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0-07-23高红艳
高红艳
【摘 要】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承担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思维能力和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的责任。本文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理念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落实“课程导入生动有趣,激发学生互动热情;夯实基础知识,展现课程的内在美;增加课堂活动,多方式诠释文本;布置思考性作业,训练独立写作能力”等教学策略,以提升语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部编教材
一、核心素养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1.熟练掌握文字,学会运用语言。汉字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也是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更是核心素养内容。部编版语文教材阅读文本内容丰富,对小学生熟练掌握文字和运用语言有着积极帮助。低年级的四册教材中,除一年级上册外,其余三册教材不再设置单独的拼音识字章节,阅读篇数持续增加,意在通过一定的阅读训练,锻炼小学生识字断意的能力。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需达到帮助小学生完成熟练掌握文字,学会运用语言的学习目标。
2.锻炼思维能力,培养思考习惯。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其学习任务和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小学教育更加注重思维方面的训练。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侧重对小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文字和词句层面上联想出相关的生活信息,并结合自己所知发表见解。四册教材选择了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古代神话故事、传统节日以及寓言故事等内容作为阅读文本,能够拉近课堂与学生见闻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畅谈个人经历,与班级同学共同讨论文字表达与现实生活的异同点,从而形成学科素养。
3.构建审美意识,增强艺术性。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成长阶段,还未构建完整的审美观。低年级的阅读文本简洁干练,合辙押韵,对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意识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突出中国汉字构成的美、语句音调的美、文字内容刻画事物的美以及人文社会的美,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短篇的过程中,体验多种形式的艺术美,积极投入到课堂的交流互动中,在学习过程中探索更多的美好。
4.树立正确价值观,明辨是非。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最高层次,也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步入二年级后,小学生会学习到多则寓言故事,故事背后的价值观深刻,关系到做人做事的原则。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将寓言故事转化为学生触手可及的生活哲理,使小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为达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需要结合上文提及的教学要求,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改革。本文结合部编版二年级教材的阅读文本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1.导入生动有趣,激发学生互动热情。课堂导入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也会间接影响学生对阅读文本学习的态度。为激发学生的互动热情,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讨论话题,带动学生联想个人生活经历,留出互动空间交于学生交流,形成轻松自由的新课导入氛围,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以部编版教材中《大象的耳朵》为例,首先,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你们见过大象吗?”让学生都搜索自己脑海中与大象相关的内容和经历,等到学生若有所思并跃跃欲试地想要表达时,教师允许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交流互动,鼓励小组成员表述动物园中的大象、马戏团中的大象等,充分聆听学生的经历和他们对大象的认知,借助小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以鼓励的方式帮助学生表达清楚;最后,教师从学生的经历回归课堂,突出阅读文本的核心内容“耳朵”,让学生结合导入时的讨论内容分析自己脑中大象耳朵与阅读文本的大象耳朵存在的差异,从而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夯实基础知识,展现课程的内在美。文本中的汉字和词汇学习是较为枯燥的环节,但这是学科的基本功,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阅读课程应达到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和写字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音形意之美,使学生在跟随练习的过程中掌握汉字的读音、写法及意思,降低基础知识学习的枯燥性。
以《大象的耳朵》中“扇”这个字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联系生活,说明“扇”字的使用场景,以夏天乘凉时所用的扇子引入,并将扇子与大象耳朵的形状联系到一起,向学生阐述“扇”字的用途和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阅读文本描绘的含义。然后,教师借助小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使用的“芭蕉扇”进一步启发学生了解“扇”字的使用场景,回忆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情节,加强学生识字与已有场景和故事内容的联系,使其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师要加强字形的练习。教师在黑板或交互平板上与学生共同进行“扇”书写练习,连续五次后,进行组词,形成直观的教学成果。这些内容结束后,教师要对“扇”字的讲解提高一个层次,即说明“扇”的词性,既可用作动词,表示“扇”的动作,又可用作名词,表示“扇子”,且用法不同时,它的读音也发生了变化,让学生感受汉字自身的美妙。
3.增加课堂活动,多方式诠释文本。阅读文本不仅需要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锻炼独立思考能力,从故事中获取有价值的思想内容。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与升华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诠释,扩大文本在小学生心中的影响力。
在《大象的耳朵》一文的讲解中,阅读文本的教学可采用“先讲解,再表演,后升华”的方法。首先,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能够顺利地朗读,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解文本整体的表面意思。然后,每个小组的各成员分角色扮演大象、小兔子、小鹿、小马和小老鼠,让学生轮流站在大象的位置与各小动物进行交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总结阅读文本的内涵,结合学生互动的情况,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将自己设定为大象,班级同学则是其他小动物,设身处地地思考“当自己与他人不同时,自己该如何面对的问题”,并列举学生常遇到的學习和生活问题进行分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对阅读文本内容理解的升华。
4.布置思考性作业,训练独立写作能力。阅读结束后,强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若一味布置枯燥的字词练习作业,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需要在课下时间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以书面的形式表达个人看法和想象内容。虽然低年级小学生会在写作中用拼音代替汉字,但仍可以发挥出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大象的耳朵》一文的课后习题不单单包括对基础知识的重复练习,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思考性写作内容。写作内容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不可过于死板教条。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将自己假想为一种动物,描述一下自己所过的生活,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字词,大胆想象,形成书面表达。根据以往经验,小学生的写作会存在各种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批改与完善。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写作内容的批改工作,既要写出修改意见和方法,又要批注鼓励性评价,使学生保持积极开拓、勇于追求、敢于克难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思维发展,完成教学目标。
本文以部编版教材《大象的耳朵》为案例,分析了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此文的研究涉及导入、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文本教学及课后作业的布置四个环节,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