psychol,2003,85:348

362.

[11]王力,柳恒超,李中權,等.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03

505.

[12]罗厚员.工作负荷相关变量及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3]程文彦.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工作家庭冲突、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14]张莉.综合医院医生群体的医患关系紧张度及相关性因素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8.

[15]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09/content_5158053.htm.

[16]何元庆,连榕,全莉娟.积极社会心态:正念培育的目标、机制与途径\[J\].心理科学,2019,42(2):463

469.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现状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意大利 帕帕乔瓦尼第二十二医院 向勇敢的医护人员们致敬
职场人职业倦怠扰
教师职业倦怠何时休?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获得赞誉和优惠待遇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城镇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比乡村教师更严重
气象行业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