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2020-07-23焦亚杰
焦亚杰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初中语文教育也在教学模式上力求创新突破。在新课标的改革方针下,初中语文需要从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行为习惯出发,思考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作为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分析了现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探讨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与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以帮助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改良。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3-006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23.032
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文科教育的重要部分,需要着重考量学生在语言技能的应用与表达方面的技能教学。阅读与写作,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占据较高的比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学通常对两者进行独立的教学。在新课标指导下,对学生在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方面的要求实际上有所承接与重合,这意味着开发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
(一)新课标素质要求承接性强
在2019年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初中学生具备阅读与写作方面的素养。在阅读方面,要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并理解分析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描述、描写、说明、抒情等表达方法,在文学作品及散文作品中,品味文章的内涵,获得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有益启示,学会使用富有表现张力的语言,在议论文中把握文章结构,形成论述的逻辑思维。而在写作方面,要求学生通过生活感悟形成自身体会,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思想的表述,在写记叙性文章时,要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在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时,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可见,新课标对于初中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素质要求标准有所承接,阅读学习提供给学生在理解能力方面的提升,学生总结得到的经验在写作中得到了具体的展示[1]。
(二)课堂教学内容兼容性高
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对具体的应用性技巧实行分层次的教学,将阅读与写作视作两大模块。事实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文本的阅读理解为核心,进行对文章内容的解读、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文章结构的整理,三大训练方向构成了从内容、思想、结构三方面的文本阅读练习。而对于初中学生的作文训练以记叙文或散文写作为主,学生在练习中的培养方向也是围绕文章中心思想,进行素材内容的调整与文章结构的布局。初中语文两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有着较高的重合度,其整合后进行一体化教学的兼容性也能够得到保障。
二、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
(一)读后写作,延伸阅读过程
在传统的阅读理解练习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向已经较为明确。在小说文本的阅读中,主要进行对人物形象、描写方式的解读,对比喻等修辞方式的应用进行考查,进而完成对小说中心思想的思考;而在散文的阅读中,主要对文章整体的情感脉络进行分析,思索作者通过文章想要表现的自我形式。但在这一过程完成之后,却缺少应用的环节,使得学生往往懂得什么是一篇好文章,但却不懂得如何写一篇好文章。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在该散文中,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塑造,最终上升至父亲对儿女的关怀,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初中学生的作文何尝不应是这样的思路?然而,目前大部分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都以应试作为目标,将学生能够在阅读理解的题型上得到尽可能多的题目为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忽视了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可能性。因此,在学生阅读完文本后,可以进行同一类型的题材写作,让学生活用阅读得到的经验进行写作体验,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所见,以小见大,形成对某一普遍性现象的感悟,最终完成了对写作的中心思想的凝练[2]。
(二)化用素材,强化理论记忆
写作模板或范文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一个典型模式,其通过对优秀作文进行拆解分析,灌输给学生更为讨巧的文章结构。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模板教学在教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章结构观念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优秀文章绝非通过单纯的模仿就可以再现,优秀的文章的灵魂在于其运用的素材以及思想是写作者本身所真正有所体会的,单纯地让学生进行模仿甚至套用模板与素材,会导致学生写作思维的僵化。而阅读练习,正是在初中生生活体悟的经验较为薄弱的现实情况下,对学生写作思维、文章思想提升的绝佳方式。以教材课文《安塞腰鼓》为例,文章中对安塞腰鼓雄壮豪迈的风格的描写,能够为学生在写作中提供传统文化方面的素材。当学生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赞颂或抒发情感时,不必千篇一律地写京剧、造纸术等套路化的素材,可以用安塞腰鼓文章中的精妙描写作为素材,支撑文章的情感表达。同时,通过阅读转化素材,能够切实地强化学生对文学常识与理论的记忆,实现综合素养的教学[3]。
