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互动中“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关系研究
2020-07-23司芳
司芳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认为,有声姿态(语言)孕育了心灵(精神),而心灵(精神)的反身性又产生了自我。自我并非是“主我”对环境的反映,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的。因此,自我的形成需要一个人参与社会活动,并在其中扮演特定社会角色。通过这种角色的扮演和与他人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个人的自我逐渐形成。
由于微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匿名的状态,因此,微博中的个体自我又分为“虚拟自我”和“真实自我”,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微博的“虚拟自我”具有真实性特征
由于网络所导致的地域和时间阻隔,微博中的人际交往偏向于虚拟化和匿名性,真实性表征不是特别明显。这也导致了只要是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人们可以自由言论,随心所欲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晒自己的生活和发泄自己的情绪。当然,人们在进行上述行为的时候无需进行过多地考虑,因为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陌生的状态,其他人不会因为看到负面情绪或者不好的事情而对发表这种动态的人产生不好的印象。这不同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现实中需要经营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一言一行可能就会对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造成影响,别人会根据这种影响来判断和自己之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相合,和自己是否有必要继续维持交往的关系,以及今后将要维持什么样的关系。由此可见,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会更加谨慎,但是,微博中的“虚拟交往”同样也是一个人真实性水平和素质的体现。虽然有的人会存在两面性或者多面性,但是更多的人的价值观在不同的情境下是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即便会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的人的存在,但是这种人性的多元化在具体个体身上却是有着一个相对统一的价值评价体系。在哲学上被表述为,相同本质的事物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是微博中的“虚拟自我”具有真实性特征的原因。
二、微博的“虚拟自我”与“实名制”管理
在微博中,人与人之间形成时空距离,由于这种距离的存在,使得原本的陌生人能够看到对方的生活状态和每日的心理历程。微博的“虚拟性”导致了这种生活状态的展示未必是真实的,在微博中展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对事物的评价也未必是客观的。对于他人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心理历程的不熟知以及当下所处的情境、所处于的地域空间和人际环境的不了解容易导致对于他人价值判断的不了解,对于他人发表观点的不认同。这种不认同也容易产生难以对于他人发表的观点和表现情感的共鸣性。年龄的不同、性别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和个人喜好的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微博中的动态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征,个人情绪化、非理性的表现也更为突出和明显。微博的“虚拟性”也导致了在网上言论和评价成本的降低,个人宣泄不良情绪和发表非主流价值观成本的降低,这都导致了微博的不安全因素的存在,需要政府部门和微博的网络监管部门的管理和引导。而现实中对于这种不良现象的监管表现在微博越来越“低匿名性”。这也是微博由原来的完全匿名性向现实的真实性和良性转变的必经阶段。如果任由微博言论自由发展而不加以约束的话,很多网络暴力、不良宣传、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利益和他人人身安全的事件会此起彼伏,严重者会对于社会秩序和国家政权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加强对于网络舆论的规范和引导势在必行。要求微博“实名制”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实名制使得网络中的陌生人关系变成了熟人关系,每个人都需要对于自己的言论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网络暴力的发生。
三、微博的“虚拟自我”向“真实自我”的转变
在微博的人际关系互动中,“虚拟自我”和“真实自我”并非完全相互对立,而是相互关联的,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相互转化。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微博用户的话语方式更趋向于真实性。这种真实性也就是真实的内心感情、内心想法的反应。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正规和正式,微博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更随意和更轻松的言论氛围,因此,微博内容的话语方式必然不是严肃式或者正规式的。这也更有利于人们真实想法的表达和真实情感的流露。正如人们的酒后吐真言需要一定的场合和情境一样,微博也正好迎合了人们每天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之后的放松和宣泄,有利于人们的自我调整,同样对于整个社会群体来说也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以及良性的社会秩序的构建。不同于正式环境中的书面化语言和规范化表述带来的拘束感,微博言论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可以是人们想要表达的任何形式,散文、诗歌、小说等等。生活中的正式环境讲究文章的格式,多以论文、调研报告等实用文体展现,因此也更加的理性化,而微博正好相反,理性化的东西表现的不多,而以感性的东西表现居多。
第二,微博的内容中“虚拟自我”是“真实自我”的延伸。微博的内容比现实中高节奏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人们话语内容更加接近于人们的内心反映,也更为真实。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事的目的性太强导致了人们說话的内容更加特定性,但是这种特定化的言论可能并非人们自己真实的想法,而往往是戴着面具下的伪装。然而微博的宽松舆论环境实现了人们将这种伪装成功卸下,从而能够畅所欲言,不必有太多的顾虑和担心,从而更有利于接近内心的真实。
第三,微博是建立在真实的人际连接基础上的。在网络中人们会对于感兴趣的人进行关注,对于与自己有观点或者感情共鸣的言论进行点赞或者评论,对于自己认同的言论进行转发,这些只有网络社会中才会存在的人际交往方式和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方式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实质上却是相似的,都是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网络中有的人的“粉丝”多,因此获得的关注度高,人们对于他的认可度也高,而且这种人际连接也是真实的人际关系的反映,这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相同的。微博用户“虚拟自我”人格结构的变化也是互联网由“网络暴民”到“网络公民”转化的重要心理学动力,即,如果人们把某种情境定义为真实旳,那么这种情境就会造成真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