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投机式懒政”需加强制度建设
2020-07-23邱丹丹
邱丹丹
【关键词】“投机式懒政” 党员干部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懒政”本质上是权力与责任的失衡,是一种消极的行政态度,是行政伦理失范的重要表现。“投机式懒政”作为行政机关在效能建设中的顽疾,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虎”“拍蝇”,正风、肃纪、惩贪,反腐败斗争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吃拿卡要与贪污受贿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但“为官不为”“尸位素餐”等懒政问题依然存在。根治“投机式懒政”,需要严管,而严管的基础就是完善制度建设,不断强化问责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才能有效解决懒政问题。
“投机式懒政”的主要表现
所谓“投机式懒政”,就是分内职责在媒体不曝光、没有上级追问的情况下很难落实,干工作存在“踢一脚动一动”的现象。“投机式懒政”不仅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而且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表面上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实际上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左,辜负了人民群众的希望和期待。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遇到困难绕着走、碰着问题躲着走,实在躲不掉时再考虑推一推;由于作风不实,两眼只盯着上级,没了督促,工作就难以开展;由于缺乏创新进取、主动求索的精神,在敷衍塞责的同时,暴露了很多工作隐患,以至于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第一,不想干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遏制了公职人员的灰色收入与职务消费等“暗箱操作”行为,一些公职人员因为缺乏动力,在观望的态度下,不想干事。第二,不敢干事。在反腐败斗争态势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一些官员如履薄冰,提心吊胆,缩手缩脚,不敢干事。第三,不会干事。新形势下,一些公职人员没有深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安于现状,对于新问题,不会用新办法,缺少危机意识,不知怎样做好工作。第四,不愿干事。一些干部产生倦怠心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待工作敷衍塞责,缺少拼搏意识。
“投机式懒政”不仅会将“好经”念歪,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第一,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一些公职人员敷衍行事,为民办事拖拖拉拉,影响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第二,党和政府的形象受损。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庸官懒政会阻碍党的方针政策的落实,影响了改革效率和一方的发展,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第三,侵害群众利益,影响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究其根本,懒政是领导干部从政修养与党性修养不足的表现。个别公职人员由于宗旨意识淡薄,和群众渐行渐远,只有个人利益,不顾群众利益。
“投机式懒政”产生的根源
一是一些党员干部对制度认识不够。当前,一些党员对“四个意识”与“四个自信”存在认识不准、认识不清的问题,如果不重视,对社会发展、党内工作会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但一些党员干部把“讲政治”等同于“政治极端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求真、务实、为民”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对“两个维护”的践行力度不够,指导思想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群众路线没有很好地贯彻。
二是相关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制度分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制度属于稀缺资源,能够为群众提供个人信息与激励系统,同时约束主体行为。如果制度不完善,有漏洞,或者程序制定存在问题,那么在执行时也会出现问题。
三是制度实施缺乏技术融合。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如何将行政工作与新技术更好地融合,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挑战。一些政务服务平台虽然有很好的知名度与客户资源,但大部分是标准化产品,定制成本较高。
破解“投机式懒政”需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一是加强制度學习。首先,多渠道深化作风建设。比如,对工作不尽职尽责的领导干部,可集中到党校进行离岗培训,以解决无纪律、工作散漫等问题,在集中培训时,通过专人监管以及考核的形式,以达到严守纪律、专心致学的效果。其次,加强思政教育。针对个别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意识淡薄、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在设置课程时,可通过和老英雄、优秀共产党员互动、课堂辅导以及现场教学等形式,以达到“回炉重造”的效果。通过约谈提醒、教育转化,帮助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最后,重视培训成效。集中培训完成后,可结合培训人员的心得体会、纪律情况、考试成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客观有效的考评。
二是完善相关机制,维护群众利益。首先,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破解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对不作为的党员干部进行问责。其次,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将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贯彻落实到相关工作中。最后,优化民生保障的相关机制,及时了解群众的要求和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可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权益,这也是提高群众幸福感的体现,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好。
三是增强制度执行力。首先,加强组织监管,充分发挥纪检、组织人事等部门的职能作用,以形成监管合力,整治“懒政”行为。在工作考核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效能。其次,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惩处。同时,通过信息处理与搜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监督中,严防懒政治理“走程序”。最后,健全问责机制,针对行政过错,不断优化公职人员的作风评价与追究机制,以达到有章可循的要求。针对“懒政”问题,除了及时问责,还可以通过问责对其他党员干部进行警示和教育。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切实为敢于作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对不作为、没有担当的干部要严厉惩罚,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是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建设融合。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解决民生问题。首先,明确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加大互联网时期群众工作机制的创新力度,以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为原则,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推动地方“双创”。其次,集聚群智群力,落实制度任务。以党小组为实践单元,开展党建活动,调动党组织合力。
(作者为吉林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东北抗联文化进课堂障碍治理的体制与机制研究”(课题编号:GH19210)的成果】
【参考文献】
①顾爱华、周环:《论“懒政”的内在成因及消解路径》,《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第12期。
②李慧勇:《“好经念歪”源于懒政思维》,《吉林日报》,2019年8月7日。
③韩慧:《严防“走程序”式懒政》,《海南日报》,2019年8月7日。
责编/银冰瑶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