(三)加強交流,促进沟通审美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在涉及技巧方面的教学时,往往陷入教师提供思路范式,学生听讲接受知识的点对点的死板教学僵局,在这一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取决于教师讲授的知识量的多少,学生对自身知识缺乏选择权,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不具备主动性,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课堂交互行为的缺失,正逐步使得初中语文课堂失去应有的活力。在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之下,能够在阅读理解完成后,由教师提出“如何像这篇文章一样写作”的提问,让学生开展思想的交流,丰富写作的思路。同时在完成了当堂的写作构思后,可以进行交换的点评,使学生之间自主进行思维的碰撞,通过反复的阅读、思考、写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审美水平与表达技巧。
三、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方案
(一)提炼阅读文本精华,形成素材意识
1.拓展阅读教学的广度。在进行对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教学时,必须思考阅读材料在学生应用于写作时的可行性。例如诗歌形式的文章,虽然思想水平较高,但却对初中学生在典型写作上的帮助较少。因此,选用散文、小说等更加贴合学生写作类型的文本,能够促进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实现。同时,要通过选择文本的作者、题材风格完成对文本的丰富,进而拓展阅读教学的广度,实现对学生不同方向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2.引导学生记录优秀素材。在传统教学中,初中生记录素材的习惯并不普遍,因此在实行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记录优秀的素材。例如,在对《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一文的阅读中,在百草园的环境描写中,可以引导学生对鲁迅描写景物的白描手法进行分析、记录,并尝试自己进行对公园中的景色的仿写,完成从阅读向写作的尝试。
3.阅读完成后穿插作文练习。在完成了阅读理解后,要适时进行对同类型作文的练习、仿写,例如以《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为参照,写校园操场与图书馆,力求通过写作,让学生体会与作者同样的创作感受,在实现写作技巧的练习的同时,加强阅读理解的思想深化。
(二)归纳阅读文本脉络,辅助写作构思
1.教师指导进行主题、结构的拆解。部分阅读文本的主题较为晦涩,或需要结合文章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才能够正确理解,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给予学生以常识性的指导。如《父亲的病》一文,需要让学生明白鲁迅儿时的社会处于思想较为落后的文化环境之中,巫医横行、草菅人命,从而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体会到文章中暗含的讽刺意味。
2.实现从阅读向写作的思路迁移。当学生处于阅读的学习中时,需要将自我投射至文章所处的背景中,进行感同身受的体会,但在写作中,需要完成自我情感的外露。这一从投影到自我展示的思路转变,是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最应重视的教学。其思维的培养,应当在学生的写作体验中逐步得到实现,教师必须严格进行对学生的作文构思、中心思想与修辞表现方式的考核审定,并给予正确的方向性指导。教师在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中,更多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如何将学习的控制权交给学生后,对其进行合理的规范,是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三)促进作文课堂交流,提高阅读能力
1.以作文交换阅读形式,增进学生沟通互动。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传统语文教学最大的突破就在于其能够给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高的参与度,在课堂的作文练习后,学生能够通过交换各自的习作,进行对同学的作品的阅读,这一过程完成了从阅读走向写作后的再次回转,令学生的学习从写作再次回到阅读之上,使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关系不止步于前者服务于后者的单向性联系,而是能够通过有机的教学结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在学生的自发沟通互动中,学生能够达成对彼此学习经验的分享,最终实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2.学生书写意见,教师进行方向性拨正。在给予学生学习上充分的自由度后,教师仍旧要对课堂教学效果负起责任。由于初中学生在学习方向层面还未有清楚的认知,因此虽然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提供给了他们以足够的机会进行自我学习,但若缺少了归纳总结,初中学生并不一定能实现对学习经验的自我反思。因此,可以通过在交换阅读作文的活动后,由学生在作文下书写自己对作文的意见与理解,由教师进行评定,能够实现对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共同评判,提高教师工作的效率。
四、结语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给予了更高的重视,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初衷是通过整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中协调度较高的部分,使学生通過体系化的学习,实现阅读与写作两方面的素养的提升,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思路。
参考文献:
[1]李红.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7(27):45.
[2]林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C]//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18.
[3]刘洁.浅析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方法[J].发现,2017(9X):63.