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悦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20-07-23朱锦飞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悦读阅读小学语文

朱锦飞

【摘 要】 当前,很多学生都没有主动阅读的欲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水平的发展。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不妨从问题激发兴趣、引导想象以及延伸拓展等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 阅读;小学语文;悦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阅读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阅读变“悦读”,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关注的课题。

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增长学生见识,丰富学生词汇,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和意义,产生豁然开朗和踌躇满志之感。

一、利用课本,以问题激发阅读兴趣

悦读需要兴趣,要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意愿和欲望。当前,小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问题重重:有的学生对阅读没有耐心,读着读着就失去了兴趣;有的学生只是泛泛而读,不求甚解。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恰当的引导。

面对现状,教师可以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插图,教师可以利用它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图画和文字中寻找到阅读的乐趣。

例如学习《荷花》时,教师提示学生看插图,“同学们,看一下文章的插图,美不美?图中都是什么呢?”学生们都说,“很美,是我们熟悉的荷花。”“那么老师要提出问题了,如果是你们去公园,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们准备怎样去描写自己喜爱的荷花呢?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呢?怎样才能将你的情感表达出来呢?我们先来读一下这篇美文吧!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好不好?”学生们兴趣十足。

利用一切学生喜欢的方式和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其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

二、积极引导,以方法培养阅读自信

小学生对阅读存在畏难情绪,很大原因是没有阅读方法,如果方法得当,阅读自然水到渠成。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关注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虑到哪种策略适合哪个层次的学生。

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时,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心,“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读一个小短文,在读的时候,要字斟句酌,把握好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经过,自主阅读后,我请咱们的同学讲述这个故事,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好不好?看谁讲的故事更好一些。”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立即被调动起来了,而且在阅读时也掌握了一些方法,阅读自然而然地变成了“悦读”。

只有在阅读中产生自信心,他们才会快乐阅读,才会勇敢阅读。个性化的阅读同样需要方法,同样需要引导,情感投入越多,学生的阅读越有效,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得越快。

三、开展活动,以活动提升阅读效果

培养学生的悦读方法,还可以依靠语文课堂活动,如果开展一些竞赛类的阅读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会更强。小学语文具有实践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更强,参与率更高,阅读中他们也会投入更多的情感。开展阅读活动时,不仅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投放相应的书籍,更要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交流和竞争,从而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学习《美丽的鹿角》时,教师可以采取阅读比赛活动:“同学们,这个故事中有一只美丽的鹿,它都经历了什么呢?在这个故事中你读懂了什么呢?”带着兴趣去阅读,学生们都可以从故事中收获一个道理,那就是: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而外表难看的有时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像这样的故事很多,你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呢?都能从中收获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就要开展一个讲寓言故事的比赛,优胜者可以获得两本故事书!”在这样的激励下,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更强,“悦读”的目标也就自然而然实現了。

活动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给予学生自主性,让他们放手去读、去评。同时,阅读活动需要氛围,需要激励,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激励学生参与活动。

此外,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指导他们及时做摘抄,写读书笔记,进行语文信息的筛选,能极大提高阅读效果和总结、概括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努力,“悦读”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使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还可以使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地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蔡志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63-64.

[1]王春艳.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3.

猜你喜欢

悦读阅读小学语文
微课,为“悦读”插上“隐形的翅膀”
从阅读到“悦读”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