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组织培育 提高社区治理质量
2020-07-23钱晓燕
摘 要:社会组织是公民参与民主协商的重要载体,是民众获得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基层社区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生力军,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具有深刻意义。本文通过对某县级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培育 发展
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自治、法治、德治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已成为社区治理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组织发展情况
截至2019年底,全国社会组织总数超87万,以某70万人口县级市为例,该市登记(备案)社会组织总数1710家,涉及从业人员超5000人,其中,社会团体36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14家,基金会2家,社区备案组织932家。该地培育社会组织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坚持“简化登记、规范管理”,实现社会组织民间化、自治化、规范化发展;二是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三是建设市镇村三级社会组织的培育平台,为入驻的社会组织提供了办公场地和配套设施,通过专业化服务,培育贴近群众生活、满足群众需求的社会组织,实现社区社会组织职能全覆盖;四是对取得社会工作师职称的在职社区专职工作者和非社区专职工作者,均给予专业技术津贴或奖励。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效果
(一)社会团体作用发挥不断增强
部分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参与拆迁安置社区管理,承接部分社区活动,共同搭建社会化社区综合治理服务平台。保险行业协会强化宗旨意识,做好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防范处置工作,推动反保险欺诈提示制度执行,帮助会员单位协调相关事项,协助税务部门规范本地保险行业税收管理。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作用发挥得到了提升
该医保职工康复医院结合了自身能力与特色,经常开展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为基层社区和弱势群体提供了服务。某社会工作事务所依托高校优质资源,实施的“社工介入社区‘公地悲剧治理”等长期项目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三)社会组织在社区的作用发挥效果明显
该地某社区成立的温馨家园管理服务中心,针对社区存在的房屋违建、环境卫生、公共绿化等问题,开展了社会治理创新与区块链融合的治理路径,推动社区管理实现自治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三、培育社会组织遇到的问题
(一)外部性制约
系统性顶层设计不够,对专业社工的培育力度不大,激励措施没能达到预期效果。社会组织不能享受与公办事业单位相同的政策和待遇,比如在税收信贷、财政贴息上优惠,在职称评定上加分,影响了申办社会组织的积极性。
(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人员素质不高,社会组织的骨干成员多为退休人员或者兼职,缺少专业人员。二是内部运行不畅,在内部管理、活动开展、议事决策等方面,机制还不健全,导致活力不够,能力不足。三是策划能力不强,受年龄、专业等方面影响,再加上资源渠道的狭窄,一些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强,不能持续开展活动,大量的社区社会组织流于形式。
(三)社会组织监管力量薄弱
一是登记管理机关执法力量不足,随着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照行政审批和监管分开的原则,实际工作中存在造成事中、事后监管环节缺失。二是业务主管单位履职力度不强。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履行事前监管职责基本到位,事中事后履行监管职责的力度不足,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监管力度要优于社会团体的主管单位。
四、社会组织培育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围绕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壮大,以及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治理格局,是解决目前社区治理中力量单一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完善顶层设计,营造发展环境
一是因地制宜、科学编制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项规划,建议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形成门类齐全、结构优化、群众参与、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体系。二是健全政策体系,根据育发展规划,适时出台能够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三是加大财力的支撑,奖励表现优秀的社会组织、专业社工机构等,增加其积极性。
(二)构建培育机制,实现转型升级
一是健全市镇社区三级培育发展网络,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能力提升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二是创新平台运行机制,通过公开招标形式,引进专业的社工机构运行市级平台,負责承担平台配置的功能。三是突出公益创投导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或认领服务项目,推动社会公益资金与社会组织公益服务生产之间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目标。
(三)实施分类管理,培树服务能力
要突出重点,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优化社会组织的结构,加快培育和发展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引导和重点培育养老服务、未成年人服务、法律援助等领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
(四)健全监管机制,形成执法合力
健全信用系统,搭建面信息披露平台,畅通社会监督的渠道,督促社会组织守法履职。不断深化联合年检、联合评估、联合监督、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坚持将法律监督与社会监督统一起来,形成合力。
作者简介:钱晓燕(1991—),女,江苏靖江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8级MPA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