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读家长领悟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020-07-23唐登芳李梅曾泽淅

锦绣·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

唐登芳 李梅 曾泽淅

摘 要:对四川省绵阳市五所中学的陪读家长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考察陪读家长社会支持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0份。问卷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压力知觉量表以及婚姻满意度量表,并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陪读家长的整体生活满意度、压力知觉、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婚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整体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压力知觉呈显著负相关;2)婚姻满意度与整体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陪读家长;生活满意度;领悟社会支持;压力知觉

1 前言

“陪读”作为我国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具有一定的社会渊源。目前学界对于“陪读”的定义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解释为“陪读是指为数众多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事业,专职照顾上中小学甚至大学的孩子的生活起居” 。根据中国教科院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目前中国有36.8%的家庭正在陪读,但是目前关于陪读现象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陪读现象的社会学解读(王文龙,2012),其内容包括做现状调查(贺京,2015)研究现象的形成机制以及亲子关系在其中的影响等(姚玉红等,2019)。然而很少有研究者针对陪读家长这一特殊群体自身的心理状况进行深入研究。郑晶辉(2018)等人的研究发现,陪读家长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融入感较差,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紧张;张彩燕(2017)等人的研究发现陪读家长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一定的城市融入不佳等问题 。陪读家长作为孩子教育的另一大主体,其心理状况对孩子以及整个家庭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社会支持是指,被个体感知到或真实存在,由群体、社交网络、重要他人等提供表达性或工具性支持。对于维持个体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陪读家长的社会支持主要为非正式支持,例如来自配偶或伴侣的支持,来自父母的支持以及来及其他陪读家长的支持。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宋佳萌等,2013));而在这其中,领悟社会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个体主观感受与评价外界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陪读家长的领悟社会支持状况、主观幸福感水平,并根据结果提出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四川省绵阳市五所中学高三、初三陪读家长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共回收有效数据220份,有效回收率为88.0%。

2.2 研究工具

2.2.1生活满意度量表

用于对个体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常被当做测量主观幸福感的经典量表。量表包括 5 个 项目,要求被试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进行 7 点评分,计算 5 个项目的均分代表被试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得分越高表明生活满意度水平越高(熊承清,2009)。本研究中,折半信度为.70,α系数为.78。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65。

2.2.2社会支持量表

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该问卷参考国外相关文献,设计合理,条目易于理解且无歧义,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肖水源,1994)。本研究中的α系数为.93。

2.2.3压力知觉量表(CPSS)

由杨延忠教授进行翻译修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中国国情,本研究中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76。

2.2.4婚姻满意度量表

采用 Norton 等人编制的《婚姻质量问卷》修订版。所有题目均为正向计分,总分越高,婚姻满意度越高,在本研究中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47。

2.3统计方法

运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分析。

3 结果

3.1基本情况统计

男性48人(21.8%),女性172人(78.1%);教育程度主要为初中及以上195人(88.2%);本研究中84.1%的被试有着常规完整婚姻。

3.2各量表得分情况

描述统计分析得到陪读家长在各个量表上的得分情况,陪读家长整体生活满意度平均21.85分,压力知觉平均19.70分,领悟社会支持平均64.92分,婚姻满意度平均30.00分。

3.3皮尔逊积差相关

Pearson積差相关显示,压力知觉与整体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r=-0.282,p<.01);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r=-0.245,p<.01),与婚姻满意度相关不显著;整体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r=0.365,p<.01),与婚姻满意度相关不显著;领悟社会支持与婚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0.233,p<.01)(见表1)。

4 讨论

4.1陪读家长的比例

数据显示,性别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p<.05)。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被试70.9%是妈妈,吴惠芳(2019)将“陪读妈妈”描述为对家庭内部照料需求的被动接受,是对家庭内部照料劳动性别分工的服从。在陪读期间,陪读家长为了担负起陪读的责任,不得不将绝大部分注意力局限在孩子身上,领悟社会支持来源减少,从而可能导致心理上发生偏移,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

4.2陪读家长的压力知觉、领悟社会支持、婚姻满意度、整体生活满意度情况

本研究中陪读家长压力知觉、领悟社会支持、婚姻满意度、整体生活满意度水平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可能与当地经济水平较高,心理健康普及工作开展广泛,娱乐生活丰富有关。

4.3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陪读家长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p<.01),整体生活满意度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是其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来源,陪读家长人际关系网络简单,重要他人特别是伴侣、孩子的支持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对陪读家长的关心、肯定、帮助,增强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进而提升整体生活满意度。

4.4压力知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压力知觉不同于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和压力体验,它存在一个认知的过程,因此,认知风格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想要降低陪读家长的压力知觉首先可以通过引导其认知开始,同时,可以拓展兴趣以减少对压力事件的关注,以达到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5 结论

从整体水平来看,陪读家长的压力知觉、领悟社会支持、婚姻满意度以及整体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

整体生活满意度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整体生活满意度与压力知觉显著负相关。

参考文献

[1]王文龙.中国陪读现象的流变及其社会学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12(10):126-132.

[2]贺京.辅读学校陪读人员陪读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3]姚玉红,于雯婷,李娜,罗崇佳,胡耿丹.高校父母陪读过程中亲子互动特征的质性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42-147.

[4]郑晶辉,张文政.山丹县农村“陪读家长”生活状况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1):284-286.

[5]张彩燕,张联社.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农村陪读家长城市适应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3):69-74.

[6]宋佳萌,范会勇.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08):1357-1370.

[7]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98-100.

[8]熊承清,许远理.生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在民众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08):948-949.

[9]杨廷忠,黄汉腾. 社会转型中城市居民心理压力的流行病学研 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 9):760-764

作者简介:

唐登芳,女,(2000.01.07-),四川达州,本科学历,2017级西南科技大學法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方向。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X19-007)

猜你喜欢

生活满意度
中学生元情绪、心理弹性及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
老年综合征对居家养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关于大学生体育活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的相关分析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社交活动如何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影响养老机构与社区养老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我市高中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