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探析
2020-07-23邱鹏美
邱鹏美
摘 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较以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采取现代化、综合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语文知识。语文学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应用语文知识,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下面笔者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3-01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71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整节课的讲解都会围绕各种知识、技巧进行,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则是昏昏沉沉地听着,学生积极性不高,语文教学效果比较差。新时期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也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意识到语文学科对于自身的重要作用,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
一、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是开展语文活动的重要源泉,从某种程度上看,生活就是语文教学的先决条件,语文教学是无法脱离生活的,脱离了生活的语文教学,就犹如鱼儿离开了海洋,会造成语文“灵魂”的缺失。所以初中语文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将语文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结合起来,实现学校教育、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的良好融合,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语文学习转变成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在需求,让学生可以在体验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其主要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生活化教学建立在现实生活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可以积极地实践、探索,借助学到的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实践性。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可以纠正以往偏离生活轨道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有更加丰富的语言实践场地,使得学生可以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指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可以在自主构建知识框架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3.开放性。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式语文教学而言,其要求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學环境、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用开放的思想观念对学生进行指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探索语文知识,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更要指引学生对课外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同时,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还要指引学生借助网络手段,阅读相应的书籍。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新时期下,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时,实施生活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应用语文知识。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构建相应的自主、合作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实现深入探索。同时,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在探索中实现自身各项能力的提升。
此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活动,还可以指引学生从生活的视角挖掘语文素材,丰富了学生语文知识面,提升了学生学习视野。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还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生活化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从生活的角度对课堂活动、教学设计进行思考,反思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从语文课堂实践效果看,实施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对自身课堂表现、学习行为进行思索,有助于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调整,强化了课堂效果。
三、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开展生活化导入活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是否可以顺利开展,与课堂导入有很大关联,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课堂导入环节十分重要。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进入课堂后,会直接将课文内容引出来,灌输式的为学生讲授各种知识,忽视了课堂导入,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在实际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立足于生活化的视角,开展生活化导入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逐步进入到课程知识探索中,实现学生高效学习。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就可以设置生活化的情景:“冬天是大家经常经历的季节,在大家看来,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提问,会全面引发学生联想,学生对自己经历的冬天趣事进行回忆,并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热情。接着教师让学生说说是不是每个地方的冬天都一样,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可以很轻松地回答出不一样,如我国北方的冬天白雪纷飞,但是在南方冬天却感受不到寒意。在此基础上,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学习一篇关于冬天的文章,从而顺利进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生活化的课堂导入设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这就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而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目无一不是经典作品,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应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作为课堂的重点,便于让学生在课堂中很好地感受到生活。与此同时,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这样能很好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将生活和课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指引学生开展相应的口语表达活动,便于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做“有朋自远方来”这一教学活动时,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做自我介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进行相互介绍,并评价不同组别学生自我介绍情况,最后挑选介绍最为简洁明了和全面的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设置,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有效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关系。
(三)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主要是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可将其称为“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密切联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活化教学模式让生活和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而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力以及探索能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相应知识的时候,应根据学生具体状况创设相应的生活化实践机会,这样便于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
例如,教师在指引学生进行“少年正是读书时”这一教学活动的时候,可指引学生在课下根据相关要求,填写《初中生阅读调查统计表》。之后,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状况开展相应读物的活动,便于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应指引他们展开适当的生活化现象,这样便于学生对作品魅力进行更好的感受。例如,在学生学习《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告知学生母亲是一个平凡的角色,但是其是世间最为伟大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她给我们洗衣做饭,并高度关注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虽然这些都较为普通,但是在普通的事件中包含着她们深深的爱。同时,教师让学生在放学回到家后亲自问自己的妈妈每天所做的事情,以及每日为孩子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中有哪些是让自己感动的,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等。通过这一系类的设置,不仅能让学生很好地感受语文课本中的相关情感,还能将这一情感深深地转化到现实生活中来,最终形成感恩之心。
(四)布置生活化作業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给初中生布置语文作业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些书面作业。这些作业就是为很好地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基于这种布置作业的形式较为单一枯燥,所以学生极易出现反感心理。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尽量生活化,这样不仅能有效避免学生的反感心理,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强化。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时候,可给学生布置关于“我家乡的冬天”这一生活化和实践性的作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家乡冬天的气候特点,之后跟课文中济南的冬天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作业的设置不仅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操作能力,还能让学生对课文中济南的冬天进行很好的了解和理解。
(五)开展生活化课外学习活动
对于初中生而言,要想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就需要加强在社会的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知识的科学性,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初中语文课堂上,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利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学习活动,如在学习《苏州园林》后,要求学生对本地的园林、公园进行参观,总结其特色,并对比其与苏州园林的异同点,让学生可以在实践对比中,更深切地体会我国的园林艺术成就,增强学生的感受。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实施后,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实践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生活情境,指引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实现语文知识探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内涵,强化学生语文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武春玲.让语文融入生活--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4(2).
[2]邹勇胜.浅析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