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滕王阁诗》的误读与匡正

2020-07-23孙昕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误读

孙昕

摘 要:《滕王阁诗》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王勃的名篇,为人们所传诵了千百年。然而对于这首诗许多人都存在错误的解读。主要包括对《滕王阁诗》与《滕王阁序》关系的误读以及对《滕王阁诗》思想感情的误读。本文旨在依据前人的研究,匡正这两点误读,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滕王阁诗; 滕王阁序; 误读

一、关于《滕王阁诗》和《滕王阁序》关系的误读

唐高宗上元三年,诗人王勃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早在宋代,陈元靓在编集《歲时杂咏》时就认为《滕王阁诗》和《滕王阁序》是一个艺术整体,这一看法也沿袭至今,大多数读者都认同《滕王阁诗》是《滕王阁序》篇末“一言均赋,八韵俱成”的产物。我们要验证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就需从“一言均赋,八韵俱成”这八个字的意思入手。

“一言均赋,八韵俱成”意为参与宴会的人每人分得一字为韵,写成一首四韵八句的诗[1],所以《滕王阁序》的序后诗应为赋韵诗。《全唐诗》中明标出来的赋韵诗一共有一百六十四首,这一百六十四首诗既有近体诗,也有古体诗。杜青山先生早在1998年,通过对这些诗用韵情况的分析,得出了赋韵诗写作的三条原则:一是平声韵和仄声韵不准通押;二是全诗必须一韵到底,不准换韵;三是合于唐韵“同用”、“独用”的规则,不准出韵[2]。唐代是诗律普及的时代,文人在作诗时都严格遵守规则,王勃本人也是如此。在《全唐诗》中收录了四首王勃的赋韵诗,分别是:

上巳浮江宴韵得阯字

披观玉京路,驻赏金台阯。逸兴怀九仙,良辰倾四美。

松吟白云际,桂馥青溪里。别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此诗的用韵情况是:阯(之韵)、美(脂韵)、里(之韵)、已(之韵)。脂之同用。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此诗的用韵情况是:浃(添韵)、叶(盐韵)、牒(添韵)、接(盐韵)。盐添同用。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此诗的用韵情况是:遥(霄韵)、销(霄韵)、桥(霄韵)、潮(霄韵)。

三日曲水宴得烟字

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

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萦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鄽。

凤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

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

傅岩来筑处,磻谿入钓前。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

此诗的用韵情况是:传(仙韵)、筵(仙韵)、烟(先韵)、鄽(仙韵)、仙(仙韵)、年(仙韵)、泉(仙韵)、川(仙韵)、前(先韵)、蝉(仙韵)。先仙同用。

我们可以看出,这四首诗的用韵情况完全符合赋韵诗的三条原则。我们再来看看《滕王阁诗》的用韵情况。

诗的上半首“渚”为鱼韵,“舞”、“雨”为虞韵,为仄声韵;下半首“悠”、“秋”、“流”为尤韵,为平声韵,很明显中间已换韵。

由此可见,《滕王阁诗》只是一首普通的七言古诗,并非赋韵诗。试想一下,才华满腹、深谙诗律的王勃怎么可能会在这样一场争奇斗胜的宴会上作出一首出韵又换韵的“赋韵诗”呢?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滕王阁诗》并不是《滕王阁序》的序后诗,二者并非一个艺术整体。只因二者连缀在一起,且文题相似,不免给人造成了误解。

二、关于《滕王阁诗》思想感情的误读

历代以来许多文人学者对《滕王阁诗》的解读都是认为诗的前四句写滕王阁的风光, 后四句感叹人世无常。尤其读到“阁中帝子今何在?”这一句,后代的读者们都自然地产生了错觉,以为滕王是个当时王勃作诗时已经逝去的古人,王勃是以亡故的滕王为例,表达对盛衰无常的怅惘。

然而这种解读真的正确吗?滕王指的是唐高祖李渊的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李元婴的生卒年在史书中有着详细的记载,《旧唐书·李元婴传》载:“弘道元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梁州都督。文明元年薨。[3]”又《资治通鉴·唐纪》:“(文明元年)夏,四月,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滕王元婴薨。[4]”所以,李元婴是在文明元年即公元684年去世的,而王勃的卒年是公元676年。也就是说,王勃要早于滕王离开人世。那么,在王勃创作《滕王阁诗》的时候,滕王一定还健在。试问,王勃又怎么会以一个还活着的人为例来感慨人生无常呢?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因此,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绝不是泛泛而谈人世无常。它的思想感情到底为何呢,还得从李元婴入手。史载这李元婴是个恶行昭著、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的“魔王”,《旧唐书》中记载,当时像李元婴这样的“魔王”,出名的一共有四个, 有人编了一句顺口令, 叫“宁向澹、崖、振、白,不事江、滕、蒋、统。[5]”意为宁愿去边远发配,也不为这四个魔王做事。李元婴的劣迹可见一斑。但是因为李元婴的身份,即使他再顽劣,也总是有官可做,有权在手。

所以,王勃的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是明知故问,是对李元婴这等人的委婉讽刺。可以说,《滕王阁诗》实际上是一首有针对性的政治讽刺诗。

以上便是我对大多数读者有关《滕王阁诗》两点误读的匡正。

参考文献:

[1]咸晓婷.从正仓院写本看王勃《滕王阁序》[J]文学遗产,2012,6:72-77

[2]杜青山.从唐代赋韵诗看《滕王阁序》“一言均赋”的解释[J]南都学坛,1998,2

[3]刘昫.《旧唐书》卷六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2437

[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M]北京:中华书局,1956:6420

[5]刘咰.《旧唐书》卷六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2438

猜你喜欢

误读
关于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观点解读的思考
What I Lived For三种译文多维度翻译批评
“误读”理论对解构主义的继承与利用
还原真实
影响的焦虑与“误读”
亲子阅读,别变成“误读”
被曲解与被损害的——评麦克白夫人
莫让“误读”伤了心
《红楼梦》俄译本人名误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