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好音乐中时间关系的框架
2020-07-23陆琴
陆琴
摘 要:音乐要素是构建音乐大厦的必然框架,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和把握音乐要素,他们才能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节拍是众多音乐要素中的重要因素,在实实在在的音乐教学中深刻感受到了它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聆听; 感受; 想象; 表现; 节拍
在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把“节奏”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不断重复地去强调,去练习,但是位于曲谱首要位置的节拍往往就被忽略了。节奏与节拍关系紧密:节拍是骨架,节奏是血肉;节拍是形式,节奏是内容……但是节奏仍需要在节拍框架下才能“施展魔法”。
一、通过“聆听”,感受节拍
节拍感由强拍、弱拍的周期循环产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律动感受,我们对这种律动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苏少版四年级《我的家在日喀则》,是一首有藏族特色的踢踏舞曲,音乐响起,很多孩子一下就找到了歌曲的强弱规律,2/4拍的一强一弱,突出了舞步的轻快,于是我趁热打铁,既然已经听出节拍的特点,找到强拍就很重要了。有些同学一下子就能找到,但有个别学生找的时候就显得很困难,很是苦恼,经过多次练习听辨,2/4拍的强弱规律还是比较容易找到的。4/4拍的强弱规律比较复杂,由强、弱、次强、弱组成,很多同学基本能通过认真聆听找到规律,但当遇到了歌曲《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时,很多同学犯难了,弱起的情况打乱了学生心中4/4拍的强弱规律,这时利用指挥图示来加强学生对强弱的感觉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强拍的位置改变了,那么乐曲的风格也就不同了。让学生仔细聆听每首乐曲,才能培养他们稳定的音乐节拍感。
节拍在乐曲的很多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蹈中的舞步、乐曲中的节奏重音、歌曲中的吐字行腔等。一首《溜冰圆舞曲》可以让学生沉浸在3/4拍强弱弱的韵律感中,当音乐响起,旋律是那样流畅、舒心,整首乐曲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忽而出现了直线上升的旋律,原来溜冰者为大家展现了矫健的腾空动作,是那样地洒脱。接着又出现急速的音乐片断,仿佛溜冰者在冰上表演着滑稽的舞蹈动作,最后在热烈的气氛中全曲结束。在整个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孩子们感觉到了乐曲带来的“摇曳”与“旋转”,这与3/4拍强弱弱的特点非常吻合,舞动的感觉很强烈,听了让人甜蜜,使人精神愉悦。
二、发挥“想象”,表现节拍
无论是稳定的节拍感,还是节奏律动,都是为音乐服务的,要把它带入歌(乐)曲中去体验、感受、想象。一首《瑶族舞曲》让学生体会到了2/4拍与3/4拍明显不同的韵律感,同一首乐曲中出现了两种不同节拍,想象的场面、表现的情绪更加丰富:夜幕降临了,一位窈窕少女在翩翩起舞,婀娜多姿。听到这么美妙的音乐,其他姑娘们也纷纷加入舞蹈行列,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行列中欢跳起来。这时乐曲转入了3/4拍,音乐性格更加明朗,恰似一对恋人边歌边舞,共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最后,又回到了热情洋溢的2/4拍,大家又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欢跳着,旋转着,歌唱着,在情绪的最高潮結束全曲,孩子们的整个情绪就融在乐曲的起伏中,心中的快乐久久不能平息。
不管听到的是优美的3/4拍,还是动感十足的2/4拍,都会让学生从想象中情不自禁地“动”起来,当然这样的“动”还是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得心应手。
(一)节拍融入歌词中
低年级选用的通常都是些节奏比较简单的歌曲,这是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的。法国民歌《闪烁的小星》朗朗上口,就是因为它的节拍感很强,小朋友通过朗读歌词就能感知作品中的强弱变化,特别是边朗读边在强拍的地方加入拍手的动作,老师通过很简单的方法帮助孩子们找到了重音的位置。当然在带领孩子们说歌词的过程中,老师也并不是随便地说,而是带着气息,歌唱性地说:“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一边说一边熟悉韵律,掌握了节拍的重音和2/4拍的强弱变化,很快能把孩子们带入歌唱的状态。
(二)让节拍融入旋律中
在新授歌曲的过程中,有时会选用元音字母哼唱歌曲旋律的方法。比如在教苏少版三年级下册《夏夜》一课时,我先请学生用“lu”哼唱歌曲旋律,让他们慢慢熟悉歌曲的节拍与节奏是怎样与旋律融合在一起,当然在哼唱的过程还中加上了3/4拍的指挥手势,找出旋律中的强拍,同时也在挥拍中加入力度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了萤火虫忽闪忽闪的出现,还有“漫天飞舞”的不同感觉。《蒲公英》这首歌曲虽然也是3/4拍,旋律感也很突出,但在歌曲中出现了弱起,打破了学生对原有三拍子强弱规律的认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难度就更大了,这时找到每小节的强拍更为重要了,否则整首歌曲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于是,我让孩子们加入简单的声势动作,并在哼唱旋律的时候,找到强拍的音,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渐渐找到了强弱拍的感觉,了解了这首歌曲中骨干音的位置,演唱时赋予作品更多的生气。
(三)让节拍融入律动中
有些歌(乐)曲在人们一听到时就会被深深吸引,是因为它们有强烈的节拍感,或是优美的旋律感,抑或是浓浓的情感……
《拉德茨基进行曲》是一首富有节奏步伐的乐曲: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轻快地走过大街,孩子们听到这样的旋律当然也跃跃欲试,于是我让孩子们起身,在课堂随着音乐踩着节拍一起模仿着队列“行进”的感觉,接着出现了相对比较轻柔的主题,优美动听,孩子们刚才还是雄赳赳、气昂昂地,一下子动作停了,安静地坐下来仔细欣赏。然而大鼓雄浑的"咚咚"声,又一次激起了孩子们的热情,似乎是为军队的凯旋而热烈庆祝。从音符间可以感到人们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欢快,更是团聚奋发的呼喊,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这首乐曲能让孩子们印象深刻,那是因为它运用到了合适节拍,让作品的情感表达如此到位,真是“深入人心”。
《音乐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一项中明确表示,音乐要素是构建音乐大厦的必然框架。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和把握音乐要素,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而节拍正是众多音乐要素中的重要因素。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当然要设计一些让学生在思维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感受节拍赋予音乐的灵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